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村落的出行梦“江铃·溪桥工程”慈善行活动(重庆彭水站)
2014-04-14虞礼文
虞礼文
这里曾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化”,这里保留了许多历经千年的古村落,但是这些村落里古老的小木桥如今却难以承载他们的出行梦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化”。
一个叫莲花村的美丽小山村就坐落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润溪乡的一条小河边上,这里群山环抱,植被郁郁葱葱,空气十分洁净,在我们这些城里来的人看来,这真是一个健康养生的好地方。然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他们却没有这么想,因为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一个很大的烦恼。从村里流过的这条小河将莲花村一分为二,由于百年无桥,村民外出办事和孩子们上学只能冒着生命危险趟河而过。每逢雨季或汛期,只能困守村里,有时一困一两个月。据莲花村老支书介绍,交通不便虽然让莲花村保留了千年古村落、历史传说及淳朴民风,但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生产生活受困。因河流的阻断,一个村子两岸村民的生活水平相差很大。
千年村落终圆百年修桥梦想
四年前,河边的一户人家盖房子时在自家门口临时拼接了一座简易木桥,成为村民外出的惟一通道,但如今早已破烂不堪,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村民掉进河里的事时有发生。
能在村头修一座结实的桥,成了莲花村村民最大的愿望。所谓困境与希望同在,莲花村村民们遭遇到的实际困难也得到了“江铃·溪桥工程”的关注。如今,三座由江铃汽车出资援建的便民桥在彭水县乡间陆续落成,其中就包括了为莲花村专门修建的“莲花村爱心桥”。
2013年11月6日,跟随江铃汽车爱心车队来到重庆彭水县润溪乡莲花村,我们实地体验乡村缺桥困境,感受“江铃·溪桥工程”为贫困乡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见证江铃汽车“架设幸福桥、其筑中国梦”的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听说江铃汽车爱心车队要来到这里,村里老乡们以苗家最尊贵的迎宾礼迎接车队的到来,并将自制的锦旗送到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江铃汽车代表手中;村里小学生们则用稚嫩的画笔画出“心中的溪桥”,并将画作现场送给前来看望他们的叔叔阿姨们。
现场的每一位爱心车队的队员们都被村民和小同学们的热情和喜悦所感动,纷纷加入到庆祝的队列里。眼前的这一座小小的爱心桥,桥虽小,但却承载了当地许许多多村民们的出行梦,如今是爱心桥竣工之日,更是村民们的梦圆之时,又怎能不开心?
脚踏实地 江铃七载修桥结硕果
在桥头的石碑上,可以看到这座“莲花村爱心桥”,还有个特殊的编号:“江铃·溪桥工程NO.181”,意即第一百八十一座便民桥,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江铃·溪桥工程”自2007年4月启动以来,已投入慈善资金2374万元,在我国21省70个县市129个乡援建便民桥181座,受益村民达到40多万人。到2013年年底,“江铃·溪桥工程”援建的便民桥数量更将达到197座。
光阴荏苒,这项由江铃汽车联手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发起成立的乡村便民桥援建公益项目——“江铃·溪桥工程”如今已走过7年历程。七年间,江铃汽车无意张扬,不图虚名,脚踏实地为贫困地区援建起一座座便民桥,为贫困村民解决了最为实际的安全出行问题,始终不渝地坚守在扶贫第一线。
援建的一座座乡间便桥,虽然没有城市大桥的雄伟,但是作为乡亲们出行、务农、务工、赶集、相亲、上学等日常生活的必经之路,它打通了乡村和外界的联系,成为乡亲们心中的连心桥、幸福桥、致富桥。每座便民桥的背后,都承载着数百甚至数千村民的生计甚至生命,都寄托着当地村民幸福的期盼和希望。每座便民桥的建成,都需要无数次的沟通落实,需要数千公里的长途跋涉,需要滴水穿石的执着和巨大恒心。
任重道远江铃一如既往公益心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欠发达地区平均每县缺桥数量达100座以上,仅仅西南5省207个国定贫困县就至少有12420座便民桥等待援建,需求量非常大。
与数万座便民桥的实际需求相比,“江铃·溪桥工程”目前已援建的便民桥如沧海粟,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江铃集团董事长王锡高表示,江铃汽车将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便民桥援建事业,为贫困乡村架设更多的幸福桥、致富桥,筑起贫困乡村乡亲们的安全出行梦。我们也相信,随着一座座爱心便民桥的架设,越来越多像莲花村这样偏远乡村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