APP下载

终端用户少用煤

2014-04-15戴丽

节能与环保 2014年9期
关键词:煤化工燃煤总量

陈贵锋表示,为减少燃煤带来的大气污染,严格控制用煤总量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更重要的是需明确一个概念,是需严格控制终端用户用煤量,而不是盲目地拒绝使用煤。

煤炭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占我国能源主导地位

面对最近两年我国大面积频繁的雾霾天气,我国多地展开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寻找雾霾“元凶”。据了解,北京是最早公布颗粒物源解析的城市,今年4月公布的结果显示,北京PM2.5本地排放源以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分别占比31.1%、22.4%、18.1%和14.3%。天津PM2.5中扬尘、燃煤、机动车、工业生产为分别贡献30%、27%、20%、17%。石家庄虽然尚未公布颗粒物源解析结果,但业内普遍认为,工业燃煤是其本地排放的主要颗粒物源。不可否认,我国大气污染与大量使用燃煤有着直接的关系。

陈贵锋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每年煤炭生产总量占全世界的47.4%,而煤炭消费量占全世界的50.3%。陈贵锋说,我国巨大的煤炭消耗量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息息相关,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煤炭约占94%,而油和气等加起来才约占6%,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主导地位。

陈贵锋说,由于我国“富煤、少油、缺气”,因此我国大量使用油和气目前是不现实的,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我国不得不大量使用煤炭的现实。目前,我国用能中,煤炭占67%左右,虽然我国在大力推广和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今后煤炭比例会逐渐下降,但是据预测,未来20年内,我国煤炭使用比例仍将超过50%,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油气等不管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资源供应的角度,都还无法满足我国巨大的用能需求,煤炭替换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种不得不大量使用煤炭的条件下,煤炭的清洁利用就成为现实需求,同时也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严格控制终端用户用煤

为治理雾霾、减少PM2.5排放,严格限煤已经成为众多省市治霾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曾经作为中国主力能源的“黑金”,如今因为雾霾的出现却变得如此“不受欢迎”。国家和不少地区都提出了减煤目标。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到2017年煤炭占中国能源比重要减少到65%以下,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

《北京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也提出,要加快压减燃煤工作,到2015年,燃煤总量比2012年削减800万吨;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85%以上。到2017年,燃煤总量比2012年削减1300万吨,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90%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以下。

陈贵锋认为,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煤炭使用比例越高,能源环境压力就大,来自其他国家的舆论和攻击就越多。同时,为治理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我国确实必须严格控制用煤总量。但是控制总量时,不能盲目地追求绝对下降,而是需明确一个概念,就是严格控制终端用煤量。他解释道,直接用煤会向大气排放大量污染物,而如果将煤转化为油品、天然气等再进行利用,那么情形就会变得不一样,将会大幅度降低燃煤污染。

要减少终端用煤,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煤炭清洁转化,提高煤炭清洁转化的比重。目前,我国已开展了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醇醚燃料、煤制烯烃等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先进工艺技术工程示范,并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基本具备商业化运行能力。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每平方公里煤炭消费强度接近今天的京津冀地区,环境却治理得很好,而我国作为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完全有能力实现煤炭高效利用技术,提高煤炭附加值,减少终端用煤量。

要减少终端用煤,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煤炭清洁转化,提高煤炭清洁转化的比重。

在产煤区建立大型煤化工基地,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水的问题。

在煤炭主产区建立大型煤基清洁能源转化基地

目前,发展煤制气、煤制油等煤化工也受到一些非议,认为其自身就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浪费并污染大量的水资源。陈贵锋告诉记者,其实这个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大规模煤炭生产区建立大型煤基清洁能源转化基地,在煤炭生产基地就把很大部分煤转化成油品、天然气、电力以及化工品等,然后再由电网、管道、铁路等运送出去。

陈贵锋说,我国煤炭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北人员稀少,环境容量相对较大,因此在产煤区进行转化所产生的污染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且大型煤基能源清洁转化形成规模化以后,能够实现多联产,延长产业链,更好地集中处理污染物,降低成本。如煤中硫,通过煤炭清洁转化变成硫磺,极大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

同时,由于我国煤炭主要集中在西部,煤炭东输运距长、运力紧张,而转化成油品和电力等以后,能够减轻运输压力,因此在产煤区建立大型煤基清洁能源转化基地是现实的选择。

陈贵锋同时说道,在产煤区建立大型煤化工基地,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水的问题,这对于煤的清洁转化是一个非常大的制约因素。

水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西北产煤区水资源缺乏,水的来源和供应很难;二是煤化工产生的污水如何处理。陈贵锋说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煤炭转化的节水技术,降低水的消耗。他说,目前通过技术和工艺优化,节水30%是能够实现的,进行技术攻关,节水50%也可以达到。节水措施跟上以后,煤的清洁转化发展空间会更大。

另外就是污水处理问题,陈贵锋说,其实污水处理也不是难题,是能够解决的。南非是个缺水国家,建设了一个大型煤制油项目,每年生产油品数量在700万吨左右(我国目前最大煤制油规模也就100万吨),采取了严格的污水处理措施,污水处理得非常干净。

陈贵锋认为,我国治理水污染关键在于必须树立起环境成本意识,我们一直把水污染处理的成本考虑得太低,认为处理一吨煤化工污水仅需两三元钱,如果成本只能维持在这个低层面,那么污水处理技术和效果都很难得到提高。而如果按污水处理成本每吨20~50元去规划,煤转化污水治理措施就会很完善,从事污水处理技术研发的企业就会有积极性进行高端技术研发,放开去做,污水处理难题也将得到彻底的解决。环境治理是需要成本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加强,不清洁的煤炭转化是没有出路的,今后在环境成本方面的阻力会越来越小。

陈贵锋指出,在环境和节能方面,低成本都不是好事,反而会产生很多危害。能源价格、资源价格等如果过低,就会产生极大的浪费。价格提高以后,反倒会提高节约意识,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再比如说,环境违法行为,如果处罚明显低于治理成本,环境状况不会有很好的转变,产业技术也不会有很大突破。当前提高污染排放成本,已经有些效果。因此环境成本意识必须树立。

另外,污水处理技术的提高也不是难事,据陈贵锋介绍,目前煤炭科学研究技术研究院等正在研发相关技术,即针对煤化工污水如何高效处理,先解决高浓度有机污水有机物分离问题,提高煤化工污水的可生化性,然后和现有先进技术结合,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这项技术成本可能要高于常规技术,但是能解决问题。

因此,在大型煤炭产区建立煤基清洁能源转化基地,不仅能充分利用优势的煤炭资源,而且能大量减少终端用户直接燃煤产生的污染,这是十分必要,也是现实可行的。

猜你喜欢

煤化工燃煤总量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纠结的现代煤化工
欧盟新规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关闭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
燃煤电厂节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