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李天佑
2014-04-12叶介甫
提起三十八军,很多人会想起“万岁军”,想起梁兴初。三十八军首任军长李天佑,同样是一位勇猛过人、睿智儒雅的战将,许多历史烟云都与他联系在一起:百色起义的腥风血雨中,有他的身影;平型关战役的滚滚硝烟中,有他的怒容;四战四平的风起云涌中,有他的手令……
邓小平夸他不简单
1914年1月8日,李天佑出生在广西临桂县六塘圩高陂寨的一个贫农家庭。家境的贫寒,使李天佑在小小年纪便产生了离家出走找出路的念头。1928年初,广西国民党军李明瑞第七师独立团在桂林扩军。年仅14岁的李天佑跟着同乡一块儿报名参军。1929年10月,李明瑞起兵反蒋失败后,李天佑果断地投向共产党。
1930年12月11日,张云逸、邓小平等共产党人领导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2800人,在百色广场举行了红七军成立和誓师大会,史称“百色起义”。当天,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任命李天佑为红七军特务连副连长。
1931年2月上旬,桂系嫡系师师长李琪受命率4000多兵力向红七军发起进攻并攻占了隆安城西制高点猴子翻筋斗岭,给红七军造成致命的威胁。张云逸急了,他狠狠地摘下帽子,回头看见特务连副连长李天佑,立即命令道:“你带特务连把制高点给我夺回来!”
“跟我来!”李天佑率领特务连一路猛打猛冲,他虽然左脚被打穿,但他带领特务连成功掩护部队脱离险境。
2月13日,邓小平到野战医院看望伤员。当他来到李天佑床前,回头对院长说:“你知道吗?他叫李天佑。百色起义前,熊镐就是他用枪顶死的。这个‘小老虎’连长打仗勇敢。在隆安战斗中,他带特务连把敌人消灭了不少,部队才顺利离开隆安!”说到这里,邓小平拍了拍李天佑的肩膀,说:“不简单哪!你打仗很勇敢!好好养伤,努力提高自己。我相信,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的红军指挥员!”
彭德怀夸他指挥打仗有本事
1933年7月17日,时任红七军第十三团团长的李天佑奉命率团截击武器装备精良且最有战斗力的国民党部队十九路军第366团。他和政委毛贲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指挥部队迎着国民党军前进。
天未亮,他们在芹山同国民党军遭遇。在双方从南北两坡抢占芹山主峰时,李天佑响亮提出“两强相遇勇者胜”的口号鼓舞部队斗志。在他指挥下,全团指战员踩着满山荆棘,穿越一人多高的草丛奋勇向前,终于比国民党军早几分钟攀上主峰,抢占了有利地形。接着,他们居高临下,反复冲杀,同国民党军展开肉搏战。
经过激烈战斗,国民党军大部举手投降,少数溃逃。李天佑指挥部队乘胜追杀数十里,终于将国民党号称“铁军”的第366团全部消灭,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品,创造了红军l个团在运动中歼灭国民党军l个主力团的辉煌战绩。
战斗结束后,彭德怀高兴地拍着李天佑肩膀说:“小鬼,别看你年纪轻轻的,指挥打仗可真有本事!”第十三团受到东方军嘉奖,并被授予“英雄模范团”光荣称号。
打赢八路军出师抗战第一仗
平型关战斗时,李天佑担任主攻团六八六团的团长。战役布置会上聂荣臻强调:“八路军出师抗战第一仗必须打胜!打败或者打成平手都不行,中共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在盼望八路军第一个捷报。”
1937年9月25日上午7时许,满载着日军辎重部队和军用物资的300余辆汽车、马车,开始向平型关开进。日军自侵华以来,很少遇到强有力的抵抗,他们气势汹汹,疏于防备。李天佑和指战员们看着日军得意忘形的样子,气得直咬牙。
由于道路泥泞,日军几十辆汽车在辛庄至老爷庙之间停了下来。西进的日军继续向前拥,人、马、车、炮挤成一团,李天佑一看正是开火的好机会,于是下达了“攻击开始,狠狠地打”的命令。霎时,枪炮声大作。日军汽车中弹着火,堵塞了西进的去路,拥挤在公路上乱作一团。李天佑指挥部队迅速冲下公路,把日军切成几段,一口一口把他们“吃掉”。
当李天佑和杨勇发现日军正打算向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撤退时,便命令第三营:“要不惜牺牲冲过公路,抢占老爷庙,居高临下,把敌人消灭在山沟里。”第三营营长邓克明、教导员刘西元率领全营,冒着6架日机扫射,一鼓作气冲上公路,同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拼杀半小时,日军士兵支持不住,纷纷躲到汽车底下。我军喊话他们听不懂,至死不肯投降,除以小股兵力去抢占老爷庙外,大部分仍挤在公路上顽抗。第三营不顾伤亡,终于冲过公路,直奔老爷庙。
这时,第一一五师部队两面居高临下,打得山沟里的日军无处躲藏。日军指挥官为夺取老爷庙制高点,反复强令其士兵以几十人、百余人、几百人反复冲锋,但均被抢先占领老爷庙阵地的第三营打了下去。
13时,当日军调集兵力再次向山上攻击时,我军第六八七团攻上来了。不久,李天佑发现日军首尾已乱,便命令部队加强火力反击。日军顶不住夹击,除少数通过国民党军阵地逃窜外,大部被第一一五师部队歼灭。5公里长的山沟里,到处躺着血肉模糊的日军尸体,战马、汽车、火炮等狼藉满地。
血战四平
1947年4月,李天佑调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攻打四平。此前,四平已打过两次。
现在李天佑担任前线总指挥,指挥三战四平。6月8日,李天佑便指挥部队包围了四平。6月11日攻城开始。经过10天激战,攻占四平街西半部,歼敌6000多人。这时,国民党军从沈阳等地抽调了10个师增援四平。6月25日,国民党增援部队逼近四平,为了保存力量,林彪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这一撤,
给坚守四平的国民党军第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留了一命。
三战四平失利,林彪作了自我批评,李天佑也主动检讨,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1948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已改称东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集中了第一纵队、第三纵队和第七纵队三大主力攻打四平,史称“四战四平”。
这一战,攻城总指挥仍由李天佑担任。李天佑吸取三战四平时呆板的战术教训,采取多点突破,命令第一纵队为主攻部队,从西北和正北两个方向突击;第三纵队和第七纵队为助攻部队,从西南、东南、东北三个方向突击。3月12日7时30分,总攻时刻到了。随着解放军炮火的急袭,战斗按计划进行着。7时50分,李天佑下令攻击。随即,5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开始了,各个方向的突击队勇猛地向四平城内冲去……
四战四平,一共用了23个小时就取得了胜利。
“回敬他们几百发炮弹”
1948年11月1日,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李天佑成了第三十八军首任军长。1949 年1月,在平津战役中,李天佑担任解放天津西线指挥员,指挥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受领任务后,李天佑来到离国民党军前沿工事只有1000多米的地方侦察敌情。刚潜入李家坟,敌人发现了,枪弹便“嗖嗖”飞射过来,掀起的泥土和雪浆溅了李天佑一身。李天佑摸了一把脸上的泥浆,继续往前走。警卫员急了,一把拉住李天佑:“军长!太危险了,回去吧!”李天佑说:“再往前一点,看得清楚些!”
14日,当时针指向10时整,指挥部里的李天佑跟梁必业交换了一下眼色,转身告诉作战参谋:“开始吧!”刹那间,炮弹呼啸而去。正打着,一发炮弹却掉落在距三十八军指挥部十步远的地方。原来,国民党军发现三十八军的坦克出动了,拼命想摧毁它们,炮弹铺天盖地。摸清了情况,李天佑命令炮兵向纵深阵地开炮:“回敬他们几百发炮弹,谢谢他们的照顾!”战斗打到次日15时,东西两路大军会师金汤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活捉守军将领陈长捷。
西沙之战 果断决议
1957年11月,李天佑出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李天佑主持广州军区全面工作不久,一份紧急战情通报放到了他的桌案上:“某国当局派军队侵占我国金银岛!”
金银岛是我国神圣领土西沙群岛的组成部分。李天佑收到情况后,拍案而起:“岂有此理!金银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岂能让人随意侵占!”李天佑立即召集党委成员开会,研究金银岛事件。
多数党委成员表示:“金银岛是我们南海西沙群岛的一个岛屿,早在汉唐时代,中国人就在这一带海域从事航行和捕捞活动。金银岛是中国历代政府管辖之内的地域,某国简直欺人太甚。”但也有人担心:“那一带海域气候条件不好,又无渔民定居,而且解放后政府也从未派兵驻守,是不是等等再说?”李天佑说:“事关祖国领土完整,消极等待怎么行?我看,必须马上派部队协同武装民兵,迅速开赴岛上驻守!”
最后,李天佑要求党委成员表决,形成决议:以民兵的名义迅速开赴西沙群岛各岛屿驻守,并将意见报告中央。周恩来接到李天佑签发的广州军区的电报,立即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坚定地说:“ 南海千里海防的安全必须确保和加强,决不能让任何人侵占。”
中央迅速批准了广州军区的意见,武装民兵立即开赴西沙群岛各岛屿。这是一次果敢坚决的行动,从此,西沙群岛的上空飘扬起五星红旗。
将帅晚年
在文化大革命中,尽管李天佑竭尽全力地做工作,但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中,他的一些良好愿望往往不能实现;迫于形势和压力,他也曾违心地说过一些话。为此,他时常忧心忡忡,曾写诗表达当时悲愤郁闷的心境。
革命征战四十年,
从未自己解疆鞍;
霹雳乌云遮华夏,
难以理解难扭转;
桩桩信息报惊险,
愈感艰难志愈坚;
虽思病情日渐重,
决以文诗慰自勉。
1970 年9月,已陷于病危中的他多次叮嘱医务人员不要再给他用贵重的药,不要浪费国家资财。9月27日,李天佑在北京逝世,年仅56岁。
1994年1月8日,在李天佑诞辰8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上将题词“一生忠贞,矢志不渝,英勇善战,我军楷模。”时任国防部部长的迟浩田上将题词“一代名将。”
责任编辑:安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