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身铠甲:GGF110型扫雷防护装具

2014-04-11杨建辉

轻兵器 2014年7期
关键词:装具上衣面罩

杨建辉

截至目前,世界各地仍存在许多因战争而遗留下来的雷区。例如我国的中越边境虽然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扫雷行动,但仍有雷区存在。这些雷区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排除埋藏的地雷成为我军扫雷部队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军扫雷部队官兵在进行排雷作业时,面临地雷随时爆炸的威胁。保护排雷官兵的生命安全,同样是一项重大课题。第三军医大学研制的GGF110型扫雷防护装具拥有优良的防护性能,其作为后勤卫生装备首次列入全军作战装备序列,并被联合国列为扫雷维和行动指定装备,在26个国家的扫雷维和部队中广泛使用——

值得点赞的防护性能

1997年,第三军医大学立项研制扫雷防护装备。经过两年多的数十次试验、改进,包括头盔、防护服、防雷靴的“新型扫雷防护装具”研制成功,并于2000年1月通过鉴定,命名为GGF110型扫雷防护装具。

该装具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军“九五”重大科技贡献奖,作为后勤卫生装备首次列入全军作战装备序列,并被联合国列为扫雷维和行动指定装备,在26个国家的扫雷维和部队中广泛使用。

我军扫雷部队装备该装具,多次奔赴云南、广西中越边境,百余次往返雷区。在一次扫雷行动中,我军排雷战士侯伟杰右脚踩响了1枚防步兵地雷,强烈的爆震冲击波将他掀起1尺多高。由于其脚穿防雷靴,触雷后的侯伟杰只是感到右脚有些麻木,大脚趾内侧有轻微撕裂,别无他伤。由此,侯伟杰成为世界上因穿防雷靴触雷而安全无恙的第一人。

尺码规格多样

防雷效果好

GGF110型扫雷防护装具由头盔、防护服、防雷靴组成,总体质量较轻,仅为14kg,其中,头盔2kg、上衣2.5kg、裤子3.5kg、防雷靴6kg。头盔、防护服可有效防护距爆心35m处,装药量为650gTNT当量(相当于我国66式防步兵定向地雷的威力)以下级别的地雷破片对人体的损伤。防雷靴可有效防护装药量为210gTNT当量(相当于我国58式防步兵塑壳地雷的威力)以下级别的由塑料制成外壳的防步兵地雷,当地雷埋置于中等土壤中,人员直接踏发时,不发生下肢的截肢性损伤。

头盔只有一种规格,可通过调节其悬挂件,使头型大小不同的使用者舒适配戴。

防护服(包括上衣和裤子)分为大、中、小号三种规格。大号防护服适于身高175cm以上的排雷人员,中号防护服适于身高165~175cm的排雷人员,小号防护服适于身高165cm以下的排雷人员。

防雷靴也分为大、中、小号三种规格,大号防雷靴适于脚码在43码以上的排雷人员,中号防雷靴适于脚码在40~42码的排雷人员,小号防雷靴适于脚码在39码以下的排雷人员。

该防护装具主要由凯夫拉、高强度聚乙烯等防弹材料制成,未加装防弹钢板及防弹陶瓷板,所以整体柔软舒适、穿脱方便。在工兵扫雷作业时,具有防弹片、防冲击波、防火、防水及防磁等功能,并且淋雨后不影响其防护性能。

从头到脚的装备

提供全方位防护

GGF110型扫雷防护装具提供从头到脚的完整准备,全方位保护扫雷人员。

头盔

头盔由盔体、面罩、定位机构及悬挂件组成。

盔体 盔体外形呈椭圆球形,耳部和后部向下延伸,用于防护耳朵与后脑。盔体采用凯夫拉材料制成,外表覆盖有防火纤维。盔体内部后方设有厚度为2.5cm的缓冲垫,缓冲垫由黑色橡胶制成,当使用者的后脑受到强烈冲击时,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

面罩 面罩呈“U”形,解决了弧形面罩曲率过大对视线的影响问题。其采用双层中空式结构设计,有效防止面罩外层破片对面部的损伤。面罩由具有高度透视性能的耐热塑料片制成,总厚度2cm,能抗击速度为700m/s弹片的冲击力。

定位机构 面罩与盔体之间通过定位机构联结,面罩可定位在开启、半开启及闭合三个位置,通过拔出定位机构的定位销来调整。在使用时,若不拔出定位销,面罩不能随意开合,以保护使用者的面部安全。

悬挂件 悬挂件是盔体与头部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稳固、缓冲、减震作用。其包括帽口拉带组件、顶衬组件及下颏带组件三个部分,使用者在佩戴头盔时可根据个人头部的尺寸进行调整。

帽口拉带组件由帽口拉带、帽口皮圈、调节扣等组成,通过拉紧或松动调节扣处的帽口拉带,可调整围绕在头部上方的帽口拉带的周长。帽口皮圈包裹在帽口拉带外部,以保护帽口拉带并使使用者佩戴舒适。

顶衬组件由帽顶带、帽顶调节件及帽顶垫等组成。帽顶带设有6条,呈均布状,将帽顶垫与帽口拉带联结。6条帽顶带中,位于后脑位置处的1条设成尼龙粘扣带的形式,称为帽顶调节件。通过调节这条帽顶带的长短,可确定帽顶垫位置的高低。

下颏带组件由左右拉带、后托带、调节扣、插扣、下颏托等组成。通过调整调节扣处的左右拉带及后托带的长短,可稳固头盔在头部的位置,插扣用于将左右拉带扣合在一起,下颏托用于托住佩戴者的下颏。

防护服

防护服由上衣和裤子组成。

上衣 上衣主要由双袖、前胸加强防护层、3对后背系带、圆弧形下摆护裆等组成。双袖前端为收口式,可用钮扣固定,使双手活动灵活。前胸加强防护层增强了对使用者胸、腹部的防护能力。

上衣呈后开式,后背开口处的3对系带可从背部系紧。前襟设有圆弧形下摆,可护住裆部,这种圆弧形下摆护裆设计,解决了其他形式的护裆设计影响使用者正常行走的问题。

裤子 裤子主要由背带、膝关节加强防护层、大腿防护层、小腿加固层、裤脚口扣袢等组成。背带可适度调节长短,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员。膝关节加强防护层呈半圆形结构,这种设计既具有防护功能,又不影响使用者的正常行走及下蹲运动。大腿防护层对大腿前部增加了防护能力。小腿加固层为侧开口式,可用尼龙粘扣带固定,以方便穿着。裤脚口扣袢具有收紧裤脚口的作用,可以和防护靴结合使用,安全可靠。

防雷靴

防雷靴采用砖形靴底与高腰靴帮式设计,不分左右脚,可着解放鞋直接套穿。

靴底 靴底是主防护部分,呈平板长方形,靴底较厚,由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对爆炸物有较好的防护性能。靴底下部设有橡胶层,橡胶层上设有许多防滑胶钉,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摩擦力。

靴帮 靴帮由系带、靴舌、前尼龙粘扣带、后尼龙粘扣带等组成,以方便固定,使其有效防护踝关节和脚面。靴帮还可以与裤脚口扣袢结合使用,即穿着防雷靴时,应将防雷靴靴帮口固定在裤子小腿加固层内侧,然后收紧裤脚口扣袢。

六大设计彰显独特

巧妙解决防护问题

GGF110型扫雷防护装具的结构设计有六大独到之处:一是全套装具穿戴后,彼此接合,可实现整体防护。盔体与面罩联合防护头部、面部,面罩与上衣接合防护颈部,上衣、裤子接合防护腰部,裤子与防雷靴接合防护踝部。二是面罩设计成“U”形,并采用中空式双层结构,既解决了曲率对视线的影响问题,又可防止面罩外层破片对面部造成损伤。三是防护服采用柔软性设计,穿着舒适,既可防弹片的损伤,又具有衰减冲击波的作用。四是上衣前襟呈圆弧形下摆设计,巧妙地解决了护裆的问题。五是裤子在关节处采用圆弧形加强保护层,使膝盖活动自如,不影响下蹲运动。六是防雷靴采用砖形靴底与高腰靴帮式设计,解决了由于防雷靴靴底较厚,脚趾关节不方便活动的问题,提高了行走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防护装具的穿戴只能减少伤害,不能起到完全防护的作用。另外,该防护装具对人体前部的防护能力较强,对后部的防护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改进中不断完善。

endprint

猜你喜欢

装具上衣面罩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罗马尼亚人的上衣
理想面罩
探析退役军人档案整理及管理方法
装具对古籍保存状况的影响
作品(十六)
小上衣+阔腿裤一穿就时髦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
紧身上衣阔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