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松毛虫越冬自然死亡率与环境条件关系分析
2014-04-12商胜才马汉权
商胜才,马汉权
(1.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 阜新123100;2.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乡林果站,辽宁 阜新123100)
阜新地区分布的松毛虫均以幼虫地下越冬,主要越冬地点一般位于林地树木根际周围的枯枝落叶层下面、能移动的石块下面、有覆盖的根际裂缝等处。
松毛虫越冬自然死亡率的指标变动是衡量翌春松毛虫上树危害程度的依据,更是进行虫害虫灾监测监报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此,我们对阜新地区油松林下松毛虫越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有效防治松毛虫提供参考和依据。
据观察,阜新地区松毛虫于10月中旬(13—15日)开始下树越冬,到10月底结束。据在2002—2004年调查,松毛虫自然越冬死亡率由于营养积累和越冬场所的差异,其抗寒性和死亡率也有不同,变动范围在7.1% ~23.2% ,平均值为14.3% 。由于2004年10月末及11月初,松毛虫刚进入越冬期,温度变化较大,加之雨、雪影响,导致大量松毛虫死亡,平均死亡率高达85.4% 。
1 研究区域概况
调查地点位于察哈尔山,主要位于周家店林场后山及沙拉镇北五村北山,最高峰海拔554.5 m,周家店林场国有林主要分布在此地区,也是全县油松人工林主要分布地区,面积达到2 000~3 333 hm2,林分主要以油松纯林为主,林种结构单一,是全县松毛虫主要防治和发生地区。
2 研究方法
2.1 收集气象资料,结合实际调查,研究分析冬季降(水)雪量对松毛虫越冬自然死亡率的影响。
2.2 在周家店林场辖区内的部分油松林分内开展松毛虫死亡率调查。共设立5个调查地块,每个地块设置5~10个样点,每个样点面积0.3~0.6 hm2,记录整个林分树高、密度、郁闭度等情况,具体记录越冬场所、虫口密度、死亡率等数据。
2.3 在冬季,扒开地表枯枝落叶及石块等覆盖物,使松毛虫幼虫暴露于野外,观察松毛虫抗寒性。
3 结果与分析
3.1温度及降(水)雪量对松毛虫越冬自然死亡率的影响
松毛虫属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变冷,松毛虫逐步进入休眠状态[1]。在正常年份,11月上旬以后,温度虽有变动,但变动幅度不大。据2003年统计,10月末—11月上旬,气温处于4.3~12.3℃范围内(表1),温度变化不大;但2004年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气温处于-0.6~11.8℃范围内,最低气温发生变化(表2),2004年10月末—11月上旬,最低气温值达6.8℃,而到11月2日又突然降到-2.6℃,几日之间,温差达9.4℃之多,变动幅度较大,比常年温差高1倍多,降雨(雪)次数和降雨(雪)量也明显增加。
表1 阜新地区2003年10月中、末旬及11月初平均气温值
表2 阜新地区2004年10月中、末旬及11月初最低气温值
松毛虫刚进入初期休眠阶段,适应不了气温突变而造成大量死亡(表3),松毛虫平均死亡率高达85.4% ,比正常年份显著高出很多,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松毛虫越冬死亡率是2003年的5.97倍(表4)。观察发现,枯枝落叶下、根际裂缝处等部分越冬场所湿度过大,也是导致松毛虫死亡原因之一,大量死亡松毛虫为霉菌所寄生,呈霉烂状。
表3 周家店林场油松林分内越冬松毛虫自然死亡率调查
表4 10月下旬—11月上旬降(雨)雪次数和松毛虫越冬自然死亡率调查
3.2不同坡向、不同植被覆盖对松毛虫越冬自然死亡率的影响
现场实地调查,不同坡向、不同植被下松毛虫自然死亡率也有不同(表5)。调查显示:地被覆盖物少的地块,松毛虫自然死亡率高于地被覆盖物多的地块;阴坡松毛虫自然死亡率高于阳坡,阴坡死亡率是阳坡的1.2倍。由此可知,坡向不同是影响死亡率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2]。
表5 不同坡向松毛虫越冬虫自然死亡率调查
3.3越冬松毛虫抗寒试验结果
2002年,对松毛虫越冬幼虫进行抗寒试验。方法:扒开越冬幼虫的覆盖物,使越冬幼虫裸露,这可促使一部分越冬幼虫死亡(表6)。
表6 越冬松毛虫幼虫抗寒试验
从试验结果看,覆盖物扒开越早,松毛虫死亡率越高,但覆盖物扒开程度不同,死亡率明显不同,松毛虫幼虫越冬死亡率在31.3% ~39.7% 之间,完全暴露地块的松毛虫幼虫越冬死亡率是44.9% ,明显高于有覆盖物地块。
4 结论
松毛虫越冬自然死亡率是衡量翌春松毛虫上树危害程度的依据,更是进行虫害虫灾监测监报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营养积累和越冬场所的差异,其抗寒性和死亡率也有不同,据2002—2004年冬季开展调查,松毛虫自然越冬死亡率平均值为14.3% 。由于2004年10月末及11月初,松毛虫刚进入越冬期,温度变化较大,加之雨、雪影响,导致大量松毛虫死亡,平均死亡率高达85.4% ,是2003年的5.97倍。
从试验结果看,覆盖物扒开越早,松毛虫死亡率越高,但覆盖物扒开程度不同,死亡率明显不同,完全暴露地块的松毛虫幼虫越冬死亡率明显高于有覆盖物地块。
参考文献:
[1]韩国生.林木有害生物识别与防治图鉴[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1-23
[2]董云峰,颜景红,李红丹,等.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病虫害防治[J].防护林科技,2011(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