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略论

2014-04-11

关键词:苏维埃政权俄国

李 士 峰

(山东师范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济南 250014)

列宁“文化革命”思想是对苏维埃俄国文化建设的宝贵探索,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文化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列宁虽然已经逝世90周年了,但他的 “文化革命”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文化革命”的涵义及重要性

1923年1月,列宁在他晚年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一组文章中,着力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文化革命”的要求。“文化革命”是与政治变革、军事革命相对应的,其涵义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工人和劳动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首要任务是扫除文盲;二是借鉴和改造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关键任务是发挥资产阶级专家、旧教师的作用;三是在农民中开展文化工作,提高农村合作化程度直至实现完全合作化,首要任务是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认识到参加合作社的意义。列宁“文化革命”要求的提出是基于对苏俄革命道路的特殊性及特殊国情的客观认识。

俄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革命”的重要性。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初设想。因而,有教条主义者认为,在俄国实行社会主义是冒失的行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俄国尚不具备必要的“文明”基础。列宁批评了这种错误论调,他在分析俄国国内形势和特殊国际环境的基础上,得出了“政治变革可以先于文化变革”的结论。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776在这一客观认识基础上,列宁反击教条主义者时指出:“我们没有从理论(一切书呆子的理论)所规定的那一端开始,我们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成了我们目前正面临的文化变革,文化革命的先导。”[1]773—774可见,在列宁看来,俄国革命走了一条特殊的道路,而恰恰是革命道路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文化革命”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是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前提,苏维埃政权必将利用政治优势,通过“文化革命”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明”,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俄国文化落后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文化革命”的紧迫性。在俄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且大部分人口是文盲。根据列宁摘录的《俄国识字状况》的调查数据:直到1920年,俄国每千人中识字的人数仅319人。[1]762也就是说,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近三年后,在俄国仍有接近70%的人是文盲。对俄国民众的识字状况,列宁感叹道:“我们距离普遍识字还远得很,……这说明我们还要做多少非做不可的粗活,才能达到西欧一个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这也说明,我们现在还要进行多么繁重的工作,才能在我国无产阶级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真正达到稍高的文化水平。”[1]762—763很显然,苏俄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扫除文盲,只有克服这种文化落后状况,才能在十月革命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管理好、建设好新型国家。

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建设任务决定了“文化革命”的必要性。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要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全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素养,因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1]294“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2]481921年初,苏俄开始实行新的经济政策,进入了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时期。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3]63这里列宁用一个“只”字,着力强调了开展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力量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特别重要。

二、文化建设对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意义

1918年3月,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中指出,在取得政治变革和军事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政府应该“在组织国民经济方面、在组织生产方面、在全民的计算和监督方面也取得对资产阶级的胜利”[4]124。这是对苏维埃政权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提出的总要求。然而,苏维埃政权面对的是“文化不发达”的俄国,文化发展的落后性制约了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成效。因此,通过“文化革命”提升工人和劳动群众的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成为完成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任务的前提,也是苏维埃政权在经济方面战胜资产阶级、最终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保障。

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及国内反革命势力叛乱的连年战争,苏俄经济已经陷于崩溃的边缘。1921年以后,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苏俄的首要任务。严峻的经济形势要求,一方面发挥政权的力量组织生产,恢复经济秩序;另一方面需要具备一定文化技术的劳动群众参与建设和具有现代素质的管理人员组织建设。然而,现实情况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大多数的文化水平却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5]34,经济建设人才极度匮乏。正是基于对俄国工人和劳动群众文化水平的客观认识,列宁明确指出只有使“文化和技术教育进一步上升到更高的阶段”[6]176,苏维埃政权才能更好地恢复和发展经济,这关系到能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也将是社会主义能否成功的重要体现。1923年1月,列宁指出:“如果把国际关系撇开不谈,只就国内经济关系来说,那么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的确在于文化主义。”[1]773这是列宁在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近两年后得出的结论,体现了列宁对俄国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的深化,也揭示了文化建设对于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的重要意义。

文化建设是政治建设的前提条件。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工人和劳动群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获得了广泛的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其政治权利主要体现在:一是有权利参加苏维埃机关,参与国家的管理和建设;二是有权利对国家机关工作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监督。然而,由于文化落后和文化发展水平低,工人和劳动群众的大多数还不具备必要的文化素养 ,因而不仅限制了其政治权利的行使和监督作用的发挥,而且还造成了官僚主义对党和国家机关的侵蚀。对此,列宁的认识是清醒而深刻的,他指出:“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作出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7]766列宁的论述阐明了俄国文化落后的现实对政治建设的影响,揭示了文化建设对政治建设的意义。因而,实施“文化革命”成为苏维埃政权解决政治建设过程中文化困境的必然选择。

基于对俄国特殊国情和苏维埃政权面临主要任务的客观认识以及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关系的准确把握,列宁明确阐释了苏维埃俄国的文化建设对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特殊意义,列宁总结指出:“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文化任务,是消化那个应该而且能够得到贯彻的政治经验。或者是断送苏维埃政权所取得的一切政治成果,或者是为这些成果奠定经济基础。现在没有这种经济基础。我们应当做的正是这件工作。”[1]586在列宁看来,文化建设对于消化政治变革成果、奠定经济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建设成效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这是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三、苏维埃俄国文化建设的途径

列宁“文化革命”思想既包括对俄国文化建设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客观理性分析,又包括对苏维埃政权文化建设路径、方法和措施的实践探索。列宁关于文化建设途径的探索为苏俄文化建设实践指明了方向。

(一)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展国民教育对于增强俄国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恢复经济秩序,推动政治建设和国家机关改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列宁提出了苏维埃政权发展国民教育事业的具体措施。首先,要提高国民教师的地位。列宁主张把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应有的高度;要注重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提高国民教师地位还要与提升教师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相结合。他说:“我们必须经常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工作,既要振奋他们的精神,也要使他们具有真正符合他们的崇高称号的全面修养,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1]764这既是列宁对俄国文化建设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俄国全体国民教师提出的要求,即主动提升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其次,要增加教育经费。列宁强调,发展教育事业要杜绝空谈,应着手于实际工作,着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列宁要求在俄国经费预算过程中,不能减少教育经费,而要将其他部门削减的经费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增加对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列宁还提到一个节省教育经费的办法就是精简机构,他指出:“那些半贵族老爷式的玩意儿,……国民识字情况下可以不要、可以长期不要而且应当不要的机构一律撤销。”[1]764这既是节省教育经费的重要举措,也反映出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再次,要做好国民教师的组织工作。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培养出新型的教师。因而,发挥旧教师的作用、首先吸引旧教师执行新的任务成为发展国民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发挥旧教师的作用,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国民教师的组织工作,即吸引旧教师成为苏维埃制度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建设者,使他们成为争取农民、巩固工农联盟的推动者。列宁关于发挥旧教师、资产阶级专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作用的思想,是其“文化革命”思想的又一重要论断。

(二)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是列宁和苏俄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列宁提出了科学的态度,即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第一,要积极借鉴资本主义文化技术成果。俄国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也是不多不高的,但这是俄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宝贵财富,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有效利用。列宁指出:“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2]48列宁这一论断有力地回击了对待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各种错误观点。第二,要吸收资产阶级专家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一个关键问题是发挥资产阶级专家的作用,因为这些专家掌握着文化和技术成果,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艺术”在“专家们的手中,在他们的头脑里”[2]48。列宁要求党员干部和工人群众要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组织大生产的本领。列宁关于发挥资产阶级专家的作用、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经济建设本领的思想,对于长期遭受战争破坏的苏俄迅速恢复经济秩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高度重视在农民中开展文化工作。列宁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视为划时代的重要任务。他之所以特别强调农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更是因为农民文化工作的经济目的就是合作化。“要是完全实现了合作化,我们也就在社会主义基地上站稳了脚跟”。[1]773显而易见,农民文化工作的成效,关系合作化的实现程度,进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最终胜利。当时的情况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还不足以认识到参加合作社的意义。因此列宁认为,“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1]773可见,使农民“文明”到认识合作社的重要意义,积极参加合作社,成为“文化革命”的重要任务。首先,创建城市和农村文化互助的形式,使城市团体在了解农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村发展文化。其次,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1922年5月,列宁在给中央政治局的信中,对于无线电技术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无论是就进行宣传和鼓动,特别是对没有文化的居民群众进行宣传和鼓动来说,还是就转播讲座来说,实行这个计划都是我们绝对必要的。”列宁建议以特别拨款的形式支持该计划的实施,以“使广大群众能听到莫斯科或其他中心城市的讲话、报告和讲座”[3]192。可见,开展农村文化工作、提升农民文化水平,是列宁进行“文化革命”的重要途径。

总之,列宁“文化革命”思想,不仅在当时对苏俄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后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时值现时期,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对于中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1] 列宁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列宁全集:第3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 列宁全集:第4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 列宁全集:第3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 列宁全集:第4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列宁全集:第3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 列宁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苏维埃政权俄国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考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马士英与弘光政权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