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衰落
2014-04-11于红丽
于红丽
摘 要:针对目前学界或官方存在的中国梦的实现与美国梦的逝去的提法,采用数据与图表并用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的实力与美国的实力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发现,中国的逐渐崛起与美国的渐趋衰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种情况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已经实现了权力的彻底转移。中国与美国在亚太甚至是世界的博弈,只是中美之间权力转移的开始。中美之间权力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构性矛盾,是摆在中美两国领导人面前的重大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成功破解,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权力转移;中国;崛起;美国;衰落
中图分类号:F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09-02
引言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已经对美国的权力构成了挑战。但中美是否实现了权力的转移呢?学界观点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中美之间并未实现权力的转移;有的学者认为,中美之间已经实现了权力的转移。笔者认为,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仅仅处在开始阶段,这主要体现为美国霸权的逐渐衰落与中国的日渐崛起。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美国霸权的衰落
美国霸权的衰落按照上文介绍的理论分为“绝对衰落”和相对衰落。美国的“绝对衰落”指的是美国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及力量分化造成自身经济、军事以及政治实力的下降;相对衰落是指中国等新兴的国家的崛起,使得美国的实力相对下降。判断美国霸权衰落的三个变量分别是美国的经济实力、美国的威望、美国为维护霸权的成本大于收益。
1.美国的经济状况令人堪忧
因为经济实力是霸权统治最基本的动力来源,所以在研究美国的霸权衰落时,我们首先引入了经济实力这一变量。在如何判断经济状况方面,本文引入了GDP数据作为衡量的标准。采用GDP数据来衡量美国的权力状况,可以避免因为学者对权力认知的差异所造成的意见不统一,而且GDP的数据更直观,更利于研究。当然GDP作为衡量经济实力是一个可行的变量,但是经济实力如何转换成国家权力还有很复杂的因素。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只选取了GDP这一标准。
正如米尔斯海默所说,“权力存在多种定义方式,到底哪个定义准确取决于其对国际政治的解释力。”中美之间的GDP状况如表1所示。
中国的GDP增幅相对于美国的GDP的增长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12%上升到2010年的40%。根据推算2010年中国GDP总量占美国40%,2011年中国GDP总量占美国48.59%,而到了2012年中国GDP总量占美国的比重变为52.48%。可见,中国的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表1 中美2010—2012年GDP比较
数据来源:相关数据参照中国商务部网站
中国对世界出口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25%增加到2006年的8%;而美国从1993年的126%减少到2006年的86%。
目前,美国的经济还没有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失业率再创新低,继续攀升的财政赤字使得美国政府遭遇信任危机。而且,美国政府身背14.62万亿美元的沉重包袱。
中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长期失业人口和劳动参与率未显著改善。长期失业(27周或更长时间)人数为410万,占总失业人口的37.3%,该水平比1980年以来各次危机峰值高出超过100万人;长期失业人口下降缓慢,过去12个月中减少了7.18万人。经季节调整的劳动参与率由2012年11月63.6%下降至63%。”正如图1(引自中国商务部网站)所示,美国的就业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面临挑战。
图1 2003年1月—2013年11月美国失业率变动曲线
政府总赤字继续下降。截至2013年3季度,政府(包括联邦、州、地方)经季节调整后年化总收入4.65万亿美元,政府总支出5.83万亿美元,政府总赤字1.19万亿美元。
2.美国的威望严重受损
霸权国的威望主要体现在对自身的约束和霸权国是否能公平地行使其权力,霸权国的威望是建立在其他国家对其合法性的认可之上的。美国在韩国、日本的驻军屡次遭到抗议,主要原因在于驻韩和驻日美军自我约束差。而这些行为导致美军在韩国和日本的威望下降,甚至直接影响了美国在这些国家的驻军问题。同时,美国对于中国的人权问题多次提出双重标准,对发展中国家要求承担过多的、超乎于自身实力的国际责任,而自己却在环境保护等问题上选择后退的立场等等。美国的种种行为,让其在亚太的同盟国开始质疑美国的真正目的。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这些同盟国也在思考,美国是否会履行曾经许下的诺言,安抚其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引发的紧张情绪。而且,在东亚,由于美国的盟友大都看重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其带来的机会,即便是美国采取遏制政策,这些国家也不会选择对美国的支持和认同,比如,东盟的大多数国家在中美之间就采取了大国平衡战略,例如,泰国就“不选边站”。其想法是“既想从中国正在增长的经济力量中获取利益,同时也继续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到2006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韩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重要的直接投资对象,因此,为了获得经济稳定和持续经济增长,这些国家和地区更多地依赖于与中国而不是与美国的合作。”美国的战略对手也在质疑美国是否会坚守大国责任,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更怀疑美国是否会在国际社会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
3.美国为维护霸权的成本大于收益
美国权力的流失有着深刻的内部原因。其中,典型的原因就是“帝国的过度扩张”。帝国的过度扩张是指“国家由于自身的好战行为而遭到他国的围堵,或由于自身错误而陷入边缘地带的泥潭,抑或两者兼而有之”[1]。吉尔平也曾指出,过度的扩张将消耗而不是增长霸权国的力量,从而导致霸权国的实力衰退。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就是“帝国的过度扩张”。伊拉克战争严重消耗了美国的国家资源,牵制了美国的精力。而且,美国单边发动伊拉克战争,绕开联合国的行为,本身受到质疑。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质疑这场战争的合法性。这些对于美国来说,为伊拉克战争付出的成本要大于收益。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以及一系列的反恐活动都大大地消耗了美国的实力。而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我们似乎都能够找到美国衰退的蛛丝马迹。endprint
二、中国经济的腾飞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积蓄了雄厚的力量。由于经济实力是一切实力的源泉,所以本文仅将中国的经济状况作为研究的参考变量。学者赵全胜曾经提出:“亚太浮现‘双领导体制”。即在亚太,中国和美国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各领风骚。虽然在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上,中国和美国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就目前的中国经济影响力而言,中国略胜一筹。中国的GDP增长,连年屡创新高,即便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GDP的增长依然保持强劲的势头。
首先,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2009年,在世界总需求量下降0.6%的情况下,中国实现内需增长13%,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6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援引高盛公司数据说,2000—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超过20%,高于美国,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中国是维护世界贸易繁荣的中坚力量。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201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11年全年进出口总值为36 4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18 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 434.6亿美元,增长24.9%[2]。
最后,中国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基石。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之下,中国金融业依然给力。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避免了美国汇率和美国国家债券的波动,为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作出了贡献。到目前为止,中国持美国债券超过1.3万亿美元,美国欠每个中国人约1 000美元。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澳大利亚快速地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霾。
美国霸权的衰落与中国的强势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美国学界和官方态度不一。但大多数人和官方还是受到了“权力转移理论”的蛊惑,固执地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挑战美国的霸权。美国的新保守主义势力正力图把中国肢解为几个小国,因为美国曾经就是这样把苏联肢解为15个国家。权力转移论认为,国际贸易、技术转移和投资等都会导致美国经济力量的扩散,而中国会从中获益。但是由于帝国的过度扩张和平息全球利益冲突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美国会将曾经的优势消耗殆尽。为了维持霸权地位,美国必然会竭尽全力去阻止自己的衰退。中美之间是否会燃起战争,让很多学者甚是担心。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卡普兰(Robert D.Kaplan)对中国的崛起以及美国国力与影响的衰落忧心忡忡。2010年12月初,卡普兰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近年来从恐怖活动到货币战争,从有些国家追求核武器到另一些国家面临破产,乃至近来维基泄密(Wiki Leaks),国际政治似已进人无政府状态。他认为,背后主因是“缺少了帝国的存在”[3]。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不无担心地指出,1914年7月各大国都被卷入了一场绝大多数人不愿意看到的战争,时至今日,“1914年的阴影落在了太平洋上”[4]。美国前国务卿康德利扎?赖斯曾说:“中国还是一个亚太地区稳定的潜在的威胁,它不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大国,而是一个希望按照自己的利益改变亚洲均势的国家,这使它成为一个战略竞争者而不是伙伴。”随着奥巴马上台后政策的调整,中美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对话,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美国的霸权策略。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作者认为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的复杂征程已经拉开大幕。但是,由于贫困差距问题、反腐败问题和祖国统一等问题的存在,中国的崛起势头必然会受到影响;而美国虽然面临衰落,但强大的工业基础会让美国有喘息的机会。因此,本文的分析将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中国与美国应该摒弃零和博弈,采取互利、合作和共赢的策略,制定造福于两国人民的国家战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都是友好的国度。在处理亚太甚至是世界的事务时,中方希望美国能彼此尊重、求同存异。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太平洋足够大,能容得下中国和美国。”
参考文献:
[1] 杰克·斯奈德.帝国的迷思—国内政治与对外扩张[M].于铁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1.
[2] 向骏.外报:从中美权力转移看两岸关系稳定发展[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hb/2010/12—16/2727388.shtml.
[3] 中美日要谨防一战悲剧重演[N].参考消息,2013-02-06(14).
[4] Condaleezza Rice “Campaign 2000: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75(1),2000:5-62.
[责任编辑 王 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