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背后的差异
2014-04-11吴玉伦
吴玉伦
(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文化学与传播学】
“西方文化”背后的差异
吴玉伦
(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谈论欧美国家的人或事,就会不加判断地说“西方人如何如何”“西方文化怎么怎么样”。但是细心研究,会发现西方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很大,有些西方人的文化甚至与东方人的文化很相近。有必要从欧美一些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来揭示西方文化背后的差异,以便使我们对西方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对“西方文化”词语的使用会更加准确。
西方文化;差异;文化交流
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国际间经济合作、外交谈判、商务往来、贸易洽谈、教育交流、旅游观光使人们对不同国家的人们及不同的文化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因此,人们在发现来自欧美国家的文化与我们的文化不同时,经常会笼统地概括说“西方人太随便”“西方人待人不热情”“西方人不容易接触”“西方人不讲面子、直言不讳”等。
西方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指欧美各国,有时特指欧洲各国和美国。因此,人们习惯于把欧洲各国和美国的文化统称为西方文化,以为它们都一样,犯了以偏概全的格式化的错误。
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含有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之意。最初它指土地的开垦以及植物的栽培;以后它又指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发展和培养,特别是艺术和道德方面的能力和精神的培养,进而它又广泛指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人们在征服自然中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它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都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今美国文化迅速发展传播是有目共睹的,从电影、图书、饮食到电脑软件、网络,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无不感到美国文化的存在。这就客观地给人们留下了西方文化的印象,以为美国人属于西方人,美国文化那就是西方文化。但是正像东方文化中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韩国文化之间也有很大区别一样,西方文化中的欧美各国之间的文化也不尽相同,有着很大差异。所以简单地、笼统地称“西方人不讲面子、直言不讳”“西方人待人不热情”,这样的概括不全面、不准确。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对西方文化笼统的概括,但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一)“西方人平等,没有等级观念”
美国人追求平等。即使人们在年龄或社会地位上有很大差异,他们一般也不会受到不同的对待。但是,德国人对上级绝对服从,整个民族一直坚持着“家长制”,等级分明,而且他们毫无怨言地接受等级制度的划分。他们对上级的指示无条件地服从。统治者要求做到的事情,全体国民都会全力以赴,上下级之间配合默契。英国人热衷于组建、参加各种俱乐部,使相同等级、身份的人在一起,存在等级差别。意大利人也注重权力距离和社会阶层。
(二)“西方人直言不讳,不绕弯子”
荷兰人的思考方式是单刀直入,从不知道忌讳为何物。只要是自己有必要去做的事情,他们就会毫无顾忌地去做。但是,英国人尽可能抑制自己的情绪,言行不过于直接和露骨,而是委婉、间接地表露。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南部等南欧人也是如此,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直言相告,一般都会拐弯抹角地说出。
(三)“西方人守时”
德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原则和秩序的民族,严谨、守时一向都是他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凡是承诺的就一定兑现,凡是约定就一定准时赴约。而法国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和葡萄牙人的时间观念不强,往往不能在约定的时间见面。
(四)“西方人不讲面子”
德国人、荷兰人做事不讲“面子”。比起名分和颜面,他们更注重实质和现实。他们向来做事直来直去。但是,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爱“颜”如命,凡事都会顾及颜面,这一点和中国人差不多。比如,买单这件事,在法国饭店里常见抢着付账的趣事。如果几个法国人一起开车到外地旅行,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开车的人承担汽油费,有人负责餐费,有人负责住宿。这些关于钱的事宜,他们都会自觉地看着办,而不会说出口。
(五)“西方人善于表达”
美国人不喜欢沉默。他们宁愿谈论天气也不愿沉默。而芬兰人喜欢“沉默”,甚至比日本人还要“沉默”,日本人至少还会用点头的方式显示自己的礼貌或满意,而芬兰人则可能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六)“西方人讨厌与人身体接触”
英国人讨厌与人身体接触,而法国人认为两人的身体接触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方法之一。法国人通常会贴脸三到四次。身体接触在意大利不是对隐私的侵犯而是友好的表示。
1.2.2 不同扦插密度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调查 2017年在试验地随机抽取不同扦插密度(株距×行距)20cm×30cm、20cm×40cm、20cm×50cm、20cm×60cm的3年生青杨苗木,抽样小区面积667m2,重复3次,以传统扦插密度(株距×行距)20cm×20cm处理为对照(CK)。10月中旬每小区随机抽取青杨苗木1000株,调查叶锈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七)“西方人一切向前看,不重视过去”
美国人的生活态度是一切向前看。事无巨细,一概提前计划,对于既往之事大多不仅不咎,而且大都健忘。但是,英国人非常尊重历史和传统,更愿意对过去的事情不断进行改进。法国人也注重过去的时间取向。
(八)“西方人不存钱,爱消费”
美国人、英国人和西班牙人持“人就活这一次”的态度,愿意多消费享受生活,很多美国人钱还没挣到手,就已经计划花出去了。而意大利人和德国人喜欢多存钱以防未来不测。有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德国消费者中,有52%的人表示,如果欠债会使他们睡不好觉。另外,德国国民的节约精神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
(九)“西方人喜欢自由,不花太多时间陪伴孩子”
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大人要指引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教育。即使孩子不乐意,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管教,因为放任不管的话,孩子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在大多数的家庭,到了晚上8点,孩子就要回到自己的房间,决不能再打扰父母。父母固然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是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在德国,晚上孩子和父母一起外出散步的景象非常少见。但是,在南欧一些国家,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在家庭的餐桌上,能首先享用美餐的就是孩子。夜晚来临,父母会和孩子一块儿散步。大人们对孩子态度温和,家庭相处和乐融融。与北欧家庭相比,南欧的家庭关系更为和谐、亲近。
(十)“西方人不注重人际关系”
美国人不重视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注重实际利益,强调原则性,反感因私人交情而融通的行为。但是法国人、西班牙人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友谊,法国人热情开朗,注重在谈判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谈判中间常常会举行宴会以增强彼此间的关系。
(十一)“西方人乐于竞争,注重工作绩效”
美国人强调公平竞争,注重追求物质利益和工作绩效。为了绩效一味提高工作专业化程度。如20世纪初,在美国建立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使得工作绩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瑞典人更强调“人”的和谐性,关注生活质量,考虑更多的是“人的非经济性因素”。法国人也追求生活质量高于事业成功。
(十二)“西方人随便,从不约束自己”
美国人在行为举止上较少约束自己,他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很随便。他们说话随便,衣着随便,吃东西随便,对人的态度也随便。但是,德国人、英国人则比较死板,喜欢拘泥于细节。几乎每个英国人都知道他们怎样做才不失绅士风度。
(十三)“西方人高傲,不谦虚”
美国的求职人过于“推销”自己,他们惯于把成绩说足,如数家珍地列举自己的成绩、奖励。在访谈中个个的行为都表现得十分自信、自得。但是,荷兰人的求职信写得过于谦逊,他们期待雇主了解自己实际干得
怎么样,而不是自己全说出来。荷兰人总是小心翼翼不让别人认为自己自高自大,自视过高,除非有把握能办到的事情,绝不夸海口。
(十四)“西方人生活节奏快”
美国人生性好动、不甘寂寞,生活节奏很快。生活的节奏像一根上足了的发条一样,有条不紊地不停运转。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的人生活节奏却很慢。他们“不急不躁”“从容淡定”,并不意味着工作效率低,相反他们追求更高的质量。芬兰人认为“生活得快乐、自由和悠闲”最为重要,而“”安全感、生活稳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排在其次,“挣更多钱”排在最后。
二
以上只是选取了部分常见的对西方文化格式化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在欧美国家之间的文化也大相径庭,区别很大。那么为什么人们动辄说“西方文化怎么怎么样”“西方人的观点如何如何”“西方人就不那样”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世界各国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多,但是欧洲有40多个国家。人们对欧洲40多个国家的文化并不都很了解,因而,可能出现了只要是来自欧美国家的人,看见他们长相差不多,感受到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一味地、概括地认为“西方文化”如此这般,殊不知欧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很大。芬兰、瑞典等国的文化注重和谐,不喜欢竞争,与英国、法国的文化不同,在这一点上似乎更接近东方文化。
(二)由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也呈上升趋势。无论在电视上、电影中,还是英语学习和国际商务、国际交流中,与美国文化的接触更多,更普遍。美国人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世界的人们。因此,人们习惯于把美国人的做法、美国人的文化认为就是西方文化。其实,美国人的文化与欧洲国家的文化区别也是很大的。诚然,美国人的祖先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他们大多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代,信奉的是基督教、新教。他们虽然是主导势力,但是不要忘了,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因此,美国人的文化是一种改良了的综合多种文化特点的新的文化,与英国文化不完全一样,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区别也很大。所以,把美国文化一味地看作是西方文化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三)欧洲文化是多元的。拉丁民族是以农业为生的民族,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生儿育女的人,即“母亲”是一个家庭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家庭的方方面面几乎都以母亲为中心。所以,拉丁民族的人形成了热情好客、说话不直截了当、好面子的性格。日耳曼人与依靠农业生活的拉丁人截然不同,日耳曼民族中身强力壮、勇猛彪悍的男性是最有地位的,形成了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因此,愿赌服输这种阶级意识和对强者的屈从渐渐成了日耳曼人的性格之一,这样,强者和弱者之间就有了等级之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了适合当地环境、适合自己的独特文化。熟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德国文化与意大利文化就不一样,德国人做事不讲“面子”,向来直言不讳,结账AA制,做事直来直去。而意大利人却爱“颜”如命,凡事都会顾及面子,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直言相告。英国文化与法国文化区别也很大。英国人性格保守内敛,尽可能抑制自己的情绪,待人似乎冷漠无情,难以接近。而法国人热情开朗。他们讲话时仅仅用语言根本无法表达急切的心情,因此便会借助肢体动作、手势和表情等一切能表达心中意思的方法。因此,见到欧美某一国家人的所作所为就笼统地、不加判断地认为那就是西方文化是不妥当的。
三
当今,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商务往来、国际交流、旅游观光使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了解越来越多,接触越来越频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各国文化有个清楚的了解。不要见到黄头发、白皮肤的外国人就根据你所了解的某一国家的文化武断地认为西方文化都这样,西方人都这样做。殊不知西方指美国和欧洲40多个国家,而他们之间的文化区别也是非常大的。只有我们对西方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清楚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有准备地、恰当地与西方各个国家的人交往,尊重他们的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往的能力,避免用“西方文化”一词指代所有欧美国家的文化,犯以偏概全的格式化错误。
[1]段聪聪.英国人爱消费,德国人爱存钱[N].环球时报,2006-10-22(5).
[2]李元馥.漫话德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郑兴山.新文化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杨镜江.文化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韩银燕,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5-17.
【责任编辑 赵 伟】
G112
A
1674-5450(2014)06-0148-03
2014-08-26
吴玉伦,男,山东蓬莱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