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变与不变中超脱

2014-04-11陈会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箫声赤壁赋黄州

陈会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提示中的单元目标是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求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予的旨趣。

《赤壁赋》的作者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案”的冤案中,之后,他从监狱里走来,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县城走来。余秋雨对此高度评价,认为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他在黄州的杰作,宣告着他进入一个新的人生阶段。那么,苏东坡到底是怎样突围、超脱的呢?这在他的文章《赤壁赋》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笔者反复阅读文本,发现苏轼是一位高人,他在哲学的相对论中,在变与不变中完成了对凄苦孤独的挣扎和超越。

文中,作者的感情是起伏变化的。文章第一段,知己、美景,饮酒、作诗,对于一位文人来说,简直是赏心乐事,诗人凭虚御风,仿佛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然而,心中的理想并没有磨灭,看到江水之阔,宇宙之大,“望美人兮天一方”,诗人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此时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不禁悲从中来,向客发问,这里的客也许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心中有疑惑,自问自答。

文章的第三、第四自然段可以联系起来看,就是三问三答。第一问,英雄不再。面对眼前的江水明月,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当年他们是何等的风流潇洒、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如今却也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灰飞烟灭,风流云散,不禁悲从中来。第二问,人生短暂。诗人被贬黄州,尽管在江边捕鱼砍柴,驾着小船,喝着美酒,但面对茫然万顷,仍感叹自己如沧海一粟,与无穷无尽的长江相比,自己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从而心生羡慕。第三问,想超脱现实而不得。诗人面对如此困境,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诗人也深知,不可骤得,只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苏轼毕竟是苏轼,虽然遭贬,仍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不甘沉沦,虽看到江水之阔、宇宙之大,产生知音何处、天各一方的感叹,仍会自我解脱,正如在《定风波》中“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放达。针对第三段提出的三个问题,诗人列举江水、月光,说明了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哲理:变与不变,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所以,从变的一面来看,天地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正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无论是不可一世的英雄还是被贬边远地区的小人物都是如此,最终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散!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何必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暂,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和永恒的辩证关系。针对第三问,怎样超脱现实,作者提出,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我们可以寄情山水,尽情享用,豁达乐观。至此,“客喜而笑”,这里的客人何尝不是作者自己,作者自己提问自己解答,自我超脱。

苏轼是怎样做到的呢?这与他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就“奋厉有当世志”,很向往“朝廷清平而天下治平”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所以尽管被贬黄州,仍“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美人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作者仍希望自己能够遇到圣主清明的世事。当他遭遇失败时,佛老思想又帮助他通达地观察问题,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自可“无所往而不乐”,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历尽升沉,可正是苦难让苏轼加深了阅历,扩大了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成为一代文豪。

猜你喜欢

箫声赤壁赋黄州
多情最是黄州月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吹箫引凤
苏东坡《前赤壁赋》
饮相思
饮相思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