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道德精华的理论凝炼和现实意义
2014-04-14金其桢
金其桢
(江南大学 “老科协”理事会,江苏 无锡21412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各领域、各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触及利益、触动灵魂的深刻革命。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否则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道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道德力量是正能量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道德的力量虽是无形的,但却是巨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崇高的道德是全面深化改革强大正能量的重要源泉。正因为如此,因而在全面深化改革拉开帷幕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3年11月26日在参观考察山东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特别强调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习近平同志进而还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联系吴文化研究实践,习近平同志的精辟论述给了我们深刻的教益和启廸。吴文化是由吴地先祖泰伯以“三以天下让”的“至德”精神开创、并世代加以传承、弘扬光大而形成的。三千多年来,在泰伯“至德”精神的熏陶下,吴文化积淀、形成了大量珍贵的道德精华。对这些吴地贤明先祖遗存下来的以“至德”精神为核心元素的吴文化道德精华,我们无疑应该像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在有鉴别地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努力继承,古为今用,自觉践行,从中源源不竭地汲取“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聚集起强大的正能量,促进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全面成功。
根据深入的考察研究,我们认为,在经过长期升华结晶凝聚形成的大量吴文化道德精华中,有6点尤为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应该全社会大力继承弘扬,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觉践行,聚合成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的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
一、深明大义,胸怀宽广,宽宏大度,谦和礼让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是仲雍、季历的兄长。按照我国古代通行的嫡长继嗣制度,王位由长子继承,周太王古公亶父应将王位传给泰伯。但是,由于“季历贤”[2]429,季历又“生子昌,昌有圣瑞”,古公亶父认为“兴王业者,其在昌乎”[3]3,因此“欲立 季 历”[2]429,“传 国 以 及 昌”[3]3。泰 伯 深 明 大义,认为父亲周太王慧眼所识的其弟季历之子昌(后来的周文王),确是一个将来能使周国兴盛、创立王业的比自己更为贤能圣德之人,而要使昌将来能承袭王位,周太王就必须先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给昌。于是,他便“望风知指”[3]3,毅然主动放弃了自己合法的王位继承权,让“季历莅政”,自己和二弟仲雍一起“遂之荆蛮,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3]3。正是由于泰伯尚德尊贤,谦和礼让,不为一己之私利而争斗,从而使周王室避免了一场血腥的权力斗争,保持了和睦团结。使季历能继承王位,“修先王之业,守仁义之道”[3]4,后来将王位传于“昌”(周文王),“昌”又将王位传于“发”(周武王),最后得以伐灭暴虐的商纣而统一天下,开创了周朝800余年的天下。孔子对泰伯深明大义、胸怀宽广、宽宏大度、尚德尊贤、不计个人名位权力得失、谦和礼让的崇高品德予以高度赞扬,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德)而称焉。”[4]
季札是泰伯的20世孙、吴19世国君寿梦的第4个儿子,他之上有长兄诸樊、二兄余祭、三兄余眛,季札最幼而贤。寿梦欲效仿周太王传贤而不传长,立季札为嗣。但当时时值春秋后期,立嫡长子继统的原则已牢固地确立。为了不破坏这一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重大的根本原则,保持国家政权的稳固、社会的安定和兄弟宗亲之间的和睦团结,季札继承并弘扬光大先祖泰伯之遗风,从维护吴国“社稷有奉”[5]的根本利益出发,先后4次推让王位不受,说:“有国,非吾节也”,乃至“弃其室而耕”[2]430,决然放弃了对王位的继承而去务农种田。从而使吴国在寿梦以后,王室权力的多次交替得以顺利平和进行,政权保持稳定,社会得以和谐安宁,赢得了一段宝贵的持续稳定发展时期,终于在吴王阖闾时成就霸业,成为春秋后期一霸。在礼崩乐坏、为争夺权力父子相杀、兄弟相残屡见不鲜的春秋末年,季札这种像乃祖泰伯那样的深明大义、胸怀宽广、谦和礼让、宽厚仁德的崇高品格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无怪乎司马迁要不胜感慨地赞扬说:“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2]436
泰伯、季札这种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胸怀宽广,尚德尊贤,宽宏大度,仁德礼让,谦和立世,为维护宗亲和睦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谋求国家安定强盛而舍弃个人名位权力的高尚道德品格,彰显了吴文化“至德”的崇高精神境界,开启了吴地德文化的优良传统,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引以为榜样,世代传承,大力弘扬光大。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唯利是图、腐朽邪恶的各种错误思想浸蚀日益严重,人们的价值覌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复杂多样化。一些人经不住利益的诱惑,个人私欲急剧膨胀,思想严重异化蜕变,道德品格日益堕落,为了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私欲,达到攫取权力、名位、荣誉、利益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地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乃至争得你死我活,打得死去活来。诸如此类为争权夺利而道德沦丧的所作所为,在先祖泰伯、季札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谦和礼让、不为攫取个人私利而争斗的崇高道德品格面前,实在是丑陋不堪,无地自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由于利益分配问题必然会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如不妥然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在全社会广泛地倡导继承弘扬泰伯、季札深明大义、胸怀宽广、谦和礼让、仁德宽宏的崇高道德风范,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宽厚包容,相互尊重,友善相处,和谐相融
吴文化是周朝中原文化从黄河中游来到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频临大海边的吴地,与当地地方荆蛮土著文化融合而成的,是内陆黄土文化与滨海水文化相互融摄、和谐地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吴地由于溯(长)江、环(太)湖、濒海,造就了吴地与生俱来的开放气度和吴地人民坦荡宽广的胸怀,由于泰伯的谦和礼让、宽厚包容、友善相处、和谐相融的“至德”精神在吴地深入人心,因而吴文化从形成起就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从一开始起就是在和谐的氛围中产生、形成的,而这一相互宽厚包容、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友善相处、和谐相融的社会道德风尚,数千年来一直被吴地民众很好地传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蔚然成风。正因为如此,吴地由原先的民风尚武好勇好斗,而逐渐演变成了友善热诚、尚德尊贤的礼仪之邦,成为对各种优秀人才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文明发达之地,吴地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由此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吴地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成为创业者的乐土。大批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各种优秀人才,纷至沓来,不断涌向吴地,各种各样不同形态、不同内涵、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域外文化,也随之而源源不断地流注和渗透入吴地,与吴文化交相激荡,相互融摄,给吴文化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这样的新的生命活力是极其宝贵的,是吴地、吴文化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们务必备加珍惜和爱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无疑应该很好地继承、弘扬吴文化三千年传承下来的宽厚包容、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友善相处、和谐相融的优良社会道德风尚,坚决摒弃狭隘的地方主义排外心理,真心实意地礼贤、爱护外来人才,胸怀宽广地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使外来优秀文化和吴文化融为一体,使外来人才与吴地本土人才互相尊重、和谐相融,凝聚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携手奋进。
三、尊亲事亲,恪尽孝道,大爱至孝,始终不渝
《孝经》云:孝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孝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子女恪尽孝道,尊敬、爱戴和赡养父母,真诚听从父母正确的教诲和决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恪尽孝道、大爱至孝是吴文化的重要道德精华之一。吴文化始祖泰伯是奉行中华孝道传统美德,大爱至孝始终不渝的楷模,为后世百代作出了表率。泰伯父亲周太王古公亶父传位于幼子季历而不让长子泰伯继嗣,实质上是对季历的宠信和重視,是对泰伯的贬斥和轻视。然而,面对这样的冷落和贬谪,泰伯至孝尊亲,慨然听从父亲的正确安排,主动奔“荆蛮”而去,将王位让给了弟弟季历。尽管父亲周太王没有将王位传给自己,但泰伯并未因此对父亲周太王耿耿于怀,而是胸怀坦荡,不计个人名利权位恩怨得失,在周太王去世时,不仅和仲雍一起千里迢迢地从荆蛮赶回歧山“赴丧”,虔诚地为父亲办理丧事,而且当季历提出要把王位交还给他时,泰伯并没有因父亲周太王已去世,自己处于长子的有利地位,趁机废除当年周太王的决定,从季历手中夺回王位,而是依然宽仁地坚辞不受王位,“奔丧毕,还荆蛮”[3]3。正是由于泰伯恪尽孝道,尊亲事亲,大爱至孝,友爱宽仁,不计个人权位名利得失,从大局需要、国家利益出发,坚决听从父亲周太王生前所作出的正确决断,从而保证了周室王权的顺利交接,使季历得以施展才华,大胆莅政,使周王室和周全国并未因王权更迭引发动乱,保持了和谐、团结,从而为日后文王、武王治国,周王朝日益兴盛强大奠定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为人立世的基本道德准则。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把孝視为为人立身之本,家庭和睦之本,国家安康之本,民族延续之本。泰伯大爱至孝始终不渝的模范行动,无疑为世人树立了光辉榜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有些人却物欲横流,道德沦丧,颠覆人伦,不仅不尊重父母,不听从父母正确的教导,不尽瞻养父母的义务,还要不择手段肆意侵夺父母赖以养老的财产,致使年迈多病的父母流离失所,老无所养,陷于绝境。面对这些孝心泯灭、道德丧尽、亲情冷漠、关爱缺失的丑恶社会现象,继承、弘扬泰伯身体力行的尊亲事亲、恪尽孝道、友爱宽仁,大爱至孝始终不渝的中华传统美德,无疑可以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责任,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家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以身作则,为国为民,不辞辛劳,赤诚奉献
泰伯不畏艰险从岐山周原远奔荆蛮创建了“勾吴”国后,他心系人民,以民为本,以身作则,不辞辛劳地带领吴地人民开疆辟土,开展农耕水利建设,尽心竭力地为吴地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谋福祉,使吴地从蛮荒日渐走向文明和繁荣。当时,正值“殷之末世衰,中国侯王数用兵”,泰伯亲民、爱民、为民,心为民想,情为民系,十分担心中原诸侯的军队“及于荆蛮”,“勾吴”的老百姓会遭受灾难。因此他以不怕艰辛、勇于开拓的精神,带领勾吴的广大民众“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以防御中原诸侯军队的侵犯,从而使“人民皆耕田其中”,过上了有安全保障的安定生活[3]4。为了使吴地的人民群众能利用吴地的水利资源发展吴地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泰伯又不辞劳苦率领吴地广大民众兴修水利,“穿浍渎以备旱潦”[6],开挖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人工运河”泰伯渎和九条支流,既便利了吴地的农田灌溉,又发展了交通运输,对吴地经济发展、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吴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称颂,“民德泰伯,故名其渎,以示不忘”[7]。由于泰伯尽心竭力带领吴地人民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存环境,积极发展生产,不断改进落后的生活习俗,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吴地“数年之间,民人殷富”[3]3,人民安居乐业。
泰伯为吴地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这一丰功伟绩是来之不易的,是他穷尽一生精力,作出了伟大的自我牺牲的结果。他不仅牺牲了至高无上的王位和相应的权利及物质享受,乃至还牺牲了家庭的天伦之乐。为了保持周王室的安定团结,避免王室纷争节外生枝,同时也是为了精力充沛地全身心投入对吴地的开拓开发建设事业,泰伯终身不娶,没有妻妾,没有子息,可谓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泰伯以身作则、不辞辛劳、身体力行、呕心沥血为国为民竭诚奉献的崇高道德品格,不仅在当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称颂和衷心拥戴,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出生于吴地的宋代著名贤臣范仲淹“先天下之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道德风范,正就是先祖泰伯呕心沥血为国为民竭诚奉献的崇高道德品格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泰伯为国为民的赤诚奉献精神和崇高道德情操,为人们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五、真挚待人,坦诚交友,守信重诺,笃守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正如孔子所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8]“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道德准则,也是吴文化竭力倡导和千年传承的美德,吴地先祖季札更是以真挚坦诚待人、诚信重诺交友的感人行动,为世人做出了榜样。这一点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吴王余祭四年(公元前544年),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出访鲁、齐、郑、卫、晋等国,在徐国留下的“挂剑”故事中。季札出使诸侯各国时途经徐国,徐国国君非常喜欢季札身上带的佩剑,但又不好意思说。季札看出了徐国国君的心愿,但因要出使上国,礼仪需要,暂时不能赠送。他在心中暗暗承诺,回来时再将佩剑赠送给徐国国君。后来,季札出访各国结束回国,再次途经徐国。可是,这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季札已无法将佩剑当面赠送给徐国国君。于是他就从身上解下宝剑,挂在徐国国君墓冢的树上而去。他的随从看了不解地问他:“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慨然回答说:“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注:通“背”)吾心哉!”[2]432
季札诚信重诺“挂剑”赠友,真挚待人,坦诚交友,体现了“笃守诚信”的精神和讲信守义的高尚道德品质,是千古传颂的佳话,吴地人民世世代代引以为效学的楷模,成为千百年来吴文化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当今,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唯利是图思想的支配下,在社会上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诚信缺失、口是心非、阿谀逢迎,尔虞吾诈、坑蒙拐骗等种种不良风气蔓延泛滥,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着人际交往的真诚关系,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因此,大力学习弘扬季札这种极为可贵的“笃守诚信”的精神和讲信守义的高尚道德品质,对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真挚坦诚、信守承诺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极为必要、极为有意义的。
六、正气浩然,反对腐恶,坚持正义,舍身取义
三千年来,在泰伯、季札崇高道德风范的熏陶下,吴地崇义尊德蔚然成风,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正气浩然、高风亮节、大义凛然、节操高尚的贤士和豪杰。他们面对腐败奸佞邪恶势力,铮铮铁骨,一腔正气,大义凛然,以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坚持正义,舍身取义,展开顽强不屈的殊死斗争。诸如:明神宗万历、明熹宗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和权奸相勾结贪腐成风,祸国殃民,民不聊生。以无锡东林书院为基地的东林党人,正气浩然,以大无畏的精神坚决奋起与祸国殃民的阉党作殊死斗争,遭到阉党的残酷镇压与杀戮。德高志坚、一腔正气的高攀龙等东林党人,无一不舍身取义,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真可谓头颅掷处血斑斑,一腔碧血映丹心。为了保护东林党人不受阉党迫害,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吴地苏州数万义愤填膺的市民,包围了阉党派去抓东林党人周顺昌的捕差缇骑,将捕人的“东厂”特务群殴至死。魏忠贤闻讯大怒,派兵前去镇压,下令屠城苏州。为救苏州全城百姓,颜佩韦等五人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承担全部“罪名”,慷慨就义。[9]其坚贞不屈、勇于舍已救人的崇高道德品格和舍身取义的高风亮节,惊天地泣鬼神,直到今天仍为吴地人民铭记于心,被引以为吴地人民的荣耀和自豪。
东林党人是吴地先贤的杰出代表,他们节操坚贞,正气浩然,坚持正义,舍身取义,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于与祸国殃民腐恶势力作殊死斗争,其崇高的道德风范,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我们今天冲破重重阻力开展反腐惩贪斗争,攻坚克难,夺取深化改革的全面胜利,无疑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以“至德”精神为核心元素的吴文化道德精华,是吴地杰出先祖、先贤留给吴地人民和全国人民的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继承、弘扬吴文化的道德精华,对于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增强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兴国,以德立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我们无疑应该按照习近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充分发掘、汲取吴文化道德精华所蕴含的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使其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EB/OL].(2013-11-29)[2013-12-10].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11/29/c_132927397.htm
[2]夏松凉,李敏.史记今注:上(卷三十一,吴泰伯世家第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赵晔.吴越春秋:卷一(吴泰伯传)[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4]钱穆.论语新解:泰伯篇第八[M].北京:三联书店,2002:199.
[5]赵立程.儒学十三经:左传(昭公二十八年)[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
[6]华湛思.锡金志外:卷二(补遗下)[M].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7]周有壬.锡金考乘:卷一[M].清同治九年无锡世瑞堂活字本.
[8]钱穆.论语新解:为政篇第二[M].北京:三联书店,2002.
[9]金其桢.中国碑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1262-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