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的调查研究
2014-04-15黄文月贾登璞
黄文月 贾登璞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以唐山师范学院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就业前景、就业压力、就业技能、就业支持等方面来了解我校体育系学生造成就业心理焦虑问题的成因,并就如何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心理提出应对改善措施,对于有效缓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规范学生的就业行为,并为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辅导以及就业渠道的扩展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就业焦虑 心理焦虑问题 就业行为
一、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原因分析
(一)对就业前景的担忧是当前体育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心理问题。当发现个人的理想和现实间的存在巨大差距时,职业理想受到挑战时,难免会产生担忧,担心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进而产生焦虑。
(二)就业竞争压力是体育毕业生就业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随着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用人单位选择的余地扩大,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学历要求、技术技能也相应提高,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体育毕业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大,从而导致焦虑水平也升高。
(三)缺乏就业技能是毕业生就业焦虑产生的直接原因,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实际脱节,高校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缺乏所需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的机会,而用人单位往往更看重个人的实践经验,这也是体育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直接原因。
(四)缺乏支持是毕业生择业焦虑产生的重要来源,由于社会大环境中缺乏对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支持和关爱,对体育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政策上的扶持力度不够,进而产生焦虑。
二、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虚荣心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自我评价过高,对就业条件要求苛刻。主要表现在: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就业,对于一些边远地区、中小企业,不作考虑;盲目认为大城市、大企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而忽略了自己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二)抑郁心理。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中,通常会表现为烦躁、忧虑、恐慌,严重者会出现失眠、心跳加速、出虚汗等症状。这类毕业生多数为性格内向或自身条件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也许曾多次受到挫折,逐渐对就业失去了自信和兴趣。
(三)恐惧心理。恐惧心理的产生往往最初源于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对自身的能力表现得极为不自信,在应聘时表现得过于胆怯和拘谨,不能正常发挥,影响就业发挥。
三、影响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1.社会就业制度变革影响毕业生就业。从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这是就业制度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使大部分毕业生在短时间内还难以适应,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也是如此。
2.社会需求情况影响毕业生就业。一方面,大学生的存量逐渐增多,使其就业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另一方面,每年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各大院校人才资源存量也大大增加,而社会用人需求没有较多空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则面临困难。
(二)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
1.用人单位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各大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每年需要裁减员工,在体育方面的人才只会安排一个热心体育活动的人管体育,却很少接收体育专业的毕业生。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不可能大量吸收应届大学毕业生,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也面临精简问题。
2.用人单位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我国,企业的领导或主管认为体育锻炼不需要专门的体育知识人才指导,也不对职工体育投入经费,完全关闭了招收体育人才的大门。研究显示,体育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只是同期高校毕业生在该行业整体就业比例的1/12。
四、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焦虑心理改善的措施和策略
(一)调整教学计划, 提高实践技能
唐山师范学院需要使体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前有较长时间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同时,也可让他们有较长时间在社会收集需求信息,联系接收单位,通过实习,接受用人单位考察、挑选。
(二)以校园招聘会为核心,大力搭建毕业生就业市场平台
校园招聘会的举办,不仅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也在社会用人单位中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学校品牌。通过加强就业指导网为主要内容的无形市场建设,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广的就业渠道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结论
通过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焦虑的分析,我们得知,就业压力对体育学生的影响,和对其前途的担忧,面对问题的产生,要从根部进行巩固,首先是实践技能,其次是自信心。拥有一定专业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都很重要,二者的结合,才会解决目前的问题,逐渐走向事业高峰。
参考文献:
[1] 王波,姜东洋.大学毕业生就业前心理状态探析及自我调整[J].世纪桥.2010.10:29.
[2] 苏建新.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分析与应对[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8-18.
[3] 李红林,赵东宏.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7:76.
[4] 李积萍.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0.
[5] 陈宏宇.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应对形势的调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