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大生产
2014-04-11
十年前采访马云,他预言未来是小企业的世代,大企业行将末路。十年间,阿里却成为员工超过2万人的大公司,不仅在杭州声势显赫,更作为BAT一员大举收编细分龙头,蚕食网络版图,染指传统企业奶酪。不仅余额宝引发“吸血”论战,农历新年前提交IPO申请的京东也被裹挟进来,与腾讯频传新闻。
互联网思维风靡一时、O2O话题热度爆棚之下,要不要对接互联网已经不是问题,如何在互联网生态下重新组织生产才是关键。
工业化时代的生产交易中,从产品到消费者,充斥不同层级的中介,每一个信息掌握者,都可能拥有一席之地,抽取一份价值。而信息时代,技术进步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亚马逊、天猫、京东等电商的存在,使商品分销环节精简到一层,在其搭建的平台之上,品牌商更可一步到位直抵客户。
对于用户,平台入口越少,使用越便利。在一个微信平台上,可以交流分享,可以打车理财,还可以购物打飞机,那无疑是极好的。未来的产品与服务,无论生活必需品,还是内容产品、金融产品,其生产与交易可能都要基于这样的大信息平台重新组织,并且对接终极用户;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大数据,又会反作用于生产与交易的优化,一个真正的分布式社会化大生产时代正在来临。
正是洞见这一终局,才有了BAT的攻城掠地,有了移动互联的入口争夺。如今,一个庞大的微信产业链已呼之欲出。亚马逊这样搭建起国际化平台的商家,更放眼一个因互联网而无界的全球统一市场。尽管其亏损连连,依然比工业化时代的沃尔玛能更低成本、高效率地扩张,股价也更具想象空间。
新的交易生态链中,商业机构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核心优势,乃至重构盈利模式。比如外贸、分销见长,利润多有下滑的利丰。
基于新平台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的重构同样重要。从产品的角度看,新世代的游戏规则是简捷便利。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和理财通的差别,正在于消解了高大上的投资逻辑,直白每日收益,简单却诱惑。而《纸牌屋》、《来自星星的你》的火爆,再一次引人热议大数据与社会化营销的魔力。当然,无论交易模式如何演变,品质永远是产品最根本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