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情感培育策略
2014-04-14刘博
刘博
摘 要:音乐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育学生道德、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条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介绍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着重探讨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情感培育策略,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音乐教育;情感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3-0110-02
音乐是一门通过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学科,它在培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过于注重学生在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目的,往往忽视了学生在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这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学生单纯地拥有专业技能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音乐具有认知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育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层面的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因此,如何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和心灵净化,成为了职业技师学院的重要课题。
1 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情感培育的必要性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广泛开展体育、文艺、科技活动,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树立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它首先是人的教育。职业院校学生虽然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往往缺少机会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但是,他们的内心是渴望音乐的。素养的培育可以在他们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新型人才的需求。
2 教学内容的选取
要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先要寻找和储备“粮食”,也就是要音乐是一门通过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学科,它在培育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过于注重学生在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目的,往往忽视了学生在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的教育,这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学生单纯地拥有专业技能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音乐具有认知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育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层面的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因此,如何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和心灵净化,成为了职业技师学院的重要课题。
1 职业院校音乐教学情感培育的必要性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广泛开展体育、文艺、科技活动,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树立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高尚道德情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它首先是人的教育。职业院校学生虽然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往往缺少机会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但是,他们的内心是渴望音乐的。素养的培育可以在他们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新型人才的需求。
2 教学内容的选取
要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先要寻找和储备“粮食”,也就是要确定教学内容。由于缺乏系统的规范性的教材,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师常常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再加上学校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音乐教学地位不高和职业院校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等现状,不仅增加了音乐教学的难度,也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教学素材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选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作品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与明星、网络、影视等流行因素进行结合。例如,在“山歌”这一我国民歌体裁的教学中,通过轮回乐队现场演唱版《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播放,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山歌”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几个同学还组建了乐队,排练这首山歌,并在校园舞台上进行表演。
2.2 教学题材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音乐学科尤其如此。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做到鼓励与引导相结合,教导学生分辨美丑、善恶,学会审美。因此,多元文化进入音乐欣赏课堂,不仅是学生们的迫切要求,同时也为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把音乐欣赏涵盖到人文素养的范畴是科学的,其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
以中国民歌“小调”课堂教学为例,在欣赏《金陵十三钗》的插曲《秦淮景》时,先通过欣赏让学生形成自我体验,之后对历史事实进行阐述,然后分组讨论,引导他们对美丑、善恶进行讨论和区分,最后达到弘扬民族情怀和集体观念的目的。在讲解山歌时,笔者先引入电影《刘三姐》和张艺谋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感受祖国美好山河和同一题材在相隔40年间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和民族音乐的关注和热爱。
2.3 教学内容系统化
目前,职业技师学院缺乏统一的音乐教材和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缺乏系统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系统化,分类归纳,按照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思路,形成一套集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教学脉络。例如,遵循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把音乐鉴赏分成民歌部分,包括中国民歌和外国民歌;戏剧部分,包括外国的歌剧艺术、中国的戏剧艺术(重点讲解国粹京剧,辅助一些和同学们贴近的地方戏曲等)和现代的音乐剧;艺术歌曲部分,包括中国艺术歌曲和外国艺术歌曲;器乐部分,包括中外民族器乐曲(以介绍乐器为主);民族管弦乐部分;交响乐部分;大型合唱作品部分,包括中外经典的合唱作品和我们身边的合唱歌曲。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要完成一堂内容紧凑、教学效果良好的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的掌控与把握是很关键的。我们的课堂是集欣赏、讲述、讨论、实践表演多方面感知为一体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充实而不填鸭,生动而不失条理,就需要有详尽的设计,抓住重点,把握关键环节。
3.1 体验式教学法
导入部分常用此方法并贯穿于课堂始末。对于音乐欣赏这门课来说,体验式教学法是最基础的。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情达意的,例如《小河淌水》中,“哎”一声遥远呼唤般的声音,仿佛从天边飘来,把人带到了美妙的意境中去,要让学生学会聆听,善于感受,形成学生与音乐之间的直接体验和交流。音乐心理学家戴维森说过,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价也是有巨大价值的。例如,北京的一位教师在讲解《叫卖调》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叫卖调”的形成和街头小贩的叫卖生活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就把教室设计成集市的一角,通过桌椅摆设的变化,中间两排的学生椅子背靠背,在左、右各形成一条较宽的过道,巧妙地创设生活中小商贩叫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桌椅创设的集市中玩着、乐着、感受着、体验着。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情感目标的达成。
3.2 情感教学法
既然音乐教学是一种情感教学,那么,音乐教学者应先要投入情感。教师应对教学和学生投入情感,这种情感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只有将这种感情融入到课堂上,发挥情感效应,才能引导学生的感情。另外,教师对音乐作品有丰富的审美情感,除了对作品要有深入认知外,还要有自我认知,这是音乐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和心理品质。
在教学前,要对所教授的课有充分的了解,不仅包括对音乐背景的了解,更多的是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感表达和作品的寓意。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里指的就是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这样才能够表达出音乐所表述的情感。不断接触艺术作品,受其感染,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感受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春江花月夜》中,“皓月凝波,浮云淡雾,寒烟缥缈,忽闻江楼钟鼓,疑仙乐,涛音袅袅,晚风微拂江水,起层层水水涟漪”的描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浮云缥缈的世界。
3.3 探究发现教学法
此类教学法多用于结课设计。音乐大师的音乐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素质。在讲解“劳动号子”这一民歌体裁时,可以鼓励同学们搜集身边的“声音”,并在课堂上展现,比如划龙舟时的吆喝声,运动会上的加油、呐喊声,街头巷尾的各种叫卖声,清晨校园里的鸟鸣声、猫叫声、狗叫声,甚至连宿舍同学间的吵架声都被逐一呈现出来,这不仅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用耳朵去发现、用心灵去感受身边声音的能力,又让同学们对“劳动号子”有了切身、直观的了解。
4 挖掘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契合点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具有同其他种类的艺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性。因此,我们不仅要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还要将音乐理论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更要将音乐思维与其他学科的思维形式组合在一起,这不仅有益于优化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也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职业院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好课堂教育的第一关,同时,也要把音乐教育铺陈到其他各个方面去。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注重学科的交融和渗透,使之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形式,使我们的音乐教育进行得更深入、更厚实,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培育方法[J].成功(教育),2013(09).
[2]蒋淑萍.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