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轻松写作文的一些做法

2014-04-11冼桂珍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读书课文作文

冼桂珍

教学大纲提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崔峦同志也说:“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如何结合这两种能力,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写作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加强阅读,从读学写

作文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才能提高作文水平?我认为要加强课内外的阅读教学,从阅读中积累词汇,学习写作的方法。

因为读是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能力。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所以,加强课内外阅读是重要的,从读学写更是重中之重。

1.鼓励学生多读书,重视积累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不要只局限于读课本或某一类课外读物,要广泛阅读,多方吸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而且,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就拿我们班学生来说吧,三年级学生,我就向他们推荐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普读物、简易的《十万个为什么》。读完后,要求学生摘抄十个以上的好词好句,概括书中的主要内容,写一段自己想说的话。除此之外,我还运用“以读带读”的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把学生引进书的海洋。如学完有关自然知识小昆虫的文章,就让学生找一些昆虫的资料互相交流,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如学完一个童话故事,我就要求学生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在班上举行一个读书汇报会。采用“以读带读”,以一篇带动多篇的方法,这是保证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

多动脑筋想问题。在读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囫囵吞枣地看过就算了。这时候,老师必须要求学生在读中学会思考,遇到疑难的地方要精思,如解答不了的,就查资料或请教他人;遇到精彩之处要精思,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三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中,抓住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主要问题进行精思,引导学生读懂全文,明白了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如《七颗钻石》这篇课文中,抓住水罐为什么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通过多读、多思,从文中可以找出答案。再拿《燕子》和《燕子专列》这两篇课文来说,在学完《燕子专列》这篇课文后,我提出两个问题让大家思考:这两篇课文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结果学生争论不休,答案各异,这些问题的展开,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还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点与面的结合。阅读的面要宽,书籍、杂志、报纸都可以去接触去浏览,拓宽知识面。点要突出,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有重点地去读。如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想象作文,根据这一需求,在这一个星期可以布置学生专门看有关想象的文章,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2.从课文中学习连句成段的方法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往往没有顺序或重点。作为教师,就应注意从有关课文中找到一些典型段落,指导学生运用教材中的基本段仿写片段作文,减缓作文坡度,让他们逐步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和规律,形成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如《三味书屋》第二段是按方位顺序把句与句联系起来的。在上完这课后,我要求学生模仿《三味书屋》的写法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写一写我们的教室。结果只用了十分钟,就有过半的学生写出了教室的结构和摆设。

3.从课文中渗透观察方法

小学生观察的特点是:观察对象多,观察背景少;笼统观察多,仔细观察少;无顺序观察多,按顺序观察少。针对以上这些特点,在课文中渗透观察方法是必要的。

在讲授课文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渗透一定的观察方法。①要按顺序。在上《燕子》时,我就抓住作者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燕子外形的,向学生渗透一种观察的方法。②要抓重点。凡事都有主次之分,在观察事物时应遵循事物的规律,根据事物的特点重点观察。如在《爬山虎的脚》一课中,爬山虎的脚与其他植物有很大区别,我通过分析“巴、拉、贴……”这些动词,指导学生重点观察。经过训练,学生逐步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和规律,他们认识事物、社会和自然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也会从中不断得到提高。

二、读与写的结合

不动笔不读书,就是强调要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动笔是思考的结果,又能促进思考,所以要勤写。如要求学生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用几句话概括书的内容,写一写自己的收获或感受。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必须要求学生勤记笔记,读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通过圈点、勾画、摘抄记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或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1.发现典型处,设计写的训练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写作,想必也是“空中楼阁”,不够现实。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阅读课时,尽量发现一些构段方式较典型的段落给学生分析,并让他们“照葫芦画瓢”进行仿写训练。如《猫》第一自然段,先用一句话概括“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接着从猫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分述,实际上就是用了“总—分”的写法。我分析完段落,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段落结构特点后,又组织学生观察鹦鹉,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之后,我又扩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运用此法去写任何一种他们喜欢的小动物,把小动物的外形、性格、特点等写具体。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提示填空:endprint

①我家的鹦鹉可爱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家的____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____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语文课文中,还有很多典型构段形式,有“总分总”结构的;有“分总”结构的;还有的是中间过渡段。遇到这些典型处,我都会及时地引导学生“画瓢”。甚至遇到一些典型句式,我也引导学生说上一两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甚至”一词,“甚至”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学生不好理解,我就随即设计了这么一个练习:

①填空

A.教室里非常安静,甚至_____________

B.小红检查作业可认真啦!_______________

②用“甚至”造句。

这个练习使学生一目了然、心知肚明该怎样造句,很快掌握了“甚至”一词的用法。

通过这样有步骤的从读到写的训练,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得学生写作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寻觅对话处,增加写的训练

人物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在人物的语言前加上适当的提示语,那就是给读者打开了一扇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寻找“窗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在上《草船借箭》分析到周瑜故意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而诸葛亮不露声色与周瑜斗智斗勇的对话时,增加了这样的练习:

周瑜说:“……”

诸葛亮说:“……”

学生通过此项练习了解了周瑜阴险狡诈、诸葛亮顾全大局的不同性格,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抓住概括处,扩展写的训练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选入教材中的都是经过锤炼的课文,往往有一些高度概括的语句,教师可抓住概括处,扩展写的训练。如《詹天佑》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就连来中国参观的外宾都赞叹不已。我让学生抓住“赞叹不已”发挥想象,具体写外宾是如何赞叹的。通过这些咬文嚼字的训练,学生对詹天佑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爱国热情有了较深的认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大量地进行课内外的阅读,丰富词汇的积累,坚持读写结合,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而科学有效的读写结合又是根本之根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养料,作文意识才会不断加强,学生写作才能由被动到主动,由“怕文”到“乐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书课文作文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