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实现真正的“生本对话”
2014-04-11王晓昀
王晓昀
摘要:知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与文本不断对话,从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满足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即有效地进行师本对话。教师应成为生本对话的牵线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本对话;能力培养
一、教师应该走出“膜拜”,寻找自己的“本心”
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与文本对话的痕迹,有些教师缺少理性思考,成为作者与编者的“传声筒”。这实际上是对作者思想和编者意图的“顶礼膜拜”,是教师的个性消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于首席对话者——教师要走出崇拜,走向理性,寻求与文本共鸣,深化与文本的对话,与文本视界融合,使自己的对话相对于学生更优,成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前提,为其提供帮助。
(一)整体把握,体会编者的意图。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语文教科书的入选篇目,灵敏地反映着教科书编者的指导思想,体现着语文课改的方向。然而,这些教学文本分属于不同的作者,创作角度上并无任何联系。现在编者却把它们放在了一本教科书里,并分成若干个单元,那编者的意图是什么呢?编者希望这些文本之间发生什么样的联系呢?又是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呢?一般来说,教学文本的编辑方面包括单元提示、课后练习、文本等,都会或多或少的诉说编者的意图、思想。我们从这些地方细细品味思考,亦能与编者达成的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对教师的教学是极有好处的。
(二)聆听文本,赋于其第二生命。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须用“心”去聆听,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师本对话也要求教师以今日今人的身份,以此地此时的心境去解读,赋予教材第二生命。教师要用自己与文本的心灵密语汇聚成的独特教学视野,以便更好地预测学生理解的多样性,让文本更具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易于对话的展开。
二、教师应深化师本对话,成为生本对话的牵线人
师本对话是生本对话的基础,师生对话是生本对话的桥梁,生本对话才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灵活地、多角度地与文本对话,感受、体验、品味、想象文本所写,与文本同喜同悲,同忧同乐,达到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悟,灵性的放飞,这就是学生与文本的真正的对话。
(一)尊重个性,让学生乐于与文本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伙伴,自主地、充分地、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在学生感知课文时,可提示学生: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心情如何?这样给学生留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每个学生都认真地阅读文本,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有时紧锁眉头,有时面露笑意,绝不会因为“不对口味”而对文本索然无味了。
(二)角色转换,让学生与文本体验式对话。以往,总感到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隔着,学生为读书而读书,未曾融入自己的情感、思想,当然独特的思维,创新的火花更无从谈起。我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以另一种身份与文本对话。
1.角色替换。很多文本的内容不贴近甚至远离学生的生活、情感,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特征,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当然与文本对话时有一定心理距离,也就缺乏了阅读此类文本的激情。此时,可利用角色替换,即学生不再是学生,他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成了作者笔下的人或物。如为了读好《焦裕禄》一文中焦裕禄的话,我这样引导:“你就是焦裕禄,兰考县的县委书记……”学生听着老师深情地叙述,渐渐融入情境中,他们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大雪,看到了破旧的茅草屋,看到了可怜的老大娘,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他们深情地对老大娘说着,眼里分明漾着泪花。课堂上静静地,静静地……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2.角色转位。小学生有强烈的新鲜感,是他们的心理特征。当学生不再是学生,而成了自己向往的音乐家、画家、记者……时,这高高的头衔便刺激了学生,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学生以自己喜欢的角色与文本对话,心情就不一样,感觉就不一样。
(三)巧设疑点,让学生与文本研究性对话。当前的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材充其量只是知识的一种载体,是能力培养的一种手段,而绝对不是惟一和全部。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巧设疑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与文本进行探究性对话。如在学习《林海》一文的“岭、花”内容时,教师质疑“课题是林海,为什么老舍爷爷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岭和花?这是不是文章的败笔呢?”有的学生点头,有的学生摇头,此时,学生产生了怀疑、困惑、探究的学习心理。教师趁机引导“赶紧读书研究内容,说出你的理由。”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他们在与文本研究性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总之,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丰富的内心世界,舒展生命的活力。我们要让学生与文本尽情对话,学会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欣赏和批判,努力让生本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放飞学生的灵性,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渭州九年制学校,甘肃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