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

2014-12-25李绍中欧阳葵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9期
关键词:顶岗指标体系高职

李绍中,欧阳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广东 广州 511483)

顶岗实习作为一门纯实践性的专业核心课程,占用学时多,承载功能丰富,无疑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与传统的实习相比,顶岗实习有它自身的显著特点,如学生兼具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实习指导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实习场所由学校搬到了企业,实习形式由统一集中进行到分散实习等[1]。所以传统的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也很难适应顶岗实习的评价[2]。因此,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它自身的特点。另外,因各学校专业顶岗实习要求不尽相同,实习单位要求相差很大,很难用一个指标体系去评价所有专业学生实习的质量,所以构建能动态调整的、开放式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高效、可行的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公正地对顶岗实习进行全面评价,对促成顶岗实习教学目标的实现意义深远[3]。

1 当前顶岗实习中学生实习质量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指标简单,评价难以全面

顶岗实习在我国推广时间不长,对它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没有太多经验和方法可借鉴,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监控体系还未完全建立[4]。许多学校对顶岗实习评价缺乏研究,评价指标确定比较随意,过于简单,如某校校内教师评价学生实习质量的指标为“顶岗实习总结”和“顶岗实习记录”两条,校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实习质量的指标为“爱岗敬业”、“团队合作”、“吃苦耐劳”和“岗位技能”,这些因素没有涵盖顶岗实习的安排、实施过程及实习成果、效果等,这不但无法全面评价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甚至出现了评价指标本末倒置的现象。

1.2 指标体系内涵空泛,评价难以客观

目前职业院校采用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标准普遍比较空泛,不具体,没有明显的观测点[5]。如“爱岗敬业”、“职业操守”等指标,因没有明确的内涵,缺乏易于判断的观测点,评价等级难以确定,教师在评定时只能“跟着感觉走”,从而难以对学生实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

1.3 主体不清,评价难以公正

顶岗实习往往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即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指导任务,同时也应共同对学生进行实习质量评价。但由于校内指导教师基本大都以远程指导为主,未能全程指导学生实习,他们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环节,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价,而企业兼职教师对顶岗实习的考核标准不太了解,且不同企业的指导教师把握的标准相差很大,考核有一定的随意性。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自己代替校外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手册进行评价,存在弄虚作假现象。实习成绩的评定往往由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手册、总结等材料进行,而忽视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成果、表现等,而后者恰恰应该是顶岗实习质量评价的最重要的方面[6]。

1.4 缺乏针对性,评价难以科学

根据对职业院校调查,各学校大都统一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实习质量评价标准,供各专业使用[7-8],但这样也很难满足各专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的需求,甚至无法用学校的制订的标准来评价某些专业的学生实习质量[9]。因为,不同的专业对顶岗实习的要求相差很大,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科学评价所有专业的顶岗实习质量[10]。

2 开放式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针对当前顶岗实习中学生实习质量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构建涵盖对顶岗实习态度、实习安排、实习过程、实习效果等顶岗实习的全面质量考核指标体系[11-12]。考虑到各学校、各专业对顶岗实习要求的多样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重要度均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定义或调整,即该指标体系为开放式指标体系。另外,为便于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每个二级指标都给出了明确的观测点,并明确了评价主体。开放式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该指标体系的中的“重要度”,由各专业根据专业自身要求自行定义。建议将重要度分为11级(或6级),分别为10、9、8、7、6、5、4、3、2、1、0(或5、4、3、2、1、0),数字越大,代表该指标越重要,权重越大,当重要度设置为0时,表明该指标不作为考核内容。

表1 开放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表1 (续)

3 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方法

3.1 实习成绩的计算方法

进行顶岗实习质量评价,即要计算学生实习成绩,需要将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度”转化为权重,再根据权重用加权平均值方法计算学生的顶岗实习成绩。在本指标体系中,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各二级指标权重:

其中,Wij为二级指标的权重,Xij、Xmn为二级指标的重要度。

3.2 质量评价的计算机实现

开放式指标体系不同于传统的指标体系,因指标体系和重要度可调,导致指标权重不固定,所以用传统的手工评价难以实现对学生实习质量评价,应将学生实习质量评价由计算机系统去完成。在设计计算机系统时主要实现3个功能:一是实现根据系统提供的评价指标体系,完成本专业指标体系的定制,操作界面如图1所示;二是教师根据指标体系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即为各二级指标指定等级,操作界面如图2所示;三是实现学生实习成绩的自动统计,生成成绩报表。

图1 评价指标体系定制操作界面

4 结论

建立涵盖顶岗实习全过程的开放式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实现顶岗实习质量评价的自动化,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顶岗实习中实习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使顶岗实习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和全面。

图2 教师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操作界面

[1]李绍中,欧阳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23-125.

[2]孙百鸣,袁冰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72-74.

[3]郑卫东.TAFE课程能力标准考核方式的学习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11(17):89-92.

[4]孙勇.对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的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8):41-43.

[5]刘殿红,徐龙海.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性考核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91-92.

[6]李绍中,王晓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难点透析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5):63-65.

[7]王金岗,李玉香.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57-60.

[8]郭洪强.高职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9):183-184.

[9]于辉.同职学生在校顶岗实习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18):157-158.

[10]李岚.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62-64.

[11]张雅娜,康强.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43-45.

[11]李海波.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课程考核改革探索[J].成人教育,2011(1):31-32.

[12]黄炎坤,徐秋良.三位一体顶岗实习考核方法的实践探索[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35-37.

猜你喜欢

顶岗指标体系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