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入党问题探析

2014-04-11韩军

山东青年 2014年2期
关键词:入党探析高校

韩军

摘要:高校学生入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容易忽视的问题,需要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入党态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合理吸纳学生党员,加强学生预备党员及党员的再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有关社团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做好工作。

关键词:高校;学生;入党;探析

大学生入党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积极培养和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能力过硬的接班人队伍,这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条根本措施,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高校学生入党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易忽视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入党态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开始出现并且呈泛滥之势,对高校思想阵地造成了冲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在逐步形成之中,处于不稳定阶段,比较容易受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使他们主观随意性较强,易于产生偏激的想法和行动。部分大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信仰不明确,人生态度消极,缺乏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感,表现出种种不正确、不成熟的人党动机,这些入党动机主要表现为:功利型、虚荣型、盲从型、被动型、投机型、成才型、情感型。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一是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想信念以及党的基本知识、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引导他们自觉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并针对他们中存在的具体思想问题结合实际加以解决;二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党的性质和宗旨,关心时事政治,关注社会发展,增强他们对党的了解,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责任感、使命感;[2]三是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将其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有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范围内活动。

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从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来看,一方面,有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未经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训,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知识,并且知识面不开阔,使某些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说理不充分,缺乏艺术性,甚至还会曲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少数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对别人是马克思主义,对自己却是自由主义,处理问题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简单粗暴生硬,没有平等意识和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的情感,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不理想。因而,只有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焕发应有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清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深入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其次,他们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克服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发挥先进科技和传媒的作用,丰富入党动机教育的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业务水平;[3]再次,他们必须严于律己,身体力行。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环境是改变人们态度的直接因素。近年来,某些党的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习气和作风,严重地玷污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威信,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全面认识我国国情,通过形式政策课、专题讲座、电视录像、网络等有效途径,让大学生既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又要看到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失误,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一是要加强党的领导,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廉政建设;二是要加强法制建设,狠刹各种不正之风;三是要净化社会环境,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清除精神污染,扶正祛邪,伸张正义。

四、合理吸纳学生党员

上大学期间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因此,具备什么条件的学生可以被吸纳为党的一员,便成为一个应当慎重考虑的问题。目前,在掌握入党标准问题上,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把是否班干部作为能否有资格入党的首要条件,确定上党课培训班以及进一步发展为预备党员的人选时,往往优先考虑班干部。不可否认,学生干部为同学做了大量工作,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而在班干部终身制(即从入校到毕业班委成员不变动,或仅进行职务互换)占主导地位、轮流制(即由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以使每个人都得到锻炼)还处于幼芽状态的情况下,非班干部的学生则失去了入党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另一种倾向是忽视品德表现,片面注重学习成绩。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对集体和同学不够关心,这同样不符合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此外,有的学生为了争到入党名额,给班主任老师送礼,甚至到处托关系,玷污了党的纯洁性,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为确保学生党员质量,做到公平竞争,第一,党政人员应该综合考虑学生情况,面向全体学生选拔品学兼优者加入党组织;第二,班主任老师及其他有关人员应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严格履行入党程序,始终坚持党员标准,严把入口关;第三,吸纳学生党员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学生党员选拔公开、公平、公正,反对个人说了算。

五、加强学生预备党员及党员的再教育

有些学生成为预备党员尤其是转为正式党员后,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错误思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再成为其追求的目标,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不仅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同时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对要求进步的学生产生消极影响。而学校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只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工作,认为经过这一阶段的教育,学生已达到了必要的理论水平。事实上,学校还应该通过加强教育和监督、严格管理等工作抓好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第一,要进一步强化党的基本知识、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水平以及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自觉性,并且通过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党员的教育,真正解决他们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第二,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严肃组织纪律,严格组织措施,帮助和督促他们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党性的锻炼,对不再具备党员条件、丧失先进性的学生经教育帮助不改进者,延长预备期,直至取消预备期,以产生警醒作用;第三,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定期对学生党员进行考核评价,以增强学生党员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强化对学生党员的约束力。[4]

六、充分发挥学校有关社团的积极作用

结合实际,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各种活动载体。一方面将支部活动与团委、学生会活动联系在一起,以不同的形式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比如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5]另一方面,学生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马克思主义学会、青年马克思发展研究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是一些高校近几年兴起的学生组织,在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今后一定要继续鼓励和引导这些组织,明确其组织目标,使开展的各项活动具有组织特色,并且确保各项活动真正落实,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4]徐志达.高校大学生入党问题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8):31-33.

[2][5]肖湘君,王小洁,史晓宇,董芷辛.从人格教育的视角探讨当前大学生入党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162-163.

[3]张响珍,刘昌明.当前大学生入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2):45-46.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后勤管理处,北京 100048)endprint

猜你喜欢

入党探析高校
憨娃入党
VR阅读探析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HTTPS探析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