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上市港口企业现状分析

2014-04-14于水华张文斌

中国储运 2014年11期
关键词:港口企业上市分析

文/于水华 王 颖 张文斌

中国上市港口企业现状分析

文/于水华 王 颖 张文斌

摘 要:随着我国港口行业的高速发展,各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了谋求外来的竞争优势,各港口企业开始逐渐增加投资力度,从而引发了巨大的融资需求压力。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机制已成为各港口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是重大的机遇。于是,我国港口类企业争相上市,港口板块也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

关键词:上市;港口企业;分析

1.中国港口企业上市现状

世界各国中,港口运营商可分为国有港口企业(或政府港务局)及私人资本港口运营商两大类。在中国,主要的港口均由国有港口企业(此前为政府港务局)运营管理,其中大部分的国有港口企业或政府港务局较早地进行了公司化,而这些港口公司也较早地公开上市。

伴随着港口投资和运营的市场化,中国港口类公司越来越多地进入资本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港口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在内地或香港上市的主要港口类上市公司已达21家,越来越多的港口企业开始通过公司上市渠道进行融资,为新一轮港口建设注入了活力(见表1)。中国的港口企业上市进程领先于世界各国是中国港口业过去20年能够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中国港口类上市企业发展历程

由于中国港口的发展总体上充分借助了资本市场的资金,因此港口企业上市进程能够反映中国港口业发展的进程。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2000年以前,中国港口企业上市比较平缓,这一时期中国港口业务开始慢慢加速发展,吞吐量开始慢慢向世界第一靠拢。这一期间有深赤湾、盐田港股份、天津港股份等港口公司上市。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货运业务(尤其是集装箱货物)大幅增长,港口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港口上市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并于“十一五”期间达到高潮。“十一五”期间,我国沿海港口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这一轮扩建热潮的资金,显然难以全部通过港口自筹的方式获得,于是许多港口企业就纷纷通过上市的方式筹措资金。这一时期有大连港股份、南京港股份、日照港股份分别上市。另外,上港集团在这一期间实施了换股整体上市。

深赤湾——中国最早上市的港口企业

深赤湾是中国上市最早的港口企业,早在1993年中国证券市场开通不久,深圳赤湾港航股份有限公司就设立并发行了A 股和B 股。招商局国际的前身“海虹集团”虽然早在1992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但当初的业务是油漆制造,因此不算是最早上市的中国港口企业。深赤湾上市之初,业务以散杂货装卸为主,集装箱装卸业务很少。自2001年以后,深赤湾的集装箱装卸业务(按重量)超过了散杂货业务,而随着2006年深赤湾港区的集装箱岸线资源基本开发完毕,深赤湾集装箱装卸业务(按重量)占全部业务比重已达到90%左右。

表1 中国港口企业上市现状

上港集团于2006年整体上市

2000~2005年是上海港陆续建设外高桥二期、三期、四期、五期集装箱码头的时期,上港集箱在2000年的上市融资为上海港外高桥港区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2006年,上港集团通过对上港集箱换股,实现了上港集团港口业务的整体上市。这是中国港口企业上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上港集团的整体上市正式确立了,无论在港口业务规模还是利润规模上,上港集团都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企业。

大部分中国港口资产已于2010年实现上市

在上港集团整体上市后不久,天津港集团也开始实施港口业务资产整体上市,天津港集团计划整体注入天津港上市公司的港口装卸业务资产,该事项已于2008年完成。此外,宁波港也不甘落后,作为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二的港口,宁波港已于2010年完成上市。至此,中国沿海的各主要港口都已经基本完成了公开上市。

3.中国港口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2013年中国港口企业经营状况较上年度有明显改善,尽管融资等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但企业盈利能力已稳步提升。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SISI)发布的《中国航运市场景气指数》统计,2013年港口企业景气指数全年平均为106.42点,港口企业信心指数全年均值也达到了112.53点,较上年分别上升1.50和18.64点,企业经营信心明显增强。

中国港口企业经营状况全面好转

2013年,中国港口企业经营状况呈逐步好转趋势。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从2013年一季度的98.28点稳步升至年末的115.42点。其中,港口吞吐量的扩张与泊位利用率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有效提振了港口企业的经营信心,2013年港口企业信心指数大幅上升,并曾一度触及134.02点高位。中国港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已逐渐走出困局。

中国港口企业经营环境迎来新变化

尽管当前中国港口企业在运营成本和企业融资等方面都处于弱势,而面对P3等大型航运联盟时又缺乏一定的议价能力,综合竞争力尚不强,但港口投资已趋于理性,供需矛盾正得到逐步缓和,加之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区等一批政策优惠与制度创新的改革“红利”将使港口业率先受益,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口岸环境对于中国港口而言,可谓“如虎添翼”。

中国港口定价机制有待突破

港口定价作为中国港口经营体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港口内部各种资源使用与分配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关乎港口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中国港口收费多受政府规制,已不适应于当前市场的发展。2013年中国港口企业经营指标中收费价格指数为93.33点,与运营成本一起成为仅有的两个处于不景气区间的指标。

中国港口企业经营业绩差异化明显

通过对2013年中国上市码头公司业绩的比较可以看到,大部分企业都维持了利润的平稳增长,尤其是唐山、大连等快速崛起的港口利润增幅均在三成以上,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而上港集团、深圳赤湾、厦门港务等传统港口也保持了平稳的增长。然而16家港口企业虽均能保持盈利,仅两家利润出现萎缩,但高位运行和低位徘徊两极分化较为明显,整体平均4.6%的利润增幅也略低于吞吐量增速(表2)。

表2 2013年度中国上市码头净利润变化

4.港口上市公司资产整合成趋势

近两年,我国港口业发展速度放缓,已经由高速增长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港口群内的港口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之下,港口上市公司急需通过外延式扩张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港口资产整合将成为港口上市公司实现外延式扩张的重要途径,也是港口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绝大多数港口上市公司相对所在港口规模较小,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可以更快地实现外延式扩张,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将上市公司做大做强。

整体上市无疑将给港口上市公司带来丰厚的利益。自2006年上港集团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上港集箱从而实现整体上市后,业绩出现明显增长。2006年上港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8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59%;实现净利润29.63亿元,同比增长18.33%。上港集团整体上市的示范效应,也带动了其他港口类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积极性。天津港集团已明确将以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资本市场融资平台,逐步向股份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实现整体上市。营口港集团也将在近年内通过资本市场再次融资使营口港的主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全部进入股份公司,从而实现资产整合,达到集团整体上市的目的。

如今港口规划布局所倡导的资源整合为港口类公司的整体上市带来了很大的契机,预计近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港口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整体上市。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猜你喜欢

港口企业上市分析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12.99万元起售,UNI-V 2.0T正式上市,UNI-V iDD全球首秀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港口企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跨境融资途径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港口物流供应链应急管理分析
5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