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弄清“达喀尔”的真谛!

2014-04-14

汽车与运动 2014年3期
关键词:达喀尔拉力赛真谛

2014年1月18日,第36届达喀尔拉力赛落幕。硝烟已尽,但还是有不少人因中国车队的骤减而对这项世界上最残酷汽车赛事口诛笔伐,有些批评往往夹杂了外围因素而将赛事的内涵和真谛忽视了。

2008年达喀尔拉力赛因安全因素被迫取消,2009年起至今的四年间比赛在南美落户,稳定的社会环境、热情的车迷以及适合比赛的地貌等要素使得达喀尔在以阿根廷为代表的南美国家迅速建立起了巨大的品牌效应。赛事为途经的阿根廷、智利、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传播力度有目共睹,达喀尔文化也随着四五年来的耕耘而深植于南美车迷心中。

2011年,当包括长城哈弗、奇瑞威麟、金城摩托等超过了十人的中国军团出现在布宜诺斯方尖碑广场的发车台时,国内众多厂商、赞助商和车队对这项比赛的热情都达到了高潮,达喀尔成为了厂商证明车型实力的最佳平台,成为了车队和车手证明自己的赛场,而对媒体而言也成为了难得的镀金机会,国内连续多年的央视专题报道让更多的人对达喀尔拉力赛向往不已,甚至一些机构还推出了达喀尔半月深度游的产品。2014年也仅有哈弗车队一支中国车队参赛,只有周勇一名中国车手驾驶MINI赛车上场。不少人将达喀尔在中国的降温归咎于央视的撤离。但在新媒体浪潮席卷全球并且已经成为了中坚力量之时,这个说法显然已经站不住脚。

达喀尔创始人萨宾曾说过达喀尔拉力赛是一个对于专业选手充满吸引力的、专为业余爱好者提供的拉力平台。由此可以看出达喀尔拉力赛从创立初始就已明确了其定位就是专业车手和业余爱好者都能参加的比赛。这项赛事经过了36年的发展,商业化走上正轨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群众基础和文化的普及。今年上百名车手中,除去耳熟能详的车队和车手,其他不都是因为热爱这项运动而参与的人吗?包括一支由退伍伤残老兵组建的车队,他们参赛的意义绝非是追求成绩,更多是享受比赛、挑战自我。当然你可以说没有财力的支持就没有比赛的可能,毕竟报名费就十来万元,但是对中国大部分俱乐部和车手来说,其实并非因门槛太高而难以为继,更多的人希望攀上厂商赞助这条橄榄枝闷声发大财,他们早已忘了达喀尔的真谛。一些汽车厂商总是拿成本小且没有含金量的组别冠军,甚至是业余赛事炒来炒去,如此短视行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阻碍了中国走出去登上世界汽车赛事舞台的脚步。

在国内SUV销量稳坐头把交椅的长城哈弗已经明白了达喀尔的真谛,只有依靠踏踏实实的付出和文化种子的播撒才能收获果实。曾获得过千万巨款赞助两度参加达喀尔的成都车手周远德同样明白了,如果有钱但没有自己的赛车专利也是难以在达喀尔上享受乐趣和感受那种挑战自然和极限文化的。因此,如果谁想靠投机和短期回报在达喀尔上致富,只可能在幻想中实现“私人定制”。endprint

猜你喜欢

达喀尔拉力赛真谛
行者之路:达喀尔
弹珠拉力赛
爱的真谛
只为找寻味道的真谛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一花一草见真谛
达喀尔拉力赛考验中国耐心
真假达喀尔,新年抢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