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隐性知识学习的经管类专业实训实践平台建设构想

2014-04-11杨学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隐性知识

杨学军

摘 要:运用基于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循环过程模型,分析了大学生吸收外部显性知识,内化成隐性知识,并分别在高校组织中进行分享、融合以及常规化的过程,并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基于隐性知识学习的实训实践平台建设构想。

关键词:隐性知识;经管类专业;实训实践;建设构想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7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更加倾向于注重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强调实践经验,作为应用学科的经管类专业,尤为突出。然而,目前高校教育的关注点主要是以显性知识教学为主,忽视了隐性知识的传播。建立实训实践平台,加强对企业管理隐性知识的有效学习、共享,能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改善大学生学习的效果,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需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隐性知识学习的过程,设计高校实训实践平台,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构想。

一、隐性知识转化理论概述

随着更多学者和实践人员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日本学者Nonaka和Takeuchi(1995)所研究的SECI模型是最具影响力的知识转化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内部知识起源于个人的隐性知识,通过社会化、外在化、整合和内部化四个过程,逐步从个体知识上升到团队知识,再上升为组织知识,构成了知识创造的螺旋式上升[1]。金胜勇、杜坤(2012)认为,隐性知识转移意味着其成功地被发送方传递出去,并被接收方吸收、融入其自身的知识体系过程。因此,可以将隐性知识不断转移的过程看成是隐性知识发送、传递、形成的循环过程[2]。

赵晓庆(2003)借鉴Nonaka和Takeuchi(1995)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循环过程模型。他认为,能力提高的过程开始于外部显性知识的获取,当外部知识进入组织后,沿着两条路径转化,一是个体知识在组织中共享,二是知识通过个体干中学深化为个体的隐性知识,然后由此获得的组织知识与个体隐性知识相互融合而常规化为组织的内在能力[3]。本文认为,大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其知识获取往往来源于外部,且其初始能吸收的知识一般都是显性知识,需要通过分析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以及关键影响因素来设计实训实践平台。因此,以下将在对大学生基于外部知识源知识循环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构想。

二、基于外部知识源的大学生隐性知识学习过程分析

人的知识是通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后创造出来的。以下借鉴基于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循环过程模型,分析大学生隐性知识学习的过程。

1.外部显性知识的获取

在专业课教师和校外导师以及实训实践平台实验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于复杂度较低的知识来说,当老师将所掌握的显性知识表出化后,基于相似的知识结构背景,一般来说,大学生具备基本的能力,能够理解他们表出的显性化知识。大学生在对知识输出者所表出的显性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后,形成个人学习小结,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显性知识。

2.两条路径发展

第一是个体显性知识在组织中的共享。由于传播的是可以表出的显性知识,较易言明和模仿,并且较易规范化、交流、共享和复制。这样,大学生从外部吸收的显性知识,可以通过经验分享、培训以及个别辅导的方式在班级、年级、学院等组织中进行传播。而且这种传播是在大学生之间进行,容易采用相似的话语系统,共享、复制效果往往也比较显著。

第二是个体显性知识到个体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大学生从外部吸收的显性知识,只能通过“学中干”和“干中学”的过程,将显性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体会、感知,进一步加深对复杂知识的认识,直至产生概念性知识。要注意到的是,他人的显性知识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隐性知识离不开特定环境的支持[4]。大学生由于没有先前的经历,因此在其脑中无法形成虚拟的情境供其体会。这样,就无法获得来自想象的间接体会,只能反复默背可行的标准方案。因此,为提供这样的情境,高校必须模拟企业运营中的实战环境,提供实训平台,或者直接派遣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践活动。

3.个体隐性知识在组织中共享

大学生内化后的隐性知识,需要进一步在高校同学中进行共享。作为知识发送主体的大学生,是隐性知识的持有者。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我们会发现,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物质需求层次和精神需求层次。据此,可将发送主体分为“经济人”和“群体人” [4]。经济人是指作为发送主体的大学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知识传递;群体人是指作为发送主体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获得群体中其他人员的认可而进行知识传递。因此,可考虑从物质和精神两个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激励,使隐性知识转移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4.融合与常规化

从高校组织层面上,可提供平台,促进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发生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相互协调,这样就能使众多大学生个体各自吸收、内化、分享的独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交汇、关联起来,形成高校层面实训实践方面的组织知识,这些知识的融合与常规化就形成了高校基于隐性知识学习的独特培养能力。

三、隐性知识学习的实训实践平台建设构想

我们根据隐性知识学习过程将对大学生的训练分为组织和个人层面。所谓组织层面,就是基于高校本身提供的以组织为单位,面对所有大学生开展的集体性培养机制;而个人层面虽仍是高校本身提供的,但主要是以个人为单位参与,面对的是有实践意愿的大学生。

1.组织层面

首先,以专业综合技能为重点,以专业沙盘对抗、企业行为模拟对抗为主要实训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科学系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未来职业的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在学校对企业行为及工作岗位有个初步的认识。主要采用模拟竞争体验式的方式,通过企业经营沙盘、人力资源沙盘、项目管理沙盘、房地产沙盘、物流沙盘;决策模拟软件、国际企业管理仿真软件、工商管理模拟软件、网络营销模拟软件、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证券交易模拟软件等,通过模拟的形式让学生体会理论知识的运用,并了解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情况。

其次,以真实企业的亲身工作体会为重点,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单位对应岗位工作,通过亲身经历工作岗位来感受理论知识的运用,进而设置、制定对应的工作行为和管理体系。主要通过合作企业和校内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大量项目实习与顶岗实习的机会,让企业参与到人才联合培养中来,采用让学生参观或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来运用理论知识,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理论知识运用能力[5]。

最后,为促进大学生个体所掌握的知识在高校各级学生组织中共享,学校可定期举行经验分享会,搭建校内学生之间知识传播、交流平台,促进知识融合与常规化。

2.个人层面

由于隐性知识多是经面谈、体验等非正规渠道传递的,所以,首先,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参加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和工作的参与,重点培养学生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夯实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学生个体吸收外部显性知识,并融会贯通,转化为自身隐性知识的能力。

其次,要建立校外导师制。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发送方的知识储备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发送方如果自身知识匮乏且不具备从其他社会结构中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转移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需要优选校外导师,通过跟随导师共同工作、共享体验的互动交流过程,使导师拥有的知识顺利转移给学生。

结语

经管类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而高校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过分倚重显性知识的传播,忽视了隐性知识的巨大作用,重理论而轻实践。随着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各大高校应该改变传统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隐性知识相关理论的介绍,然后运用基于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循环过程模型,对大学生吸收外部显性知识,内化成隐性知识,并分别在高校组织中进行分享、融合以及常规化的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基于隐性知识学习的实训实践平台建设构想。这对于改进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Nonaka L,Takeuchi H.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 金胜勇,杜坤.基于过程分解的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4).

[3] 赵晓庆.技术学习的模式[J].科研管理,2003,(3).

[4] 王晓蓉,李南.企业师徒制中隐性知识转移路径及其微观过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6).

[5] 綦良群,周艳山.基于行动学习的经管类专业实训实践平台及教学体系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责任编辑 李 可]

猜你喜欢

经管类专业隐性知识
如何处理初中信息技术中的隐性知识
基于CDIO理念的经管类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探讨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地图分析
基于课堂教学的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科研优化思考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
基于VBSE创业版创新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