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教育研究的选题与方法问题

2014-04-11

关键词:开题研究生论文

(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 北碚 400715)

每年盛夏是高校师生最忙的季节,参加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的研究生和导师更是如此。这一季很重要,有些研究生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有些研究生刚刚开题即将开始写作,有些研究生即将参与开题答辩。从笔者近来参与的民族教育学论文开题和答辩来看,这里边涉及的范围很广,人数众多,问题更多。有些问题是即将从事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有些问题是思维当中的问题。集中在此谈一谈研究生们在论文开题与答辩中共同的问题,这对研究生包括学位论文指导老师都有一些参考价值。

一 开题答辩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首先,五、六月的开题答辩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的大事。以前农民在这个季节既要抢收豌豆、胡豆、小麦等小春作物,又要抢种玉米、红薯当然还有早稻和晚稻等大春作物。这个季节是农民最忙的时候,叫“双抢”。这里借农事的“双抢”,目的是想说明研究生们也有“双抢”,而“双抢”是很重要的学习。平常上课,只能针对某一专业、某一问题谈,而开题答辩是对所学东西的一次全方位的整合,非常重要。它不是单一的东西,很多东西都会涉及到,针对论文题目本身、研究方法、逻辑框架等进行全方位“诊断”。这个“诊断”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人品和道德,也不是不尊重研究生,而是谈他的学术问题,针对他的学术思维与逻辑是否严密的问题。不是说他这个人好不好,而是说他的工作做没做到家。不要偷换二者的概念。思维严密是研究生做学问的基础。现在有许多评比,比如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硕博论文,不能说它们完全一无是处,但很多是行政化的,是关系运作。对于真正做学问的人来说,这种外部的评估有一些坏处,比如盲评没有通过,甚至被否定,答辩投票少一票,可能会影响到有些人的学习和生活。坦率地说,我们许多研究生做得还不够,但严格地来说,真正的标准在于自己内心,在研究生自己身上。作为研究生首先应该问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严密了没有?千万别依赖,有的学生劲头很足,来不来就问老师,这好不好呢?不能说不好,但常常是自己该思考的不思考,在我看来,这是在逃避艰苦的思考。学习上最可怕最大的敌人来自自己内心,心理上承受不起、输不起。论文开题与答辩过程中,老师应该说真话,学生也应该说真话,不能掺杂任何东西。开题答辩期间,有些学生心情可能有些波动,甚至晚上睡不着觉,这很正常;有的学生反应过于强烈,有的学生反应一般,甚至不太重视;有些学生能够接受严厉的批评,有些学生可能难以接受。“五个指头不能一样长”,由于每一个人的背景和经历不一样,学习的基础不一样,反应也就不一样。但是,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没有这严格训练的经历,研究生学术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

前面谈到了外部的评比,比如盲审没有通过,这不完全是导师的责任,但也不能说导师完全没有责任。特别是论文题目,有些题目明明不能做,导师没有给学生说,这是导师的责任;但导师说了学生没有改,那是学生的责任。近年来,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比如,很多学校以前盲评是两个不同意不能答辩,今后只要一个不同意就不能答辩。有压力才有动力,笔者说这些,并不是在为研究生们制造压抑的氛围,这些消息其实是每一个研究生都应该知道的。

开题答辩这个季节非常重要,是学习中关键的时刻,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假如有学生不来怎么办?要求很简单,误一季,庄稼没有收成,晚毕业一年。指导老师不可能管那些具体的事,不可能守着学生读书,但学生读书有没有读进去,大家是看得出来的。不要装给别人看,只有自己对自己内在严格,才能真正发展,因为思维发展是看不见的,但是当大家在谈某个学生的问题的时候,其他学生不只是在听那个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也在想自己的问题。可见,这是一个“内在对话”的过程,所以这个学习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是研究生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此外,研究生学习不能因外部因素而降低标准。有些研究生的身体成问题,身体不好又急着要毕业。这不是等于说:老师你放宽尺度,我身体不好,事情又多,可怜可怜我。可是这不是一回事。身体不好,可以调养嘛,又没有人逼你。在美国,比如美国旧金山艺术大学艺术学专业,论文开题淘汰率达到98%。他们的开题答辩,一个学生一个上午,没有观众,开题答辩老师翻来覆去地问诸多问题,直到开题答辩的学生让所有开题老师满意为止。如果说折腾,他们就是折腾。他们的开题通过率2%,可以说通过率是极低的。而且学习年限一般都是五年以上,名誉上是硕士,实质上是博士。那是另外一套学位制度,这里不多谈。如果平常有事就休学,下一次再来。所以他们的质量好,一说是那个学校毕业的,工作不愁,抢着要,工资也特别高。可以说,人家学校声誉特别好,师生都在为学校声誉负责。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教育满足于网上评估,满足于学校排名。

总之,开题答辩是研究生学习生活中的大事。研究生学习不是被动性、强制性的引导,而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这是一个“通过唤醒而建立成长者的主体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是主体,对学习负主要责任。作为研究生要认真学习,反复讨论,对自己负责,没有必要装样子。一个学生在打球,可能是在想其他问题。想不需要任何形式。只有在电影里,用一个个烟头,烟雾缭绕表示在想,但那是抽烟,不是想;如果表示流泪,用的玻璃窗雨水哗啦哗啦,这是艺术手法;表现内在的想法,只好借助于外在事物。其实,每一个人想的不一样。所以,对于研究生来说,要对自己负责,要积极主动,认真把自己的问题剔除,“自己伤疤自己先清洗干净”,不要总是等别人来说。

二 如何提升民族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

作为民族教育研究,开题中最多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由于研究的是教育问题,特别是民族教育问题,强调田野研究(fieldwork)。总想找个独特的东西,但以前的研究生找过了,于是就像一只鸡,这里抓一抓,那里刨一刨。本来找个独特的东西没有错,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不知道什么是独特,追求形式上的独特,看起来独特,实际上不独特;二是浅尝辄止,找一个问题,却没有深入下去。许多学生在开题陈述的时候,许多陈述基本靠不住;许多学生没有基本的问题,也就没有基本的逻辑起点,建筑在上面的大楼成为了海市蜃楼。学生对研究问题不了解,以至于参加开题的老师听了他的陈述,找不出问题与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于是,老师只能问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对研究问题不熟悉,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熟悉的东西怎么研究,怎么研究得比别人强,怎么超过前人。所以,一定要研究自己熟悉的东西,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己对之有所冲动的东西。

(一)对研究问题的熟悉问题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能应付也不应应付,应付当然通不过。对自己都是应付,难道老师还看不出来?在开题答辩中,有的学生可能重新做,有的学生开题通过。即使通过了的同学,很多同学也是勉强通过,实际上是老师发了善心,那一刀不忍心硬砍,砍不下去,怕砍得“血肉横飞”。可是,那是另外一件事啊,不能因为这些因素而降低标准。明知是错的,老师还不指出来;如果老师真是这样,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现在许多老师稀里糊涂,许多学生内在标准缺失,才导致外部行政来管,行政部门管只能按程序来管,所以才出现许多问题。

面对问题的不熟悉,研究生怎么办呢?勤能补拙,多跑多调查可能是最好的出路。许多研究生入学的时候,口口声声说:研究生生活这几年全拿来读书。读书期间却冒出那么多的事情来。既然如此,去做那些事情去吧,何必念书呢?既然安排了自己生命中的几年来读书,其他紧急突发的事件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这些事情也不可能是三天两头的。本来学习是无忧无虑的,却时常掺杂许多关系,掺杂了许多外部的因素。我们中国学术受到了许多事情的牵制。难道美国的学生读书不辛苦啊?租房屋、交学费,而且很昂贵,还自己煮饭吃,但这些东西不能拿到学校里去,老师也不可能因此降低学习标准。学生学习好,争取奖学金,学习不好,又想提前毕业,哪有这样的事情?一句话,一定要研究自己熟悉的东西,怎么熟悉呢?

1.弄清事实的来龙去脉

首先要把来龙去脉搞清楚,把英文里常说的“what”(是什么)弄清楚。许多学生没有把事情搞清楚就乱开黄腔。很多老师,甚至连外行都听得出来。这个事情自己都不清楚怎么研究。比如以前有女生想研究白族的舞蹈教育。开题老师问她,跳舞吗,她说不跳;老师问她读过舞蹈方面的什么书,她说基本上没有。舞蹈的语汇、舞蹈的节奏、舞蹈的基本功是起码的要求。因为她是要研究舞蹈,不是看人家跳舞,不是把舞蹈稀奇地记下来,拍摄下来,空对空地说几句,这个动作是在种庄稼,那个动作是在打猎。这不是研究,这是简单的描述,甚至连描述都没有描全。很多学生把采风式的、旅游式的当做研究。这是研究中的一大问题。弄清现象背后的事实是我们做研究的基础,这些事实是隐在研究者背后的,甚至不用研究者自己讲出来,一定要非常清楚的,研究者要了解得比别人多,才谈得上进入了研究。比如研究民族音乐教育,研究者要懂得音乐,音乐的调式、曲式、和弦,这不是流行音乐,不是在卡拉ok里哼几句。比如白族音乐有什么特点,怎么分类。民族音乐是极其宽泛的领域。比如听《刘三姐》就别以为是在了解和研究壮族山歌了。《刘三姐》不是纯壮族山歌,是艺术家改造过的山歌。再比如藏族山歌,不是韩红唱的歌,甚至不是才旦卓玛唱的山歌,藏族山歌是什么味儿,高原而辽阔,发声方法都不同,真正听过的,终生记住。

弄清事实,弄清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情境、意义等要素。这些东西弄清了,基本上就是弄清了事实。对硕士生来说,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硕士生们的研究不要求创新,可是许多研究生都在说自己的创新。你敢说自己所说的是真正的创新?现在的学界风气比较糟糕。比如说对孔子《论语》的研究,对每一个字做出注释,需要极高的功夫,但许多人东拼西凑一下,就说这是《论语》的研究,其实这不是研究。什么是研究,就是说出前人未说的话。研究是讲依据的,是基于深刻的、深入的考究。

《读书》杂志2011年第5期有一篇文章《闲话希尔伯特问题》讲了“希尔伯特23个数学问题”[1]。1900年希尔伯特应邀参加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重要演讲。他阐述了重大问题所具有的特点,认为好的问题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清晰性和易懂性;第二,虽困难但又给人以希望;第三,意义深远。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在新世纪里数学家应努力去解决的23个问题,即著名的“希尔伯特23个问题”。这23个问题提出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关注,成为了后来数学界研究的指南。希尔伯特起步晚,可谓大器晚成。可是他为什么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呢?他讲了一点,也许对大家有帮助。他说他研究任何问题,总把事实的来龙去脉梳理得清清楚楚。比如是谁提出的,出自哪本书,什么时间说的,早还是晚,采用了什么方法,发表在什么刊物上等等都一清二楚。这也是下面讲的梳理文献谱系的功夫。

2.全面梳理文献谱系

文献综述简单不简单?不简单。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综述性文章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性意见。写综述性文章就好比修族谱,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领衔也就理所当然了[2]。我们的研究生当中极少能够把文献综述做到优秀。会做文献综述,这个很重要。做好了文献综述,才能把问题的症结弄清楚,今后发展的态势有预测,对全局有把握,继而找出新的突破口。这个才是学问,这个学问一做,所做的就是概括天下已做的。有些研究生对自己的要求很低,很多事实没有搞清楚,立志低或者根本没有立志,只是打算混几年,混个学位。这几年读的书也极其有限,没有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定位与准备。第一,基础理论,诸多学派没有梳理;第二,相关问题没有弄清楚;第三,可能向哪个方向发展不清楚,怎么积蓄能量不清楚。是什么、来龙去脉、事情缘由、结构逻辑等弄清楚之后,才是功能、作用怎么发挥,怎么起作用。这才是how(怎么样)、why(为什么)。这几步做好了,面对任何答辩专家,从心里可以告诉他们:我所了解的超过了你们所有。我们的研究生敢说这个话吗?有没有这样的底气?只有自己看的多了,准备的多了,思考的多了,才能超越人家,获得深刻的东西。所以,在弄清了事实的基础上,自己的研究才开始有了深刻的意义。

(二)关于研究问题的普世性问题

有没有普世性,这个问题仅仅是这个地方的吗?比如学位论文《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学意义》[3]。“克智”是彝音,克服的“克”,智慧的“智”。它是彝族的一种口传的论辩的形式。这里边有许多东西。难道“克智”只是一个现象吗?它辩论,是怎么辩论的?是不是只有彝族才这么辩论?这是一个问题。其他民族有没有?如果有的话,人家是怎么辩的?“辩”不是记,不是比,“辩”本身有好几个东西,“辩”的事实本身,辩之“本”。在“辩”的过程中,检验你记住事实本身没有,记清事实没有,对事实把握全了没有,这是“本”。彝族有许多的史诗,比如《勒俄特依》,需要对事实本身进行准确把握。在心理学上叫“忆”,即再现。比如当年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有多少人参加?可是我们不仅仅是谈民族史诗、遵义会议,我们要把过去的东西拿到现在来运用,把过去的东西衍生开来。根据什么“辩”,“辩”的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东拉西扯,那不是跑题了吗?辩论得紧紧扣住什么主题,藏传佛教辩经的逻辑是因明学,因明学是藏族佛教内在的逻辑。西方形式逻辑的体系三段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比如说,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有人看见了一只白色翅膀的乌鸦,因此大前提不成立。那么彝族克智有没有这样的内在逻辑,有的话它是什么?可以把文章做得深入到人类的一般的思维逻辑层面,假如找到案例,分析出其逻辑结构,这样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辩论术等就在这里整合,就可以说自己有所创新了。

此外,对于“克智”的评判,不仅要对克智论辩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而且要讲出背后的道理,深挖背后内在的依据和标准。然后内在标准的外在施行才是“老者”。老者评判依据的或者是内在结构,或者是观众的反应,或者二者兼有。这需要进一步以最简明的语言说透。谈到观众反应,有次去参加某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忍不住说了围观者几句。答辩一陈述完下面就鼓掌。奇怪了,那意思是说他们说得做得很好了,不用继续答辩了。哪有一陈述完就鼓掌的?那意思是说:老师,你看着办吧?那老师还能提问吗?这完全是不正之风。不是老师搞的,也不是组织者搞的,谁搞的呢?学生自己,开始捧臭脚。为什么谈论这个话题呢?第一,一定要弄清事实,一定要聚焦,聚焦到问题内在的结构、内在的逻辑。第二,解决一个普世性的问题。研究了一个普世问题,而不是有些研究生所写的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开题答辩老师听到都心里发麻,这些话都敢写,区区论文都能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还了得?所以,学位论文中这种“浮夸风”一定要严格把关,尽量剔除虚华的东西。

在笔者看来,开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题目能不能做,论文写不写得出来,问题能不能聚焦,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问题找对了,包括答辩,以后还可以继续做这个题目。寻找一个问题域,找一个终身研究的平台、学习的平台,这是在寻找自己的“学术家园”,这才是开题最根本的意义。其他的如题目成不成立,逻辑本身成不成立,相对来说都是次要的,等而下之的,最核心的是找到终身的学术平台。可是很多研究生没有这样的意识,毕业了走人,也就丢开了。这个题目以后让他做,他已没法做了。我们可以说他已经拿到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了,可他自己内心要清楚:这个题目还可以继续做吗,还可以增长吗,有没有自己继续研究的后发性。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研究生深思的问题。

三 如何选择和运用民族教育研究方法

方法问题很多,多到有些学生的方法可以互相换。方法没有个性,那成了一个零件,而且是一个标准的零件。这不叫研究,如果这也叫研究,买配件,买组装就行了,网购就行了,现在网购也很便宜,“送货到家”,这个很荒唐。每个人的方法都是相对独特的。方法从何而来?由问题而来,问题的不同引起了方法的不同。比如“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这个题目,题目大,驾驭难。题目本身明显是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第一,涉及到逻辑思辨能力。作者得考虑自己平时有没有思辨的习惯,作者能否通过条分缕析把问题弄透,有没有逻辑体系的建构能力。第二是语言能力。该论文题目需要准确的语言能力。如果逻辑思维差,功夫不够,做不了这道菜。当我们说到“理论体系建构”时,前提是:一要弄清所有的学科学派;二要弄清学科的所有理论基础;三要弄清学科的所有营养,它是借助什么方法来的,因为自己研究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做的,研究生很多时候驾驭不了,处处无法自圆其说;第四,更重要的是弄清学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科提出了根本的理论挑战。再来看这些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共同体等,哪些不合适,哪些有问题,这需要总体的把握。这并不是说不能做,但要求研究生是当元帅的兵,统揽全局的兵,拿破仑式的兵。从当兵的那天起,就立志当将军。拿破仑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英雄,他的军事才能是无以伦比的,全世界公认的,虽然也有没落的时候。但我们有些学生却不同,开题不当,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个研究真正用到的是逻辑思辨的方法,这一块是挑战,如果功夫不过硬,最好别拿这货。

民族教育研究中方法很多,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思辨方法、比较方法、文献法等。首先是逻辑思辨方法,前面谈了,这里不再重复。第二,比较方法。社会科学不可能完全实证,完全实证是假问题。每一个人的家庭出生不一样,社会背景不一样,个人经历不一样,社会科学实验不能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严格控制。社会科学一般采取的是比较,所以比较学科群才蓬勃发展起来。比较很重要,很多研究生关着门做自己的小东西,不知道比较,稍微比较就不同了。比如关于《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学意义》,就可以与藏族的“辩经”进行比较,再去查阅相关的古希腊柏拉图对话法,苏格拉底“产婆术”,进行对比。“产婆术”就是不断给对方提问,使其感到逻辑错了,继而引出正确的结论,这个方法说到底还是“辩”。比较必须有比较的逻辑框架,比较不是乱比,不是把萝卜白菜摆在一块儿就是比较。“实际上,所谓比较研究,关键便在于建立两个系统间的对应点系统。而这些问题既是双方都有的,作为对应点系统便顺理成章”[4]。换句话说,就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的东西搁在同一个理论构架中进行比较。可是我们现在许多学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生做的都是情况介绍,不是在做比较,至少不是深入的比较。

第三,文献法。哪有做论文不看书的,但如果看书就叫文献法,那文献法也太简单了。那是文献学习还是文献法?文献的学习与文献法,大不同。什么是文献研究,第一,找到更早的版本,更丰富。比如清朝的《浮生六记》,它是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的自传体小说,清朝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四卷,所以一般版本只有四记,后来有学者找到了后两记,于是补充了新的文献[5]。再如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纸未发明以前写在帛上,或竹简上。很多研究生弄不清自己研究方法,就给自己弄个文献法,论文中既然列文献法就必须在文献上有所发现或者增加。比如“中国武术传承方式研究”,假如在田野考察中收集到了关于民间武术传习的家谱,这算是为谱牒学增加了文献,为教育历史学增加了文献。

外文也是如此,比如“fieldwork”,不是平常说的“田野工作”。只要认真查阅一下外文,就会知道“field”不一定是“田野”,城市可以,学校教室同样可以用“fieldwork”。英国卡沃迪许实验室的思想产生过程同样用了“fieldwork”,卡沃迪许实验室种什么?种科学家。所以,对文献进行重新注释编排,一是找到源,二是新的标点,三是新的解释系统,四是新的领域。比如博士论文《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将心理学、软件知识、logo设计等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做出新的整合。很多学生自己研究的这个领域文献都没有查齐,更谈不上文献的增加。另外,文献综述提出新的见解也是文献法,比如《中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经过学科发展史的梳理,归纳总结每一个阶段的特点,看哪些人的著作,注意力集中在哪些方面。比如说,第一,借鉴阶段,借用法学理论改造自己阶段;第二,学习阶段,提到了新的见解,开始关注自己的问题;第三,重构阶段,在学习别人理论过程中发现解释零散,重构自己的理论。这时才提出自己的问题,抓住了文献综述的实质。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它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一句话,文献综述不简单,做好了文献综述,就抓住了问题,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这里介绍一种研究方法。1998年,笔者访问瑞士苏黎世大学,在办公室,看到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正在讨论论文,老师和学生面前堆满了照片。讨论的主题是“我的家园”,即我对家园的观念,我爱不爱我的家。想一下我们中国研究生通常是怎么做这个事情的。你问第一个人爱不爱家,他说爱,你问第二个人,他说没有家,你问第三个人,他说不太爱。你在问,他在说,实际上有很大的出入。农村出来的,有口饭吃就很好了,要求很低;城市出来的,出门有车,一进门就灯光闪烁。一问一说,主观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客观反应也就不一样。怎么反映出这种差异呢?瑞士苏黎世大学做了一个调查研究,当时波黑战争,一边是波黑的孩子,一边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孩子,两边取样10个大约8岁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波黑这边是弹壳、炸断了的腿、垮了的家,美国那边是沙滩、鲜花、阳光、小狗。这些材料比空对空地说好得多吧,它说明了什么?这是小孩眼里看到的家。

可见,这不是瞎说,不是我们许多研究生一个破量表所说的:一般好、比较好、好、非常好。这叫没有办法分的“瞎分”。什么是比较好?能喝酒的人喝三杯不醉,不能喝的人一杯就醉,醉的标准都不一样。这是个大问题,怎么办?要动脑筋,要想办法,现在有很多的办法。现在技术很先进,武器很方便,比如说画画、录音、摄像,可以去调查、拍摄,然后可以用电影蒙太奇方法,用自己的思想框架把它们串起来。这时就可以说用了影视人类学方法。

四 如何提炼论文逻辑结构和提升背后的学理

笔者认为,就论文本身而言,要注意好几个东西:题目本身逻辑的联系,事实论证以及背后的学理。既然是学理就应该有自己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个内在的逻辑是什么呢?比如前面说过的《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学意义》,“克智”这种口头论辩现象背后的学理是什么?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人类的教育有三大类型,即容器式的教育、师徒式的教育和对话式的教育[6]7-8。第一类是容器式的教育,即灌输式的教育,把学生当作容器,就是我们平时批评的“满堂灌”。第二类师徒式的教育,学生要跟着学,主要是技能和操作的学习。可是在哲学家们看来,这两种教育远远不够。因为教育做的是人类内在“隐”的东西,精神的、思维的、内在的东西,比如说人的情感、道德、人格的塑造,所有的东西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现在我们评的什么“三好学生”,都是外在的行政化的评估,甚至自己评自己,所以越来越糟。可是人类的这个教育太重要了,这是从古到今最难的一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柏拉图提出“对话法”,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认为只有在对话式的讨论当中才能发展人的智慧,用智慧去刺激智慧,引起学生的思考,继而生成学生的智慧,实际上在“交心”。这是第三类教育即对话式的教育,也叫苏格拉底式教育。对话式的教育,作用极大。当我们的科学、知识、学校系统形成以后,学校已经蜕变为一个老师讲他的一个学科,不能说它没有思维活动,但思维的活动降低了很多。对话式教育范围有限,不能批量,不像网络教育,面积很大,可是网络教育不能针对学生的问题跟学生交谈。而在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它尚在学校教育之外,没有进入学校系统,可能还保留了这种对话的形式。所以,研究它具有重要意义。“克智”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核心问题是人类精神生长的问题。“克智”背后的学理是什么,它怎么在细节中进行的,作为研究者要通过看得见的可以分解的过程去挖掘研究不可分解的人类精神的生长。这才是问题的要害,才是背后的学理。这个学理是什么,背后的逻辑结构是什么,既然是人类普遍的问题,要了解一般的精神的生长,以及逻辑推理的过程。这才是学理,研究理论基础,而不是许多人所说的:我的理论是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我的理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道教知识、礼物交换知识、法学知识等。那是拼盘,各是各的,没有化成一块,没有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研究者自己的逻辑体系,没有这样一个逻辑体系,继而没有一层一层的自己的问题的论证。比如在“克智”研究当中,研究者如何展开研究,怎么证明“克智”对人类、对中华民族,特别对彝族人精神发展有什么好处。所谓证明是站在某一立场上论证并提出鲜明的观点而不是一般的事实性陈述。

最后,研究生做研究,特别是做田野研究,一要避免旅游对研究者的屏蔽,避免伪学术对研究者的屏蔽;二要找到自己真正的问题;三要找到自己独特的方法;四要经过思考后架构自己的逻辑;五要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六要看哪些研究结论是有价值的,哪些研究推进了一步,以及存在哪些不足。这是研究的思路,把研究问题讲清楚和完整,才能成为优秀的学位论文。

以上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中出现问题笼统谈了一些想法,做了一些思考。在谈的过程中,举了许多例子,主要举了《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学意义》中的一些例子。批判了一些现象,有些话可能尖锐了一些,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还是前面说过那句话:批判针对的是论文中的思维严密问题,而不是说作者本人不好。因为批判是学者的品格,只有批判才能进步。笔者也是第一次从开题的问题到方法,再到论文本身的结构,谈一些多年积累的心得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本文系2011年6月8日张诗亚教授在教育部社科基地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开题答辩总结会上的讲话,整理者:顾尔伙)

参考文献:

[1]汤双.闲话希尔伯特问题[J].读书,2011,(5).

[2]熊易寒.文献综述与学术谱系[J].读书,2007,(4):82-84﹒

[3]顾尔伙.彝族“克智”传承机制及其教育学意义[D].重庆:西南大学,2011.

[4]张诗亚.有针对性的比较[J].读书,1992,(10):102-103.

[5]张蕊青.《浮生六记》后两记之真伪[J].明清小说研究,1994,(4).

[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猜你喜欢

开题研究生论文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开题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