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策略研究*

2014-04-14赵惠祥钱俊龙丁玉薇何叶丽刘志强潘冰峰王彩虹吴一迁徐冬梅徐文娟游文娟于建荣张爱兰张旻浩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上海市学术期刊

■赵惠祥 钱俊龙 丁玉薇 何叶丽 李 殷 刘志强 马 沂 潘冰峰 王彩虹 吴一迁 徐冬梅 徐文娟 游文娟 于建荣 张爱兰 张旻浩

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 200031,E-mail:junlong-qian@126.com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自1792年第一本《吴医汇讲》[1]创刊以来,已经经历了四次发展高峰,而上海的中文科技期刊在我国近代期刊发展史上直到1966年以前一直处于中心地位[2]。上海地区自1857年创办了第一种中文期刊《六合丛谈》以来,直到1949年,共创办中文期刊4200余种,占我国同期创办的19467种中文期刊的22%,居全国之首。据2010年统计,上海的科技期刊达362多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约340种,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如此,但上海的中文科技期刊与全国的期刊一样,同样面对着国际出版集团的大举入华、大量优质稿源的外流、国家管理部门大力资助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而没有惠及中文科技期刊以及网络出版的冲击等挑战;同时,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指引下,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促进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上海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上海科技期刊界进行了一些研究,如上海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分析[3]、上海科技期刊发展环境分析[4]、上海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5]、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研究[6]等等,但没有专门针对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研究。为此,上海市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调研、专家座谈、国内外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影响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了适合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策略[3-20],以期供管理部门和期刊界参考。

1 影响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要提出适合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首先要研究影响上海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些因素与全国期刊界的情况基本一样。为此,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调研、专家座谈(15位上海著名期刊的专家)、国内外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进行了调研,经综合分析,认为影响上海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1)现行评价方法造成大量优质稿源外流;2)国外出版商的大举“入华”,影响稿源和出版市场;3)管理部门对中文精品期刊的支持力度小;4)集约化程度低影响市场竞争力;5)缺乏上海市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难以形成整体竞争力。

问卷调查采用了五年内影响因子等12项指标。其中,学术、技术、生物医学类期刊的五项文献计量指标如图1-3所示[17-19]。统计数据表明:学术、技术、生物医学类期刊有关文献计量指标在近5年内上升的期刊比例小于50%;专家座谈会调查表明,技术类期刊整体的纸版发行量、广告刊行量均有所下降趋势[19]。虽然本次调查所得样本数不够多,但已能反映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

图1 学术期刊近5年文献计量指标

图2 生物医学期刊近5年文献计量指标

图3 技术期刊近5年文献计量指标

1.1 现行的评价方法造成优质稿源大量外流

现行评价方法涉及对科技期刊的评价和对科技绩效的评价。对现有的评价体系,上海的科技期刊工作者也进行了评论[21-22],希能得到改进。在实际对科技期刊和科研绩效的评价中,存在两种错误的理念:唯SCI及滥用SCI,唯影响因子。

(1)唯SCI及滥用SCI。李国杰院士曾强调“SCI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滥用SCI”。不少国内人士认为,只有破除了唯SCI的思维方式,才能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23]。从博士论文开始,到申请基金和项目,一直到申报院士,都要求发表带有影响因子的SCI论文。它们不仅影响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了中国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这致使大量优秀的论文流向国外,中国的科技期刊很少能发表中国科学家所做的一流的原创性科技成果[24]。受非学术性评价体系的主导,职称、学位、评奖制度深深影响着中文科技期刊的质量和走向[23]。高校、研究机构等,在科研成果奖励和职称评审等问题上,过分抬高SCI检索论文的地位,而忽视国内一些科技期刊的份量,使科研人员高质量的论文偏向于投向海外SCI收录期刊,导致国内发行的(中文)科技期刊停滞不前。

夏建白院士认为[24]:“当前影响因子已经成为国际大出版集团追求最大利益进行的商业炒作。国际上已经有科学家联名抵制爱思唯尔,不在它下属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同时,中国科学家也往往为了追求短时间内的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而忽视了长期坚持的基础研究。中国科学家得不了诺贝尔奖与其也有一定关系。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两弹一星”代表了中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研实力和水平,但自始至终没有也不必要发表国际论文。而时下,中国一些科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不是成果,而是论文。为了追求影响因子或者提高被引用率,一些研究者甚至动员学生“扎堆”引用自己的论文。这样的论文,对于国家科技创新或者所在领域的引领性究竟有多大[25]值得商榷。

(2)唯影响因子思维。“影响因子是衡量一个科技期刊受关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如果把它的作用无限地夸大,走向商业炒作,那就要走向它的反面。当前影响因子已经成为国际大出版集团追求最大利益进行的商业炒作”[24]。从上海市15位著名期刊专家座谈情况也表明[19],现有评价指标没有区别对待学术类、生物医学类和技术类期刊,影响了对期刊的评价。前两类期刊学术评价指标“影响因子”主要反映期刊发表论文被学者“引用”情况,以说明该期刊整体学术水平;而技术类期刊应该考察论文阅读后被实际“应用”的情况,还要看期刊的经济效益。“引用”与“应用”一字之差,反映了完全不同的理念。因此,唯SCI思维及滥用SCI、唯影响因子思维方法是造成中国优质稿源大量外流,影响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国外出版商的大举“入华”,影响稿源和出版市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学研究也进入全球化,而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出版业也在逐步国际化。国外大出版集团纷纷来华,并在中国纷纷设立专门的分支机构,这是出版市场日趋国际化的很好佐证[26]。目前的问题是,中国学者花了不少钱在国外SCI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如要看这些论文,还要花大价钱买回数据库才能实现。国际出版商既获得了中国的优质稿源,又取得了中国出版市场的双重收益。原本,国内的中、英文期刊存在稿源之争,如今又多了国外竞争者,这必然影响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的优质稿源和出版市场。

1.3 期刊管理部门对中文精品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小

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对中文精品科技期刊支持力度不够。从科技交流的角度看,中文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交流的主体,我国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的成果很多在中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但是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对中文科技期刊支持力度弱。以中国科协对中、英文刊的不同支持力度为例,其对中文精品科技期刊的资助分为A类、B类、C类三档:A类15万元、B类10万元、C类5万元,而对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资助也分A类、B类、C类三档:A类200万元、B类100万元、C类50万元。可见支持力度存在的巨大差异,不利于中文精品科技期刊的发展。

1.4 集约化程度低影响市场竞争力

上海市的中文科技期刊分散在各个系统中。仅有少数的专业期刊群,如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中国激光》杂志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的生命科学期刊社、上海大学期刊社、上海材料所的科技期刊事业部、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期刊联合编辑室等,没有形成上海市的整体力量,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规模化是实现我国新闻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也是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期刊出版单位十分分散,近万种期刊有五千多个出版单位,每个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平均不到两种。这种低的集约化程度也是影响上海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因素。

1.5 缺乏上海市的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难以形成整体竞争力

数字化出版是21世纪出版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提升科技期刊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更是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因此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建立数字化出版平台。就上海市而言,仅建立了几个专业的数字化平台,如《中国激光》杂志社把全国40多种光学期刊联系起来组成“中国光学期刊网”;又如同济大学在建的“上海医学期刊群及数字化平台”力图把上海的104种医学期刊联系起来;再如上海大学正在建设的“科技期刊编校标准化与规范化智能辅助平台”,力图在提升期刊社11种期刊的水平上发挥作用。上海科技期刊界对上海市科技期刊数字化已经着手了一些研究[27-30],但是缺乏整个上海市的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没能形成上海市科技期刊的整体优势,难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这是影响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2 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根据影响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提出了12点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议[25],这里仅就五个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2.1 上海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精品化、国际化

上海市要建设国际金融、经济、航运、贸易四个中心,为之服务的科技期刊,特别是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要高起点,因此,上海的中文科技期刊要定位在“精品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对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虽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们认为,中文科技期刊也存在“国际化”发展战略问题。因为中文科技期刊也必须走向世界,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需要与国外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理由如下:

(1)我国已经有许多的优秀中文学术期刊,已经积累了多年的文化底蕴与办刊经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学习中文在全球范围的持续升温,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国门并成为国际名刊也绝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中文学术期刊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名刊不是梦,而是期刊界有志之士与国家相关部门一起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一个“中国梦”。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世界需要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播还是要靠中文,文化的传播要靠媒体,作为重要媒体之一的中文学术期刊,理应承担起这个重任[31]。

(2)按国家科技期刊管理的有关规定,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STM)必须有英文摘要。显然,英文摘要是用于国际同行交流的,这就回到了科技期刊诞生时的初衷,即科技期刊对学术交流的作用。

(3)问卷调查显示[17],有46%的中文学术期刊认为需要“国际化”,只有12%的学术期刊认为中文学术期刊不需要“国际化”,有42%的学术期刊认为需要根据对“国际化”界定情况再定,可见多数认为需要“国际化”。

(4)中文科技期刊也同样具有国际影响力。2012年首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公布的结果表明[32],中国非SCI科技期刊异军突起。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27种,在175种“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科技期刊中,SCI收录87种,非SCI收录88种,未进入TOP5%的SCI收录期刊34种,占SCI收录中国期刊的28%;在175种2012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期刊中,SCI收录17种,非SCI收录158种;未进入TOP10%的SCI收录期刊23种,占SCI收录中国期刊的18%。上述情况表明,我国已有一批非SCI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达到或超过了SCI收录的中国期刊。可以注意到,在175种“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中,有97种(55%)为中文版期刊,其中有80种(82%)没有被国际主流检索系统SCI收录。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中文科技期刊也同样具有国际影响力。

(5)中、英文科技期刊对国际化的内涵有不同的表述。不能用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标准来套中文科技期刊。笔者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主要有三点:1)具有国际显示度,即被国际重要或专业数据库收录,这样才能被国际同行了解;2)使国际同行看得懂,要写好英文摘要,才有可能被国际同行所引用;3)需吸收国际通行的办刊理念——主要是为读者服务,这对扩大刊物的发行有帮助。这三点可以说是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内涵。在这种理念之下,可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从内容来说,只要刊登的论文具有创新点,国际同行即使请人翻译也要看论文的内容,从而与之交流。

也有文献[33]指出,国际化是一种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具有国际显示度期刊,即被国际数据库收录;国际性期刊;国际著名(知名)期刊。中、英文科技期刊的两种发展战略同是一个国际化进程,关键是内容的创新度,目的是要提升刊物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发展方向:精品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

实施上海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措施:1)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中文精品科技期刊支持的力度;2)提倡凡国家投资项目课题成果需首发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上,正如日本、韩国和俄罗斯鼓励的那样[10];3)改变唯SCI和唯影响因子的评价标准。各级领导应该对国际、国内科技期刊一视同仁。当前中国科技期刊还处于婴儿阶段,更应该重视、呵护[24]。正如巴西的做法,建立不受SCI影响的本国评价体系[11,34],而中国清华大学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心建立的对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的评价可以作为参考[32]。4)为了推进精品期刊的发展,建议上海市设立精品科技期刊发展基金。精品期刊资助办法可参考中国科协的办法[35]。5)办刊人员是办好科技期刊的关键。众所周知,科技期刊工作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科技期刊人员是科研人员的一部分,有的部门把科技期刊人员作为科研支撑人员不太合适,应与科研人员同等对待,如职称评定、晋升中给予同等待遇。

2.2 构建上海市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和集约化发展

上海市要构建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把上海市的362种科技期刊(中文科技期刊340种)联在一起,同时把各系统、各单位研制的专业科技期刊小平台链接起来,发挥整体优势,提升上海科技期刊的市场竞争力。这需要发挥政府和主管主办单位的积极性。就发挥政府积极性方面,以张江数字出版基地为基础,投入资金,构建上海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同时设立数字化出版基金积极支持各系统各单位的数字化工作,并把各系统有特色的专业数字化平台链接起来。这样,既便于政府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又便于期刊出版单位的使用和发展,从而推进上海科技期刊的发展。

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又称集群化或期刊群的发展,也是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方向之一。从科技期刊发展也好,从数字出版也好,集约化是当务之急需。目前,上海市已有一些专业的期刊群,都办得各有特色,如《中国激光》杂志社、上海大学期刊社、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命科学期刊社、上海材料所科技期刊事业部、上海海事大学期刊总社、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联合编辑室以及正在筹建的同济大学期刊中心等等。如何使这些已有的期刊群进一步做大做强,是摆在上海市期刊管理部门的重要事宜,也是各刊群单位努力的方向。这既需要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支持,也需要经验交流和创新,当然关键还是政府政策的引导。

2.3 理顺科技期刊评价体系

理顺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主要有两点:(1)破除唯SCI思维和SCI滥用,正如国际上巴西所做的那样,建立本国的不受制于SCI的科技期刊和科技研究的评价体系[11,34]。(2)破除唯影响因子思维。上海的中文科技期刊主要由三大块组成,即STM期刊(学术、技术、医学类期刊)。三类期刊的数量是技术类期刊>医学类期刊>学术类期刊,并且三者的功能定位不同。技术类期刊主要和上海市的产业结构关系密切,为上海市的工业和产业服务,以技术含量和读者阅后的“应用”为主,学术类期刊主要报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为主,其学术水平可用文献计量指标评价,即评价指标中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但是,不应该用文献计量的统一指标来评价三类期刊。在技术期刊的评价中,应列入经济效益指标,即期刊的收入指标和论文被应用后产生的经济效果二部分[19]。技术类期刊应将学术质量评价与双效质量的考核融合在一起,才能使用于不同学科技术类期刊综合办刊质量的全面客观评价[36]。所以,要完善现有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

2.4 加快引进、培育科技期刊领军人才

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因此上海市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人才培育工程,加快培养和引进人才。要吸引有专业背景的硕士、博士加入编辑队伍,以提高编辑人员专业水平;引进领军人才,特别是懂市场和数字技术的人才;建立人才轮训(如党校轮训党员干部那样)和制定科技期刊人才培育机制;设立领军人才引进基金。

2.5 发挥上海市科协在支持和推进精品科技期刊中的作用

中国科协在支持和推进精品科技期刊工作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自2006年起一直开展精品科技期刊的资助工作,大大推动了精品科技期刊的发展[35]。2013年,中国科协又联合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财政部共同实施“提升国际影响力期刊资助项目”。2013年共资助76种英文版期刊,为打造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辽宁舰”发挥了引领作用。上海市科协应依托上海市发展国际金融、经济、贸易、航运中心的大好时机,联合市科委、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市财政局,为推进上海市中文精品科技期刊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1 辞海编撰委员会.辞海(第6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 胡爱玲,任定华.上海中文期刊在我国近代期刊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编辑学刊,2001,(2):56-58

3 李红.上海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2):234-240

4 李红.上海科技期刊业发展环境研究.中国科学学报,2008,(6):207-208,211

5 李红.上海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市科委,2005-11——2006-11[课题号69201804]

6 李红.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研究.上海市科委,2007-06——2008-12[课题号0—1-4-07-001]

7 科技期刊“小舟”可以变“航母”.东方网,2013-12-18.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28648.shtm

8 2013年全国百强报刊排行表.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2013-09-18]

9 钱俊龙.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科技期刊界著名人士的反映看问题//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上海市中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附件7,2013-12

10 徐文娟.SCI收录非英文(母语)期刊调查//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上海市中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附件4,2013-12

11 潘冰峰.巴西科技期刊评价系统//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上海市中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附件5,2013-12

12 李红.上海市科技期刊的现状、发展政策和措施思考.2010年上海期刊行业年度分析报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2011-4

13 上海市出版局.上海期刊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14 上海期刊:以创新驱动发展.新华网[2013-09-12][2013-12-20]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2013-09-12-快照

15 上海市出版局课题组.上海市(科技)期刊十二五发展规划:上海期刊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报告

16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上海市科技期刊样刊检查统计分析.2010

17 马沂.学术类期刊组问卷综合分析报告//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上海市中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附件1,2013-12

18 游文娟.生物医学类期刊组问卷综合分析报告//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上海市中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附件2,2013-12

19 何叶丽,王彩虹.技术类期刊组问卷综合分析报告//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上海市中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附件2,2013-12

20 张旻浩.法德出版业概要//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上海市中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附件8,2013-12

21 丁玉薇.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第7辑.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0:253-258

22 陈光宇,顾凤南,周春莲等.现有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与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分析.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第6辑.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7:217-228

23 科技期刊万象.编辑之家,160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683945.html

24 夏建白.正确看待科技期刊国际化.编辑之家,160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5876-683965.html

25 教育调查:科研评价以量称重难掩隐忧.编辑之家,162期.http://news.jyb.cn/news/gnxw/2013-5/t20130513.537554-1.html

26 戴利华,刘培一.国外科技期刊发展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59-260

27 黄文华,郑芹珠,吴一迁等.上海市科技期刊运行模式和盈利模式现状与数字化建设.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242-246

28 管兴华,郑芹珠,黄文华等.上海市科技期刊数字化盈利模式现状及对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58-861

29 郑继承,邓迎,段家喜等.IDEFO模型在光学期刊集群数字化出版平台建设运行中的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23-28

30 邓迎,郑继承,童菲等.中国光学期刊数字出版服务探索和实践.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51-953

31 郑秀娟.中文学术期刊走向世界的几点思考.编辑之家,178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187-737648.html

32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2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发布会.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899[2013-11-21]2012-12-27

33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国际化市场化调研和上海市学术期刊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上海市学术期刊国际化市场化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第6辑.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7:15-43

33 李伟钢.巴西人才计划与科研管理的技术支持介绍.http://cm.health.gmw.cn/2013-01/24/content-6487385-2htm

35 中国科协.2006-2008年中国科协精品期刊目录(说明).www.cast.org.cn/n35081/n11219166/n1262[2013-11-21]2013-04-24

36 徐建月,庞正其,潘文良等.技术类期刊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曹金盛,赵惠祥,邓晓群.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第8辑.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2:175-182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上海市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