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型杂交稻组合内香8518 性状及栽培技术探讨

2014-04-13林洁郑汉藩肖文强周湘平张志群

园艺与种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汕头市再生稻香型

林洁,郑汉藩,肖文强,周湘平,张志群

(1广东省汕头市农村能源与土壤肥料站,广东汕头 515000;2.广东省汕头市种子站,广东汕头 515000;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种子站,广东汕头 515000)

香型杂交稻组合内香8518 性状及栽培技术探讨

林洁1,郑汉藩2,肖文强2,周湘平3,张志群1

(1广东省汕头市农村能源与土壤肥料站,广东汕头 515000;2.广东省汕头市种子站,广东汕头 515000;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种子站,广东汕头 515000)

[目的]以国家、省、市农业部主持的一系列试验示范结果为依据,分析和评价了香型三系杂交稻组合内香8518的性状表现,肯定其推广价值。同时,根据当地的栽培实践,总结出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内香 851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由四川省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公司育成的香型三系感温型杂交稻组合“内香8518”(内香/内恢95-18),于2006年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同年,也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汕头市种子站多年来对该组合开展试验、表证示范。由于其农艺性状、丰产性能、米质等表现较好,优点大于缺点,所以得到农业部门的好评,更得到了“优质为先、产量兼顾”为理念的广大农户的青睐。截至2014年早造,汕头市累计推广应用该组合面积接近10 000 hm2。笔者对其性状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该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借鉴。

1 香型杂交稻组合内香8518产量表现

该组合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004年9 063.0 kg/hm2,2005年8 869.95 kg/hm2,依序比对照汕优63增产5.37%和6.45%,均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产量8 328.30 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97%。

在广东省2004、2005年早造区试中,该组合产量分别是7 725.00和5 796.00 kg/hm2(当造普遍低产),前者比培杂双七(CK)增产4.56%,后者比优优128(CK)增产6.04%,但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

在汕头市历年来杂交稻示范片中,该组合产量为6 750.00~8 640.00 kg/hm2(或因年际、造别的气候差异使产量波动大),如2010年早造6 750.00 kg/hm2略低于其他组合;2013年早造8535.00kg/hm2居试验组8个组合第3位;2014年8 640.00 kg/hm2(市农业局专家组验收),列于同片6个组合的第2位,比对照天优998增产720.00 kg/hm2,增产率达9.1%。

2 香型杂交稻组合内香8518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内香8518属于感温型组合,可以早晚造兼用。汕头市早造全生育期140~145 d,晚造115~120 d。

2.2 农艺性状

该组合株型中集,分蘖力和抗倒力中弱,植株较高大,剑叶稍宽、长,偏披。汕头市表证示范,其株高100~115 cm,穗长25~26 cm,着粒偏疏,粒重较大(图1)。穗数在225万穗/hm2左右,每穗总粒180~185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30~31 g。

图1 香型杂交稻组合内香8518

2.3 米质状况

国家品种审定资料:该组合中稻米质达国标优质3级。广东省品种审定资料:该组合早造米质鉴定未达国标优质标准,整精米率31%,垩白率27%,垩白度6.8%,直链淀粉13%,胶稠度82 mm,比宽比3.0。现实生活中,广东省汕头市农户认为该组合稻米偏软,略带香味,做成米饭柔软可口,当属优质品种。

2.4 抗性表现

据广东省品种审定资料:该组合接种鉴定为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4.7%,对中C群、中B群的抗频分别为95.63%和92.19%;中感白叶枯病,对C4菌群、C5菌群均表现中感。

3 香型杂交稻组合内香8518栽培技术要点

3.1 合理安排播插期

广东省汕头市的育秧方式:早造“薄膜覆盖”;晚造“露地育秧”。该组合播种移栽与熟期安排如下:早造2月15~20日播种,清明前后移栽,6月上旬抽穗,7月中旬成熟。晚造7月20日前后播种,8月10~12日移栽,10月上旬抽穗,11月中旬成熟。

3.2 培育适龄壮秧

培育适龄壮秧方法:①做好浸种催芽工作;②高质量办好秧田;③施足基肥;④加强秧苗田间管理。育成早造秧龄期40~45 d,叶龄7.0~7.5片;晚造秧龄20~25 d,叶龄6.0~7.0片,普遍带蘖,2蘖秧比例高,叶色青翠,假茎粗壮,不带病虫害的适龄壮秧。

3.3 本田管理技术运筹

3.3.1 插足基本苗。本田要合理密植,用“单本秧”移栽的,宜按株行距为20 cm×24 cm的规格。每公顷面积21万,每棵4~5心苗,总量基本苗数90万~105万/hm2的要求。

3.3.2 肥料的施用。基肥方面:办田前,施土杂肥15 000 kg/hm2或腐熟人畜粪3 000 kg/hm2。插秧前施过磷酸钙375 kg/hm2,碳酸氢铵300 kg/hm2作为面层肥。

追肥方面:要遵循前重、中轻、后补的原则。前期于插秧后4~5 d施尿素90~105 kg/hm2(拌除草剂);10~12 d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20~25 d“看禾、看田、看天”轻施一次全田平衡肥,大致为复合肥105~120 kg/hm2。中期主要幼穗分化二期轻施一次“壮胎肥”。早造后期通常可以忽略施氮肥,晚造一般要施壮穗肥。全期施肥总量为:施纯氮(N)180~195 kg/hm2,纯钾(K2O)75~90 kg/hm2,纯磷(P2O5)150~180 kg/hm2。

3.3.3 水分管理。本田的水分管理按“浅水插秧、薄水分蘖、够苗露田、高峰苗期轻度晒田、足水扬花、干湿交替至熟”的原则进行操作。同时,应注意后期莫过早断水。

3.3.4 有害生物与病虫防治。经常进行田间观察,以便明了有害生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早落实毒鼠、杀螺、除草、防止鸟害的措施。做好早造稻瘟病、纹枯病,晚造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以及共性害虫稻纵卷叶虫、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具体的防治时间和药物配方以当地农业系统植保部门的指导意见为准。

[1]蔡宝旺,谢新旺,张德顺,等.直播-再生稻栽培试验及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1(3):23-26.

[2]曹旦,戴伟民,强胜,等.栽培措施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生长的影响[J].杂草科学,2011(3):14-21,29.

[3]敖和军,邹应斌,王淑红,等.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研究Ⅲ.不同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7):169-173.

[4]梁芳,黄群策,向茂成.普通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杂交的可交配性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9-81.

[5]王黎明,李战胜,高旭华,等.杂草稻、栽培稻及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3):275-280.

[6]董正伟,柳哲胜,王德彬,等.利用栽培稻C_0 t-1DNA和基因组DNA比较分析斑点野生稻和短药野生稻基因组[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3):343-346.

[7]秦学毅,李容柏,韦素美,等.普通野生稻抗褐稻虱基因导入栽培稻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2(2):57-59.

[8]张良佑,萧整玉,吴洪基,等.野生稻与栽培稻的杂种后代对褐稻虱的抗性机制初探[J].植物保护学报,1998(4):321-324.

[9]罗太海,周勇.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37-38.

[10]黄华彬.超级稻两优616在德化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31.

[11]陈吉堂,郑国金.杂交水稻Ⅱ优航2号中稻加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3(9):104.

[12]布哈丽且木,王奉斌,袁杰,等.特种优质稻品种新稻3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3(5):103-104.

[13]宋天庆,赵慧珠.云南高海拔粳糯稻新品种凤稻2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3(5):106-107.

[14]吴云艳,马殿荣,李金英,等.完全控制条件下杂草稻与栽培稻的营养竞争[J].西南农业学报,2013(6):2312-2315.

[15]吴振新.两优培九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3(6):55-56.

[16]王记安,高长清,谢春甫,等.Y两优2号在孝感作再生稻栽培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4(4):33-35.

[17]郑小苹.杂交稻新品种广优3186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4(2):45-47.

(责任编辑张杨林)

Characters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Favor Hybrid Combination Neixiang 8518

LIN Jieet al.(Shantou Rural Energy and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Shantou, Guangdong 515000)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series of pilot demonstration which were charired by national,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the characters of favor hybrid combination Neixiang 8518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and the promotional value of this variety was confirmed.At the same time,according to the local cultural practices,the high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his combination were summarized.

Hybrid rice;8518 within the incense;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

S511

A

2095-0896(2014)11-032-02

林洁(1982-),女,广东汕头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技能源与土壤肥料推广工作。

2014-08-19

猜你喜欢

汕头市再生稻香型
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本期卷首
中国白酒香型概念的提出及演化发展
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
汕头市明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呕心沥血20年:追记汕头市潮阳区关工委主任陈世英
广东凤凰单丛三种香型乌龙茶的理化与香气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