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2014-04-11朱菊芬刘加彬彭丽萍孙岳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9期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工作

朱菊芬,刘加彬,彭丽萍,孙岳明

(东南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96)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科发展,实验室危险化学试剂的使用愈发频繁,带来的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增多。实验室是高校安全防护的重点场所[1],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已成为高校顺利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2]。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基本安保设施陈旧、经费投入不足

据调查,某些高校部分实验室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基础设施老化、实验设备超期服役、实验环境较差的问题。例如有的实验室通风欠佳,防火设计不合理[3];有的实验室对环保与安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环保设施不能满足要求,实验中产生的粉尘、噪音、有害气体以及废水、废液等处理设施不完善,不能严格处置。

1.2 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安全环保类管理办法一般都是针对企业和专门的研究单位,未制定过有关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品回收处理的技术规范,并且由于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一些方面不够具体,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和刚性约束。各高校自行制定的规章制度更侧重实际操作层面,对实验室所存在的污染问题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措施,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实验室污染治理的难度[4]。

1.3 管理职能不明确、安保意识淡薄

目前内地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一般由保卫部门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也有少数高校的教务部门或资产管理部门兼管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工作。保卫部门除了负责全校防火防盗等综合治安工作以外,实验室购买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也要经保卫部门审核备案。由于实验室的设备和实验材料所涉及的危险因素较多,使得保卫部门和其他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部门在职能分工上存在交叉现象,容易在工作中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5]。

另外,由于存在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思想,有些相关管理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本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教育趋于淡化,存在凭经验、想当然的观念和麻痹思想[6-7]。

2 改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思路

坚持以制度为保障,不断强化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落实实验室安全检查,建立安全准入制,做到以教育为先导、培训检查为强化手段、制度化管理为保障措施,实现理念与手段、思想教育与制度化管理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2.1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规范体系

由于高校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增强,迫切需要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与污染问题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国家相关部门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实际情况,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如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法、高校实验室环境保护管理实施方法等规范文件,使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问题也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各高校应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校情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我校在近年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东南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东南大学实验室排污管理规定”、“东南大学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东南大学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防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除此以外,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和专业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二级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构建一个自上而下、全面规范的安全和环保制度体系。

2.2 规范管理模式,落实管理责任

近年来,我国高校快速发展,部分高校合并,“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成为许多高校的办学特点。多校区办学使实验室分布广而散,各院(系)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侧重点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实行实验室安全和环保的多层次管理,即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

高校应成立校级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有关职能部门可设立环保技安办公室,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并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各院(系)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逐级安全责任制度,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的副院长为第二责任人。各院(系)应与学校主管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院(系)也要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实验室具体负责人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2.3 开展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在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主体是实验教师、技术人员和学生。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对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提前进行安全与环保教育培训,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在实验室工作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可在其上岗前的培训中加入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使之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基本安全技能。学生可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实验室安全常识的自主学习,在进行具体实验前,由教师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详细指导培训。无论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通过实验室安全知识网上考试才能够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

此外,在实验室特殊岗位的人员,如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与放射性物质有关的工作人员等必须参加有关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考试,获得上岗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关工作。培训工作应常态化,不断深入,培训形式可多样化,目的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技能和应急响应能力,倡导安全与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

2.4 加强安全检查,重视隐患整改

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主体应该是各院(系)实验室[8]。院(系)应制订安全检查计划,定期对所属的实验室进行细致的安全自查工作,并将自查结果上报学校主管部门。

学校归口管理部门除了每年定期进行全校实验室的安全大检查以外,还应针对重点安全防护区域不定期进行抽查;对院(系)上报的隐患点应加以重视,及时查明隐患原因,督促院(系)进行整改,对院(系)无法自行整改的安全隐患,可由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专家委员会联系职能部门帮助解决[9]。

3 进一步做好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举措

3.1 危险化学品统一管理

实验室所用化学品种类多,使用量大,涉及到化学化工、医学、生物医学、材料、电子等多个学科专业,并且很多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性、腐蚀性、氧化性等。实验所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应被列为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一大重点。

3.1.1 源头管理,统一采购

如今市场上的化学试剂供应厂商和中介机构很多,产品品质良莠不齐,若开放化学试剂采购渠道,很可能因采购者一味追求低价格而买入低质的试剂[10]。南京某高校曾发生学生在市场上购买到包装标签为氯化钾,包装容器内实际为次氯酸钾的事情,做实验时险些酿成大祸。

为杜绝低质的药品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规范试剂供应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化学试剂应归口学校统一采购,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学校可从经营资质、产品质量、供货价格、售后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把关,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从制度上规定本校师生只能从学校确定的合格供应商处采购试剂。同时,学校和供应商应签订合同,要求供应商在价格、服务上作出承诺,确保为师生提供质量符合标准、价格公平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易制毒品和剧毒品的采购应按照公安和环保部门的要求,由学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申购剧毒品、易制毒品须经校内保卫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纳入采购计划,按照实际需要的数量购买,并按照要求建立台账。

3.1.2 合理储存,规范使用

危险化学品必须存放在符合存放条件的专用仓库,分类分项存放,专人管理。根据化学品的种类和特性,相应设置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等安全设施设备,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防止被盗、丢失或误用。

对剧毒化学品应严格执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把锁”的制度[11-12],使用单位应根据具体需求,精确计算用量,按照一日一次的用量一次性使用完毕,严禁存放在实验室。

3.1.3 废物回收,严禁违规排放

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严禁直接排放至大气或下水道,应分类回收,交由具备处理危险废弃物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盛装过危险化学品的空容器也要安全处置。

各院系实验室应首先做好危险废弃物标志,尽量原瓶装回,对互相不会产生反应生成有毒有害物质的溶液可用塑料桶混装,分类摆放整齐。固体废弃物,如沾了化学试剂的纸巾、实验用一次性滴管、橡胶手套等不可直接混入生活垃圾丢弃,应使用危险废弃物专用垃圾袋进行回收,统一交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为防止危险废弃物存放在实验室成为安全隐患,学校可在每个校区设立专门的危险废物临时存放点,各实验室将产生的危险废物送临时存放点暂存。临时存放点应通风、隔热、防火、防爆,并加装与保卫部门联网的监控设施,以保证安全。

3.2 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

关于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可理解为相关人员必须通过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培训并考核通过后,方能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安全准入制的对象不仅是学生,在实验室工作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也应包括在内。

东南大学目前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网站,根据学科特点,分别从通识、消防安全、电气安全、辐射安全、化学安全、机械安全、医学生物安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网络安全等多方面向师生普及安全知识,并建立了各门类的考试题库。师生可随时随地登录网站自学安全知识、进行在线考试,考试通过后系统自动给出考试成绩,并提供所考试题的标准答案,对出错的题目给出解释。考试通过者可打印出证书,作为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通行证。实验室安全知识在线学习考试网站针对性强、普及度广,是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有效举措,值得大力推广。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的建立旨在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安全习惯,从而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3 创造实验室安全环保氛围

如果实验室整体环境较差,缺乏应有的文化氛围,那么在实验室里工作学习的人易产生懈怠心理,从而引起安全事故。为了减少安全隐患,让学生在规范、有序的实验室中良好成长,应着手构建积极、良好、有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环保氛围。安全环保氛围可包含多个方面,如对实验室铭牌、门牌号、各种安全标志进行整体设计和统一制作,编写《实验室安全手册》,定期举办实验室安全环保知识竞赛,在宣传栏开设实验室安全环保专栏等。

4 结束语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东南大学安全管理实践,提出了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高校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和安全标准,通过规范管理模式、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检查等方式,从源头上有效消除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中的隐患,营造平安和谐的实验室文化氛围,以提高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的效率,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贺振旗.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13(9):41-43.

[2]刘鹤,王曦,刘志伟,等.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4.

[3]蒋莱,虞乃而.我国高校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03(3):52-54.

[4]易国顺,赵邦枝,李名家.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70-176.

[5]付裕贵,杨兵,王运,等.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1-15.

[6]宋彬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42-943.

[7]赵志成.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10(1):862,920.

[8]黄晓亮,李洪波.浅谈高校实验室的开放[J].实验室科学,2008,11(4):183-184.

[9]阮俊,金海萍,冯建跃.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0-192.

[10]张志强.高校化学试剂的管理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85-187.

[11]周德华,陈明尧.高校化工类实验室及库房的安全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1):101-102.

[12]刘永利,闫克勤,赵志强.剧毒物品库房管理引发的思考[J].中国医学装备,2008(12):37-39.

猜你喜欢

实验室管理工作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不工作,爽飞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