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老年大学建设研究
2014-04-11于苗魏玉娟
于苗 魏玉娟
摘 要:老年大学教育同普通大学教育有许多不同。因此,阐述了我国老年大学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了新型老年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老年大学办学宗旨和新型老年大学应该在教学上创新的一些建议,希望新型老年大学能在教育实践中帮助老年学员实现全面发展,进而提高老年学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
关键词:老年大学教育;新型老年大学;办学宗旨;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70-02
老年大学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开始在世界各地创办,由于国情国力的差异,各国的老年大学各有千秋。早在1975年,美国首创了名为“老年寄宿学习计划”的老年教育计划;法国把老年大学称之为第三年龄大学,学员年龄在55岁到90岁之间;号称“老年王国”的瑞典,所有的大学都对老年人开放。在我国,老年大学的诞生还要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9月,山东省老年大学成立,这是我国创建的第一所老年大学。1985年5月,武汉市65岁的离休老人杜子才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友创办了武汉市老年大学,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一个大城市老年学校教育网络。我国老年大学迄今已走过30多个春秋,在办学理念上历经开创起步、探索推进、科学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在数量上还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如2012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名为《彻夜排队报名 老年大学一席难求》的文章:“夜半时分,老年人排起长龙,只为一个入学席位;新学期报名,头一天开门即报满,没报上名的老人们遗憾不已……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山东青岛市老年大学。”其实,这样的场景在我国各地的老年大学普遍存在。原因是新学员越来越多,老学员却不愿意毕业,而每个学校容量有限,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招生。
以上,笔者对老年大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接下来,针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新型老年大学建设方面试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新型老年大学文化建设
老年大学文化与普通高校大学文化一样,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是学校办学理念和底蕴的集中体现。美国教育家伯尔凯说:“一所办得成功的学校,应该以它的文化而著称。”笔者认为,老年大学文化的主要特征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性;以德为先的方向性;以乐为上的人文性;以德为径的创新性;以和为贵的包容性。新型老年大学文化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构建:一是新型老年大学的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战略、办学理念、传统风气、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规范、创新能力等;二是新型老年大学的制度文化,包括教育模式、科研体制、组织架构、运行规则等;三是新型老年大学的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建筑风格、基础设施、物质条件等。
二、新型老年大学办学宗旨
在老年教育中,应该了解多元文化教育观,学习各国教学组织和教育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博采众家之长,创造适合本院老年教育的特色,形成不同风格的模式。这是全球化老年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教育的深入开展和老年人对老年教育本质的认识、需求等变化,从“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得,老有所为”的办学宗旨演变为目前普遍认同的“提高老年人整体素质,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笔者针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新型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实现学员的自立与互助
在新型老年大学里,不需要明显区分教师和学员,教师和学员之间应该是伙伴关系。比如,在英国,第三年龄大学以组织国内外旅行的方式,让学员们的自立与互助能力得以锻炼。所有计划的制订与实施都按学员们的意愿而定,从而做到了让老年人自己管理自己;在澳大利亚,第三年龄大学的教学及各种活动都由学校工作人员与学员共同确定。也就是说,所有的成员既是学员,也是教师。凡是有一定知识、经验、技能的老年人在这里都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二)培养“智慧学员”
所谓的“智慧学员”就是“智慧老人”,该院应该努力培养“智慧老人”,因为老年人要想融入社会,必须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智慧。比如:在仅有502.9万人口的芬兰,老年教育却相当发达,做智慧老人是坚持终身学习的目标。芬兰赫勃尔停大学认为,任何人要成为比较全面、具有独立智慧的人,就必须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
(三)实现“无代沟”交流
为了能让学员们得到更好的交流,笔者希望在大学生中招一些志愿者,并要求大学生和学员在学校里一起学习、朝夕相处,为学员提供与大学生相互交流和优势互补的机会,使老年人能与大学生经常沟通、交流感情,形成一种互相关心的仁爱氛围。
(四)开发学员的潜能,实现学员的自身价值
首先,教育使命的层次性。让学员在学习中继续文化传承的过程,远离孤独、寂寞是一般层次的使命;让老年人在文化创新中发展,发挥老年人的潜能,继续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则是较高层次的使命。实践证明,各国仍在为这一较高层次目标而努力。其次,以创造新的自我为宗旨。加拿大老年教育中心创办者认为,“人到晚年仍然坚持学习,就意味着创造,即创造新的生活、创造新的自我。”从事老年教育,就是要使学员扩大知识面,接受新事物,展现老年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创造充满活力的新生活,从而与时代保持一致。最后,以继续发挥作用为宗旨。芬兰国家社会福利委员会为改善和保障老年人的福利,拟定了各种老年教育项目。1996年,于韦斯屈莱市开始为一些中老年失业人员实施一项名为“老年人重返劳动市场”的再就业计划。实施这项计划的目的是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开展学术研究、跨国交流等,继续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将老年教育的目标层次提高到展示老年人社会价值。
三、新型老年大学应该在教学上创新
教学的核心是课程。课程包括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标准的制定、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教学的创新发展即意味着课程的创新发展,即实现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实用性与趣味性结合的教学内容、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标准、专业有效的实施过程、规范严格的过程管理、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老年教育的教学有其自身特点,与普通的学校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特点源自于它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它的受众群是老年人,它的教学目的是帮助老年人更新知识、丰富晚年、适应退休生活、提高社会参与率、实现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因此,笔者认为基于老年大学的现状,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深入开展教学创新,而“课程创新”是新型老年大学教学创新的核心。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课程创新”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论。
(一)构建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各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中,基本上以三大板块为主,即书画类、保健类和音乐类。这三类课程占总课程比重的80%以上。笔者认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新型老年大学的课程应该借鉴国外的课程体系。首先,把课程分为三类,即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为人际关系学、健康学和体育(以太极拳为主);专业课程为法律、经济、历史、语言学、文化等领域;选修课程为计算机、摄影、素描、围棋、象棋、唱歌、跳舞、养花、钓鱼等。其次,把专业课程为一类的学员分成小组。最后,以小组共同学习的模式来完成学业,取得成果。
(二)强调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关系到课程内容和教材的详略取舍,又是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从而成为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每创新一门学科,首先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设定课程标准,即根据办学宗旨、教学目的和老年学员的实际需求、学习特点仔细斟酌设计,并注意与任课教师反复磋商,编制成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课程标准一经确定,任课教师都必须执行。教学进度计划还要印发给全体学员,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精选课程内
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所以,精选课程内容是课程创新的重点。老年大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老年学员使用,要想既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又要符合老年学员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特点,就应按照课程大纲自行编选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强调“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使所编选的教材讲义通俗适用、简明生动,并要及时更新内容,把社会发展的新知识及时添加到教学内容中,紧扣课堂教学。
(四)强化软硬件建设
实施新课程应强化各种软硬件的配置。软件是指管理者、教师和管理制度。专业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硬件是指教学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够为老年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学习效率。要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全面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
(五)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与教学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巨大影响,对教学创新具有导向作用。一方面,要尝试建立学分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成果展示。每学期结束前各系各班各小组举行成果展示,以此检验教学质量。还可以鼓励学有所成的学员重新回归社会、服务社会。
结语
通过以上对新型老年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新型老年大学办学宗旨和新型老年大学应该在教学上创新的一些建议。笔者认为,从中国老年大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老年大学教学特点、课程研究和实施的状况,积极借鉴、辩证吸取中外课程研究理论的一系列优秀成果,进行课程创新,是老年大学实现教育现代化之必须。
参考文献:
[1] 汪霞.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 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 [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 邬沧萍.从人口学到老年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滨海秋色.大连市老干部大学校刊,2012.
[责任编辑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