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假劣药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4-04-15单文娟周晓霞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假劣药品监管

李 坤,单文娟,周晓霞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用药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药品监管措施和效能的不断提高,对药品的监管已有大幅度提高。但是,在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老区等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用药安全仍存在隐患,药品品种不全,价格偏高,监管不力,质量难以保证。本研究选取辽宁南部农村进行了调研,内容主要涉及农村用药品种,用药渠道以及对药品管理,监管,药品知识等方面。通过调研,发现农村药品质量安全仍较严峻,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农民用药质量。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药品管理不规范,部分制度、记录不完整

随着新版GSP的颁布实施,对药品经营环节进行了清晰明确的规定,对药品购进、验收以及养护等制度均有要求。但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及药店并未建立完整、可追溯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和相关制度。一些制度的制定操作性不强,记录不规范,不详细,一旦出现药品质量问题无法溯源。药品储存环境和保管条件较差。有的药店及部分卫生所没有达到规定的药品储存条件和设施,比如遮光、低温及防潮防虫等。药品摆放混乱,冷藏设备不全且维护不到位等。

1.2 药品监管相对滞后

随着对药品市场打假治劣的持久深入,违法行为已愈发隐蔽而多变,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基层药品执法人员、尤其是农村监管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更新较慢,快速识别假劣药品能力和水平有待加强。另外,基层监管部门经费不足,检验设备技术装备落后,交通工具不足,难以满足实施全方位的药品监管需要。

1.3 邮购药品问题突出

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带动了许多新兴产业形式的快速发展[1],邮购药品就是其中一种。由于邮购药品具有降低成本、方便快捷、品种齐全等特点,所以在国内外发展很快。由于监管滞后,一些附带的问题便不断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借助非法宣传,通过非法添加制售假劣药品获得患者、尤其是农村患者的信赖,从中牟取暴利。这种行为不但耽误患者的有效治疗,产生二次伤害,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2];而且因不法窝点及不法分子身份难以确定,监管职责不明晰,往往无法予以有力打击[3]。

1.4 非法药品广告充斥农村

随着药监、工商、工信等部门对药品非法宣传广告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药品广告夸大宣传、违法宣传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但是在农村,由于广大农民文化水平程度不高,再加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对多数身患慢性病的患者,比如身患风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群体,为了快速治疗疾病,便通过邮购、网购、电话订购等方式购买此类广告类药品。此类药品多数违法添加了超量的化学成分,导致短期起效,不用便复发,并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给农村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2 原因分析

2.1 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近些年来,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在相对发达的地区,医疗机构包括药店因为经济较好,从而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进而形成了良性循环。而相对不是很发达的地区,为了增加收入,受利益驱使,一些医疗机构或者药店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制假售假,给游医药贩创造空间。

2.2 从业人员法律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道德

在农村,绝大多数乡医没有系统的学习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对药品购进、存储、管理等知识匮乏,对假劣药品的鉴别能力更是十分缺乏[4]。

2.3 广大农民维权意识不强,辨别药品真伪能力弱

农村患者防范假劣药品的观念淡薄,鉴别能力差,很容易上当受骗。对于网络、媒体甚至是不法小广告恶意夸大宣传的药品,只要是有效、速效,便不顾后果的购买使用[5]。

2.4 监管力度不够

由于农村人多、地广、相对分散,再加之监管部门人员少、资金不足、执法装备相对落后,无法有效应对广大农村监管需要[6]。从调研情况来看,一般县分局有10名执法人员左右,面临的监管对象和监管任务日益增加,无法达到监管目标和要求。

3 监管对策

3.1 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监管力度

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要把农村药品监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工作目标,列入对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的年度考核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安排工作经费,加强督查考核。

3.2 规范药品供应行为,保证药品质量

减少农村药品流通环节,规范农村药品供应渠道,努力实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依法规范”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药品区域直接配送,鼓励和支持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向农村药品供应点直接配送药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

3.3 加强两网建设,确保农村药品质量安全

2003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以下简称“两网”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等工作。逐步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以药品监督部门为主,以药品质量监督协管员、信息员为辅的农村药品质量监督网络,建立健全农村药品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对农村药品的监管到位[7-8]。

3.4 强化培训,提升药品服务及监管效能

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以及农村零售药店的药品从业人员,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适当的、机动的方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药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9]。通过培训,规范他们的药品经营和使用行为,指导广大农民合理用药,使从药人员知法、懂法、守法,自觉依法办事,提高从业操守,提高服务质量。

3.5 加强宣传,提升农民自我用药安全意识

要普及医药相关知识,提高农民群众认知能力。通过新闻媒体及时传播药品监管的正能量,公布假劣药信息,提升自身“免疫能力”。同时向全社会公布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变农民被动受害为主动出击,形成农村药品监管的群防群治网络,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仲婴,段国梁,张永红.规范与治理药品邮售现状探析[J].首都医药,2008(22):11.

[2] 于永辉.当前邮寄假药活动的特点与对策[J].齐鲁药事,2005,24(3):139-140.

[3] 黄生红,陆永妹,陈玉能,等.浅议邮购药品的现状及监管难点分析[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10(4):36-39.

[4] 张以刚,黄加兰.论我国农村药品市场现存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7(3):20.

[5] 苏 余.关于农村药品市场监管工作的调查及对策思考[J].中国药业,2003,12(3):17.

[6] 苗增海,冯国忠.农村药品市场现状与监管对策[J].医药导报,2005,24(10):955-967.

[7] 潘传久,宣庆生,王 平.安徽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现状及长效机制探讨[J].安徽医药,2007,11(6):565-566.

[8] 杨玉延.“两网”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药业,2005,14(2):11.

[9] 黄国奇,孙振伟,陈 滨,等.农村卫生室用药现状调查及监管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4,11(7):69-70.

猜你喜欢

假劣药品监管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假劣疫苗罚款额度“步步高”是一种进步
假劣疫苗罚款额度“步步高”是一种进步
农业部重拳出击! 假劣农资坑农将遭狠查!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打击假劣农资 护农行动起航
监管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监管和扶持并行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