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浆工艺在水利工程地基施工中的应用

2014-04-14李红春

科技与创新 2014年3期
关键词:砂浆缝隙灌浆

李红春

摘 要:在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质量关系到随后施工工序的质量水平,是影响整体工程寿命的关键因素。通过探讨灌浆工艺在水利工程地基施工中的应用,旨在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灌溉工艺;水利工程;地基施工;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V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3-0080-02

水利建设的地基施工质量是决定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而灌浆工艺的选择对于工程地基施工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根据地层特点和施工建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灌浆工艺便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工作实践体会,以下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冒水时的措施

地基施工中冒水时,主要采用堵水灌浆的方法。

1.1 发生点位于较大的集中漏隙处

这种冒水情况通常容易发生在缺陷较大的混凝土中和岩溶地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需要根据出水点和冒水量的多少来处理,处理方法如下:①将一段直径符合要求的孔口管埋设于混凝土中,以便使水汇聚到管中顺利导出;②寻找附近有冒水、冒浆倾向的孔洞和岩缝,将其堵严;③通过孔口管进行反压灌浆。

1.2 冒水点分散

主要是沿缝隙浸水、冒水。针对冒水较严重的情况,通常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处理:①钻一些相交于缝隙的深孔,将管埋入孔口;②按照缝隙口凿出若干槽,通过采用麻刀、棉纱等材料将缝隙填堵,去净槽口周围的泥沙,并使用高标砂浆将槽填满;③对于浅孔,采用低压力进行灌浆,当浅孔凝固一段时间之后,采用高压进行深孔灌浆。针对冒水程度较轻的情况,先沿着缝隙凿开深度在5~10 cm的U形槽,用铁皮将U形槽的底部铺好,将灌浆管穿过铁皮进行埋入,同时保证缝隙的最高处和最低处均埋设一根灌浆管。采用快凝砂浆天平缝隙槽,待砂浆强度合适时,由缝隙低端依次向上灌浆。

2 吸浆量的灌浆方法

通常情况下,一般缝隙岩层的灌浆在1~3 h内可完成,耗灰单位量≤100~200 kg/m。但也会有异常情况出现,例如大量吸浆不止,会使灌浆过程很难结束。这种现象多数是由地层结构的特殊性引起的,导致引发灌注浆液由附近的地表冒出,有时会顺着固定通道而流失,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吸浆量的情况。

2.1 限流

注入浆体的速率上限为10~15 L/min,以便使浆体在缝隙中流动的速度尽可能减小,尽快让浆液沉积。当注入率显著降低时,可以增加压力,将注入浆体的速率大体维持在10~15 L/min。此速率一直持续到灌浆结束,方可采用标准浓浆灌注,即利用最稠水泥浆体来浇灌。

2.2 在施工过程中间歇灌浆

这一过程是先将一定量的水泥浇灌入缝隙,然后经一段时间的暂停灌注来实现的。在暂停灌注之前,根据灌浆目的的不同、地质结构的不同对暂停时间进行确定,一般时间为2~8 h。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此种灌浆过程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灌注完毕后的整体压力与设定压力不一定相符;当出现于设计压力条件下无法结束灌浆时,可以采用低压来将灌浆过程结束,在冷凝某一特定时间段后,进行扫孔和复灌。另外,复灌要尽量在所设计的压力之下将灌浆过程结束。

2.3 降压

这是一种通过低压或自流式灌浆,将缝隙灌注浆液,待其充满浆液且流动性有所降低后,缓慢将压力提高,再依照常规方式来灌浆。

2.4 添加速凝剂

这一过程是通过向稠度最大的水泥浆体中掺加速凝剂,例如氧化钙、水玻璃等来实现的。水泥砂浆的灌注过程需按照灌注情况的不同,按照水泥质量的1/10来进行掺砂。另外,掺入的砂可以按照粒径由小到大的顺序加进泥浆中。最后,将砂浆搅拌均匀,并用砂浆泵进行浇灌。

3 砼体不同裂纹情况的灌浆方法

缝隙的分类方式有多种:根据深度差异分为深层裂缝、表层裂缝和贯穿裂缝;根据形成原因分为干缩裂缝、温度裂缝、钢筋内部锈蚀裂缝、地基非均匀性沉降裂缝、碱骨料反应引发裂缝和超载裂缝等。

3.1 基础渗漏情况

对于基础渗漏情况,应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制订处理方案。对基础为非岩性的地层渗漏来说,应该制作黏土截水墙、黏土铺盖,覆盖于建筑物的上游,还可以通过化学灌浆、黏土灌浆,或促进下游排水条件不断完善等措施。而对岩性的地层渗漏来说,通常可通过改善排水条件、将阻水帷幕加厚加深、在下游增加排水孔和帷幕增强灌浆等措施。

3.2 表面处理情况

通过对表面进行处理,弥补裂缝缺陷。表面处理,即针对缝隙所存在部位,采用各种砂浆例如防水快凝砂浆、环氧砂浆和水泥砂浆等,通过涂抹、嵌补、粘补和喷浆的方式对出现缝隙的表面进行修补。对于那些渗透量相对大但不会对建筑物使用产生影响的缝隙,可以通过钻孔导渗和埋入管子导出渗漏(埋管导渗)的方法解决。钻孔导渗的方法为采用风钻在渗透缝隙附近(水平缝隙则在缝下部)钻斜孔,由裂缝面穿过,把漏水经钻孔排出,并封堵缝隙,从导渗孔处将泥浆灌入,以填塞缝隙。埋管导渗的方法为按照漏水缝隙的位置,将上小下大的槽孔凿于混凝土表面上,同时将引水铁管埋入渗透集中处,然后利用棉絮填塞入缝隙中,以达到将漏水从铁管集中排除的目的,最后采用防水的快硬砂浆抑或快凝灰浆迅速填塞入槽口将其封闭,并随之封堵引水铁管口。

3.3 内部处理情况

通过对内部进行处理来弥补裂缝缺陷。针对表面缝隙较浅或仅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渗堵漏的缝隙,通常可以进行水泥灌浆,例如,对于开度小于0.3 mm的缝隙,例如由温度的骤变所引发的缝隙和渗流速度相对较大的缝隙,可以进行适当的化学灌浆。

3.4 结构缝的混凝土情况

针对结构缝的渗漏、止水情况,采用混凝土灌浆方法。当灌浆过程完成之后,将灌浆阀门关闭,静置一段时间,待灌浆凝固后拆除灌浆阀门。如果要对混凝土类建筑物进行止水和缝隙渗漏补救时,采用热沥青来补灌无疑是最优选择;而如果利用热沥青法无法或较难进行缝隙渗漏补救时,也可以选用化学法进行灌浆。通常来说,化学灌浆所采用的材料为聚氨酯,单

液法进行灌浆具有施工容易操作、设备简单等特点。另外,还可以利用丙凝充当浆液进行灌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建设实践中,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这就需要广大水利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多进行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双喜,白西辉.钢纤维硅粉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11(13).

[2]刘慧明.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探讨[J].硅谷,2010(19).

〔编辑:李珏〕

猜你喜欢

砂浆缝隙灌浆
老屋
空中翱翔
缝隙
浅谈影响砌筑砂浆强度不稳定的因素
小满过麦畴有感
浅谈灌浆法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灌浆施工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
关于建筑砂浆外加剂使用的探讨
浅析砌筑砂浆增塑剂检验中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