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析
2014-04-13李明桃
李明桃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上海 201702)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析
李明桃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上海 201702)
从介绍棉花黄萎病主要症状出发,分析了棉花黄萎病发病规律,并从保护无病区、选育抗病品种及进行种子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棉花黄萎病防治技术。
棉花;黄萎病;防治技术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也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地主要产棉区。棉花发生黄萎病后,虽不如发生枯萎病后枯死严重,但所致的损失量也很大。由于蕾铃严重脱落,病株较健株一般减产40%~60%,纤维品质下降。已成为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最普遍、损失最严重的病害,是我国棉花生产持续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而在此基础上,笔者着重介绍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旨在为棉花生产提供借鉴。
1 棉花黄萎病主要症状
黄萎病一般在现蕾后才开始发生,开花结铃期达高峰。其症状可分普通型和落叶型2种。
1.1 普通型
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期)棉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图1),后逐渐向上部发展,病叶边缘向上卷曲,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病斑,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呈西瓜皮状花斑,重病株叶片枯焦,脱落仅剩顶部少数小叶,蕾铃稀少,棉铃提前开裂,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细小新枝。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开花结铃期,有时在灌水或中等以上降雨之后在病株叶片主脉间产生水渍状褪绿斑块,较快变成黄褐色枯斑或青枯,并表现出急性失水萎蔫型症状,但植株上枯死叶、蕾多悬挂并不很快脱落。
1.2 落叶型
这种类型症状曾在上海地区1981—1990年均发生过,危害十分严重。其主要特点是由病株顶叶向下卷曲褪绿,叶片突然萎垂,呈水渍状,随即脱落成光秆,表现出急性萎蔫落叶症状。叶、蕾甚至小铃在几天内全部落光或即将落光,后植株逐渐枯死,对产量影响很大(图2)。
2 棉花黄萎病病原物
棉花黄萎病病原有大丽花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Kleb.和黑白轮枝菌V.albo-atrum Reink etBerthold 2种,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我国主要是前者。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体白色,分生孢子梗直立,呈轮状分枝,轮枝顶端或顶枝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圆形,单孢,无色,孢壁增厚形成黑褐色的厚垣孢子,许多厚壁细胞结合成近球形微菌核(图3)。该菌核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上致病力有差异。
黄萎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的最适宜环境温度为25~28℃,在田间温度适宜(6月至9月上旬),雨水多且均匀,月降雨量大于100 mm,雨日在12~14 d,相对湿度80%以上发病重。
3 棉花黄萎病发病规律
3.1 传播途径
棉花黄萎病传播途径包括初侵染、传播、侵入与发病及再次侵染几个环节。
3.1.1 初侵染。病菌主要在土壤、病残组织及带菌的棉籽、棉籽壳和未腐熟的土杂肥中越冬。另外,由于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茄科、葫芦科及豆科等240种以上植物),田间作物也是重要的初侵染来源。棉籽带菌率很低,却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黄萎病病菌所产生的微菌核待病残体分解后,便释放到土壤中,对不良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病残体和土壤中的微菌核是主要的侵染来源。在病残体未腐烂完以前,菌丝一直可在病残组织内存活并产生微菌核,在病残体分解后,部分微菌核仍能存活8~10年。遇到适宜环境便可萌发侵染寄主。
图3 棉花黄萎病病原
3.1.2 传播、侵入与发病。棉花黄萎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与枯萎病基本相同。在适宜条件下,黄萎病的微菌核或分生孢子萌发的菌丝可直接由棉花根系的根毛或伤口处侵入,穿过表皮细胞,在皮下组织内生长,进入木质部导管,在导管内繁殖,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植物营养输送到植株的各个部分。由于菌丝及分生孢子大量地繁殖,并刺激邻近的薄壁细胞产生胶状物质等堵塞导管,病原菌还可产生毒素,使植株萎蔫枯死。
3.1.3 再次侵染。黄萎病病菌主要以初侵染危害,再次侵染作用不大。
3.2 发病条件
上海地区棉花黄萎病主要发病盛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一般蕾期零星发生,花期进入发病高峰。连作棉田、施用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及缺少磷、钾肥的棉田易发病,大水漫灌常造成棉区面积扩大。
4 棉花黄萎病防治技术
棉花黄萎病具有极顽强的生存(命)力,被列为农业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且传播途径较多,棉株发病后难以根治和消灭。因此,首先应做好预防工作,严防病害的传入;其次要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方法,有效控制病害侵染与蔓延。
4.1 保护无病区
棉花生产过程中,黄萎病的病菌在种子调运、生产工具使用过程中均可能传染,因此,保护棉花生产中的无病区极为重要。棉花黄萎病建立无病留种田和保种基地,调运种子时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严禁从病区调入种子(尤其是禁止落叶型病区随种子传入无病区)、棉籽饼及棉籽壳。
4.2 选育抗病品种
因为棉花黄萎病病菌传播途径较多,棉花发生黄萎病的几率较高,而选择抗病品种是规避真菌类病害的最佳途径。利用品种内个体间的抗病差异性,选育抗病品种,不仅能够降低黄萎病危害影响,而且能够减少药剂防治投入,抗黄萎病棉花品种主要包括如沪棉204等。种植抗(耐)病品种是目前预防棉花黄萎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
4.3 种子处理
4.3.1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或者晒种,以高温或者太阳辐射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一些病菌,降低病菌基数,降低棉花黄萎病发生可能性。种子处理方法是每年开春后(2月下旬至3月)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晒种2~3次,以直接利用太阳辐射光杀死种子上的线虫等病原物。
4.3.2 用“402”药液温汤浸种。温汤浸种过程中加上一些药剂能够更好地杀灭病菌。“402”药液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将水温调节至65℃左右,按200 kg热水加入80%“402”抗菌剂100 g配制药液。每200 kg药液倒入经硫酸脱绒的棉种70~80 kg,搅拌2~3次,药液温度保持在55~65℃,闷浸0.5 h后捞出,可直接播种或晾干后备用。在使用药剂浸种以前,应先做好种子发芽试验,以防止产生药害,影响发芽率。
4.4 加强田间管理
4.4.1 选择无病区田块作苗床。农业防治措施是棉花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首先是要选择无病区作为苗床,防止棉花幼苗染病。移栽棉花时,不可以将病土作为营养钵及盖籽泥。同时,青菜、大白菜等蔬菜作物也不要在发生黄萎病、枯萎病的田块上育苗,防止移栽时带病土而传播。
4.4.2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也能有效降低田间病菌基数,通过合理轮作,减少病菌寄主,破坏其生存传播环境。尤其是重病田应实行轮作换茬,南方可水旱轮作2~3年,其中与水稻田轮作(可施当增施钾肥,用量225 kg/hm2)2年以上是预防棉花黄萎病发生的较好方法,因为黄萎病菌的厚垣孢子、微菌核可在无氧窒息的环境条件下被迅速杀灭。北方可与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轮作3~4年。
4.4.3 土壤消毒。田间发生少量零星病株时,可在拔除病株后,用棉隆可湿性粉剂或多菌剂可有效杀灭病菌。每平方米40 cm深的病土可以选用50%棉隆可湿性粉剂135 g,加水45 kg进行浇灌,或用50%多菌剂可湿性粉130 g,加水50 kg进行浇灌。
4.5 药剂防治
当棉花黄萎病已经发生,并且采用农业防治方法及物理防治方法无法有效防治其危害的情况下,即需要采用安全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药剂防治可以采用多菌灵、适乐时等安全有效的药剂,并且根据说明书,使用科学的计量,既达到有效防治黄萎病的目的,又不影响环境,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适乐时悬浮剂1 000倍液在病株周围2 m2范围内进行浇蔸,每株130 g,间隔5~6 d施药液1次,连续浇灌2~3次。
5 结语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也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棉花发生黄萎病后,虽不如发生枯萎病枯死严重,但所致损失量却很大(上海郊区棉田1974年发现黄萎病后,后于1987年棉田中又发现在同一棉株上出现既有黄萎病,又有枯萎病混生病田的现象)。由于蕾铃严重脱落,病株较健株一般减产40%~60%,并且纤维品质下降,是制约棉花生产持续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上海地区棉花黄萎病主要发病盛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蕾铃期。由于棉花黄萎病菌的传播途径较多,棉株一旦发病后难以根除和消灭。因此,首先应做好预防工作,严防病害传入,尤其是建立无病区的留种田和保种基地的预防措施体系,在调运种子时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严禁从病区调入(尤其是禁止落叶型病区随种子传入无病区)、棉籽饼和棉籽壳。其次要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有效控制病害的侵染和蔓延,力争使棉花皮棉产量的损失(减产)降到最低点。
[1]刘姮,李银姣,邓汉斌.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J].湖北植保,2011(6):25-29.
[2]蒋建科范建.我国有望攻克棉花“癌症”[N].人民日报,2006-08-30(006).
[3]李洪连,袁红霞,王烨,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关系研究──Ⅰ.根际微生物数量与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的关系[J].植物病理学报,1998(4):341-345.
[4]关于棉花枯、黄萎病检疫和防治措施意见——全国棉花枯、黄萎病学术会议资料[J].植物保护,1966(1):22-23.
[5]刘琳琳,张文文,周易,等.棉花与番茄抗棉花黄萎病不依赖于Ve1 [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8):803-814.
[6]张小龙,张艳刚,李虎群.地膜覆盖对棉花枯、黄萎病及棉花产量的影响[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6-28.
[7]沙红,高燕,李雪源.棉花自毒物质对幼苗生理作用和棉花枯、黄萎病菌丝生长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2(1):30-33.
[8]王涛,王占利,李术娜,等.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DS45-2菌株在土壤和棉花根内的定殖[J].棉花学报,2010(2):169-174.
[9]郝俊杰,马奇祥,刘焕民,等.嫁接棉花对棉花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0(19):3974-3980.
[10]马平,李社增,HUANG H C,等.利用棉花体内非致病镰刀菌防治棉花黄萎病[J].中国生物防治,2001(2):71-74.
[11]房卫平,王家典,孙玉堂,等.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与高抗黄萎病新种质豫2067[J].河南农业科学,1998(1):8-10.
[12]傅正擎,夏正俊,吴蔼民,等.内生菌对棉花黄萎病病菌及毒素的抑制作用和对棉花的促生作用[J].植物病理学报,1999(4):374-375.
[13]李文占.种植棉花抗病品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J].植物检疫,1994(5):305-306.
[14]ERWIN D C,TSAI S D,KHAN R A,等.生长延缓剂对棉花黄萎病的控制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J].农药译丛,1982(2):29-34.
[16]马元.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效果试验[J].农村科技,2014(7):42-43.
[17]张书玲,王省芬,张艳,等.棉花黄萎病“培养基定量接种鉴定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6):12-15.
[18]26载剑指世界难题棉花抗黄萎病研究终居国际领先地位[J].中国乡镇企业,2013(10):49.
[19]棉花黄萎病生态学和遗传学研究及防治技术创新[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4(2):53.
[20]张冬冬,姜军坡,朱宝成.棉花黄萎病生防芽孢杆菌Z-5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棉花学报,2014(1):10-17.
[21]林玲,张昕,邓晟.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2014(3):260-267.
[22]李丹,吐尔迪·吐尼亚孜,王丽丽,等.棉花抗黄萎病性与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关系[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4(2):131-136.
[23]宋锦花,彭汉艮,冷苏凤.江苏省棉花新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4(6):135-138.
(责任编辑 张杨林)
LI Ming-tao(Qingpu District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Xujing Town in Shanghai City, Shanghai 201702)
Starting from introducing the main symptoms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the occurrence regulation was analyzed.Moreover,the control techniques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including protecting disease-free regional,breeding resistant varieties,seed treatment and other aspects.
Cotton;Verticillium wilt;Control techniques
S431
A
2095-0896(2014)09-052-04 Discuss
李明桃(1950-),男,上海人,农艺师,从事农作物种子引进与推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2014-08-22
ion on Occurrenc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