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执言 正气凛然
——从《马汧督诔》看潘岳性格的另一面
2014-04-11巨正兴
高 刚,巨正兴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潘岳(公元247年—公元300年),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小字檀奴,俗称潘安,荥阳中牟人(今属河南人)。祖父潘瑾,官至安平太守;父潘芘,官至琅琊内史。潘岳虽出身官宦世家,但却非当时名门望族。年少时以聪明有才华著称,乡邻称为神童。
一、关于潘岳
潘岳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先是依靠贾充,入其府为太尉掾。一直沉居下僚,难以升迁。又历任河阳县、怀县县令,后任太傅杨骏主薄。杨骏被诛杀后,潘岳再次依附贾氏集团,讨好贾谧,又任长安令、著作郎、黄门侍郎等官职。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梁王司马彤废贾后为庶人,杀贾谧、张华等人,赵王司马伦自封相国,入朝专政。其亲信孙秀任中书令,因先前受过潘岳多次挞辱,于是诬陷潘岳及石崇、欧阳建等与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冏阴谋叛乱,潘岳被杀,诛三族。
潘岳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貌比潘安”已经成为人们形容美男的专用词语。潘岳作为一位绝世美男,常常出现在后世的诗词、成语典故、小说戏曲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国历史上不乏美男,魏晋时代尤盛。潘岳同一时期也有很多美男,如卫玠、夏侯湛等等。“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1]1507,是西晋一流的文学家。对母亲孝敬、对妻子一往情深、对亲友真情实意、对百姓友善,政绩突出。
其成为美男的符号,本身俊美又生在一个尚美的时代,更因其多才、重情、善良等诸多因素,才成就其美名。然而,潘岳却因为谄事贾谧,望尘而拜;诬陷愍怀太子的事件,为后人所诟病,成为“文人无行”的典型。纵观潘岳的一生,其性格复杂多变。但从他的一些诔文来看,可以窥见其至情至性的一面。
潘岳善为哀诔之文。《文选》总收诔文8篇,潘岳的诔文就占4篇,即《杨荆州诔》、《杨仲武诔》、《夏侯常侍诔》、《马汧督诔》。刘勰曰:“潘岳之才,善于哀文。”[2]637此话高度地概括了潘岳的作品艺术风格。潘岳的哀诔文“虑善辞变, 情洞苦悲, 叙事如传;结言摹诗, 促节四言, 鲜有缓句,故能义直而文婉, 体旧而趣新,金鹿泽兰, 莫之或继也。”[2]240刘勰认为潘岳哀诔文写得凄切动人, 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的感情和语言形式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哀伤的情感特征, 才使得作品“ 义直而文婉, 体旧而趣新”,潘岳之所以能够把哀吊之文写得十分出色, 不仅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他能抒写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悲痛, 用自己的哀情体验传达出了人们难以言传的苦痛,并引起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潘岳诔文中哀吊帝王权贵的应制之作,如《世祖武皇帝诔》、《南阳长公主诔》、《宜城宜君诔》等,多溢美之词,较少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潘岳哀诔文中最有价值的是哀吊亲人朋友之作,如《杨荆州诔》、《夏侯常侍诔》、《哀永逝文》、《阳城刘氏妹哀辞》等。这些哀悼亲人朋友的哀诔文,是潘岳文章最悲怆感人的一类。写的情辞哀婉、缠绵悱恻、悲痛深情,这类作品是潘岳哀诔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艺术佳作,展现了潘岳至情的一面。尤其是《马汧督诔》反映出潘岳仗义执言,正气凛然的性格品质。
二、《马汧督诔》
诔,从最初“作诔以定谥”的实用功能逐渐转为一种歌功颂德、抒发哀情的文体。《马汧督诔》则是潘岳诔文中的名篇,此文不同于潘岳大多数诔文的情洞悲苦、哀婉多情,长于抒情的风格。而是夹叙夹议,以强烈的感情倾注笔端,激荡着为枉死的马敦鸣冤的正义之气。
马汧督即马敦,任汧县(今陕西陇县东南)督守。此文作于元康七年秋,潘岳时任著作郎,诔文前有长序。点明诔主马敦去世的年月,羌、氐叛乱时:“建威丧元于好畤,州伯宵遁乎大谿。若夫偏师裨将之殒首覆军者,盖以十数;剖符专城纡青拖墨之司奔走失其守者,相望于境。”建威将军周处丧命于好畤,雍州刺史解系夜逃于大谿,偏师、副将、太守、县令等文武失利者众多,这为赞美马敦守汧城之功作下了良好的铺垫。序文极写羌、氐反叛时,马敦守汧城的惨烈困苦景象。群氐蜂拥而起,城中飞矢如急雨骤下。人们躲在地洞中,连汲水都顶着门板,以防被飞矢所伤。城中弹尽粮绝,把粱栋削成木片,喂给战马。用石头作武器,保证战时供给。用智慧防御叛军的地道战,火烧柴草熏退叛军的进攻。潘岳饱含感情叙写了马敦守城的艰难困苦,肯定了马敦的功劳。
序文另一重要内容哀痛马敦之冤死。雍州掌管刑法之官嫉妒马敦功劳,“乃以私隶数口,谷十斛,考讯吏兵,以槚楚之辞连之。”利用小疵囚禁马敦追究罪责,导致马敦“下狱发愤而卒”。尽管最后赞美马敦忠勇果毅、守城有功,“追赠牙门将军印绶,祠以少牢”,却也难以平复忠臣被害在潘岳心中的激愤。潘岳呼喊出:“嗟乎,妬之欺善,抑亦贸首之讎也。”即嫉妒欺辱良善之人,抑或也像那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潘岳感情激烈,难以抑制内心的愤恨;有力地鞭挞了嫉贤妒能,陷害忠良的州司。序文用杂言散体叙述马敦守汧之功和哀痛其冤死的始末,记叙得当,绘声绘色,亦如史传散文之笔法。
正文主要用四言骈体描写马汧督在氐、羌人造反围困汧城的危急时刻,浴血奋战,保住孤城。后又被州司冤枉,死于汧狱,最后被朝廷昭雪的经过。叙写的内容与序文大致相同。四言骈体的语言形式,使诔文句式整饬、韵律和谐、语言典雅,读来铿锵有力,令人慷慨激昂、情绪激愤,很好地体现了此诔既歌颂了马敦为国忘身的勇敢顽强精神,又揭露了州司嫉妒贤才,陷害忠良的罪恶,还表现了作者对诔主的崇敬和哀痛之情。此文是潘岳诔文中不以哀情为主要特色的诔文奇作。诔文只叙述其守汧城之功与冤情,没有其他诔文大篇幅的表达哀伤之情。但却有一股仗义执言,秉笔直书的正义之气激荡其中。高步瀛曰:“词旨沈郁,声情激越,部司之忌才,烈士之冤愤,俱能曲曲传出。宜曾文正笃好斯篇,并深许其子惠敏称为沈郁似《史记》之言也。”[3]125张溥又云:“予读安仁《马汧督诔》,恻然思古义士,犹班孟坚之传苏子卿也。”[4]124此诔文运用对比烘托手法,刻画人物,使诔主马敦性格鲜明,形象逼真;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寄寓文内的作者感情起伏跌宕,正气凛然。千古之下,亦能感染读者,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这篇诔文可以看出是潘岳真性情的流露,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潘岳。
三、矛盾而多样的潘岳
潘岳的仗义执言,并非一时兴起。旁人只见他“性轻躁,趋势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怀之文,岳之辞也。”[1]1504潘岳谄事权贵、构陷太子,这是没有综合地看待潘岳。作《马汧督诔》更是抒发自己的愤懑和不满,没有泯灭一个文人的良知。面对不平与冤屈,潘岳敢于挺身而出,为其鸣冤。
元好问《论诗三十六首》其六中曰:“心画新生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嘲笑其人文不一,后人更是把潘岳作为“文人无行”的典型。后人在指责潘岳“文人无行”的同时,更应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无奈。潘岳生在一个社会动荡、危机四伏,权贵争权夺利的乱世。门阀制度等级森严,并非世家大族很难跻身社会上流。文人光靠自身的才华,在当时仕途上也很难立足。其《闲居赋》回顾了自己的仕宦生涯:“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徒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5]1987潘岳一生仕途坎坷,杨骏辅政时,依附杨骏,杨骏被贾后所诛,又谄事贾谧。八王之乱时,终被小人孙秀谋害,株连整个家族。投靠权贵,渴求得到他们的提拔和护佑,是那个时代文人迫不得已的选择。 “至于他最为人们指责的陷害司马遹一事,这无可否认是一种过恶。但贾后与司马遹之间的矛盾,本属皇室内部问题,和潘岳那样的小官本无利害关系。他显然不会是这一阴谋的主犯。只是由于他既依附于贾谧这个集团,难免‘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对此我们既无必要为他开脱,也不必据此否定其全人。”[6]
潘岳也作过县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颇有政绩。据《晋书》记载,潘岳在河阳县、怀县当县令时,“频宰二邑,勤于政绩。”[1]1503在河阳故地留下了“河阳一县花”、“花县令”等美誉。
投靠权贵,热衷功名也并非潘岳一人。文人所接受的传统儒家教育,使他们认为只有积极入仕,依附国家帝王,个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潘岳好功名,谄事权贵。我们应同情理解其内心的无可奈何,不能苛求古人。人的性格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反映在文学作品当中,自然也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人与文不能简单的一一对应,即使以平淡恬静的诗风著称的陶渊明,也并非整天飘飘然,也有“金刚怒目”之作。潘岳既有隐逸之志,又热衷功名,谄事权贵;“掷果盈车”受妇人青睐,被视为轻浮的美男,却又对亡妻深情悼念,写下《悼亡诗》《哀永逝文》等作品,情辞悲苦、哀婉缠绵、一往情深。在政期间关心百姓疾苦,也有仗义执言为忠勇义士鸣冤之举。人文不一的情况原因很复杂,“政治权利的压制,功名利禄的引诱,人情世故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因此,我们要全面看待一个作家,文学作品只是其人情感体验的部分反映。人具有复杂的情感,应承认人个性的多样化与合理性。不能拘泥于传统道德教条和标准,不宜机械看待文人关系。”[7]
潘岳一生热衷功名,仕途坎坷,身陷政治斗争的漩涡、不能自拔,最终死于小人之手。整个家族也遭诛杀,下场悲惨。性格多样而矛盾,人性被扭曲成畸形,这也是时代的产物。这并非只是潘岳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士人的悲剧。肯定这位太康之英如江才华的文学成就与旷世的俊美。不以才貌俱佳、文如其人去苛求潘岳做一个完人,从《马汧督诔》一文我们看到了潘岳性情的另一面,嫉恶如仇、无所畏惧,敢于挺身而出为马敦鸣冤。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一股刚直的正气,一扫诔文常见的哀婉缠绵、悲痛难过,闪耀着潘岳人性中的美好品质和对真、善的追求。潘岳很大程度是被绝世的美貌与如江的才名所累,我们更要理解、同情他和他的时代,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参考文献]
[1] [唐]房玄龄,等. 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梁]刘勰.文心雕龙注[M]. 范文澜,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 高步瀛. 魏晋文举要[M]. 北京:中华书局,1989.
[4] [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 殷孟伦,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5] [清]严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58.
[6] 曹道衡.潘岳陆机的高下分别[J]. 文史知识,2002(2)137.
[7] 任遂虎.分层析理与价值认定——“文如其人”理论命题新论[J].文学评论,2010(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