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底明珠无处卖
2014-04-11胡西林
胡西林
在中国民间,徐渭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多才多艺,诗文、戏曲、书法、绘画各个方面均有极高造诣,并且都有不朽之作传世。然而,这样一位大艺术家,经历却是离奇的坎坷。出生百日生父去世,14岁嫡母病故。心存远大但科举不第,一生最高“学历”仅为“生员”(秀才),这在视功名为出人头地惟一正途的封建社会可以说是断了前程。好不容易有机会做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抗倭幕僚,并且以出色的“师爷”才华令胡宗宪对他倍加赏识,抗倭大功告成,他却因为后来胡宗宪被打入“严党”而受到牵连,以至精神失常,成为疯人。他先后九次自戕,用利斧击头、长钉刺耳、尖锥碎肾……但他命硬,居然没有死。后来又因为误杀继妻,被判罪下狱……他的一生中有许多时间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晚年更是在贫病交迫中变卖了所有书画和书籍后,结束了73年的痛苦生命,死时竟然是蜷曲在一堆破烂的书槁里……徐渭自视甚高,脾气倔犟,晚年尤不喜与达官贵人相往来。然而他富有智慧,性格幽默,在民间几乎成了智慧的化身,以至关于他的传奇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数量之多在中国美术史上找不出第二位可与其相匹的画家。痛苦与坎坷将一位悲情画家浇铸成了后人心目中的喜剧人物,这是徐渭生前所无法始料的。
徐渭在绘画上所取得的成就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作花卉借助大写意的水墨技法突出地体现了文人画的特质,《墨葡萄图》即为典型一例。一枝横亘,占据画幅大半位置,串串葡萄依枝垂实,空间分布仿佛信手为之,却是虚实有致;笔墨上徐渭极擅用水,一笔下去,墨分五色,于是枝叶俯仰有浓淡,葡萄粒粒皆晶莹;上方题诗则秉笔抒怀,纵橫无忌,牢骚与愤懣如同墨水随着笔管汩汩倾泻,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真是绘葡萄写心情,图文交织,情不可遏。他曾自谓“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此言是否由衷且不论,那是他梳理自己创作时所作的排序,然而当诸美并举一画时,我们还能依此排序各个分开来欣赏他的《墨葡萄图》吗?显然不可以。不唯《墨葡萄图》不可以,他的其他写意画卉也不可以。比如《杂花图卷》,绘各式花卉,一花一诗,以神游象外之形、冷嘲热讽之辞,尽释胸中块垒,一览之下,通卷处处都能感觉到他的灵魂在游荡。徐渭绘画的大美之处正是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核的高度统一,所谓气脉和畅,浑然一体,这正是以《墨葡萄图》为代表的徐渭写意花卉最令人欣赏的地方。画史论及明代写意花鸟画时有“青藤白阳”之谓(白阳即明代苏州著名书画家、文征明弟子陈淳,字道复,号白阳),白阳逸而内敛,青藤率而放纵,白阳的美在视觉里,青藤的美不惟视觉,更透过视觉直入人心,仿佛牵人灵魂,站在他的作品前,无论书法还是绘画,赏家的心情都会随之起伏澎湃,一种律动,浑身爽快!
徐渭作品传世不多,流通在艺术市场上的更是少见,偶有现身动辄数十万几百万元,羡煞市场中人。然而当年徐渭如何作画,又获益几何?因为本文所述是他的《墨葡萄图》,我们就沾着“葡萄”二字的边作一点点补充。他曾作有花卉杂卷,万历辛卯年(1591年)绘,时年徐渭71岁,不仅垂垂暮年,并且沉疴未愈,但是画得很好。花卉杂卷共绘五段,花卉、竹石、疏果、水族,笔酣墨畅,有一种喜悦洋溢其间,作画地点乃“葡萄最深处”。徐渭传世作品中除上述《墨葡萄图》外,也见有他这一题材的其他画作,都是痛快淋漓的笔墨,率性而写意,可以看出他对绘葡萄的熟稔和喜爱。而这件花卉杂卷作于“葡萄最深处”,“葡萄最深处”何指?其实就是他当时的居住所在。他的晚境并不好甚至相当遭糕,但他是一位想像丰富的诗人、才华橫溢的艺术家,一位被生活折磨却对生活挚爱着的人,所以落笔署款他会署得那么有诗意。那么谁请他作画呢?他的外甥。外甥自然了解舅舅的喜好,他“携豆酒河蟹”“换余(徐渭)手绘”。其时徐渭正是病起,初无食欲,热酒下肚后便来了兴致,正好有旧纸在榻,于是伸纸染翰,数种泼墨跃然纸上,其中便有豆酒河蟹。这位外甥聪敏,送啥得啥,赚大便宜。
再举一例,还是这位外甥。时隔一年他又要请徐渭作画,并且这一次的“贪欲”更大,怎么求画呢?如法炮制。绍兴出酒,是黄酒的故乡,一些酒坊佳酿名传四野,其中陈家朱家所酿更是数一数二的名牌。这一次外甥出手阔绰,挈酒八升,且为陈家所酿,他要换取徐渭何等规模的作品呢——“如椽大卷”。徐渭好酒,自然高兴,“小白连浮三十杯,指尖豪气响春雷”,兴起笔落,纸上呈现的是墨花九段,纵46.6厘米,橫625厘米,长长一个手卷!画了什么呢?牡丹、荷花、菊花、水仙、梅花、葡萄、芭蕉、兰花、竹子,且各有配诗,图文并茂,于今看来那可是徐渭传世作品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八升黄酒换来如此巨幅传世名作,这样的“产出比”谁不羡慕?此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但是无论如何,徐渭仅仅只是饱餐一顿而已——虽然他生活在资本主义已经有所萌芽的明代中后期,文化消费在江浙一带也有相当的市场,书画家作书作画有润格,以此谋生者也大有人在,但是徐渭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摆脱困境。坎坷的身世,潦倒的人生,令他位卑身贱,多少人甚至对他避之不及,画如何卖钱?今天堪为国宝的《墨葡萄图》当年卖钱了?“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不只是在发牢骚,这是当年徐渭真实生活的写照——所以,当外甥“携豆酒河蟹”请他作画时,他才会那么高兴,才会笔沾喜悦画得那么率意!
2014年3月17日于西溪勤礼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