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淀区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缔造“大爱海淀”

2014-04-11魏颖

中关村 2014年4期
关键词:海淀海淀区志愿

魏颖

“我帮助孩子们多年,这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没想到北京市海淀区的领导和文明办的领导对我们特别关心,给我们发放了兑换券,我会用这个兑换券到超市里再换成物品送给孩子们。”12月5日,栗翠华作为在海淀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代表领取了“爱心超市”兑换券,她很感动,并表示要一如既往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

栗翠华,原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高级检察官,退休之后到海淀团区委彩虹之家青少年服务中心工作。在从检三十余年,她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无私奉献。她以一颗慈母之心,教育、帮扶一些需要帮助的青少年。她以微薄的收入为青少年购买大量学习书籍及生活用品,费用达五万余元,使千余名青少年得到关爱。孩子们亲切称呼她为“栗妈妈”。

为了建立长效的爱心机制,让志愿服务不流于形式。今年3月份,海淀区发布志愿服务“爱心超市”计划,之前的“爱心银行”计划与“爱心超市”计划对接,以制度设计保障志愿者权益和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淀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机制化。

“爱心银行”计划主要经营“爱心时间”的存储和支取,大力提倡“多存可取、多存少取、多存不取”的道德风尚,激励更多的人志愿提供社会服务。20余名“感动海淀人物”及“道德模范”成为“爱心银行”的第一批储户,可以将自己的志愿服务“存”到“银行”里,一旦自己需要他人帮助,就可以“支取”,由他人为自己提供服务,或由“银行”进行适当的物质补偿。

即日起,像栗翠华一样首批“爱心银行”储户将陆续领取“爱心超市”兑换券,持该兑换券,可以在海淀指定超市兑换实物。

机制保障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为了更好地激励更多的学雷锋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海淀区已经形成了“服务-回报”累计转化机制,成立了海淀区“爱心超市”,并组建了区级-街镇-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由区文明办统筹安排支持资金、街镇管理具体服务项目、社区落实服务和认证、指定连锁超市负责兑换实物奖励。

万寿路、中关村、八里庄、温泉镇等街镇先期进行试点,由专人负责为学雷锋志愿者进行注册、认证,并处理发放兑换券、整理账目等工作,各街镇根据认证情况,定期集中领取、发放兑换券。

一年来,海淀区向社会广泛争取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已有北京翠微集团、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北京海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海开房地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爱心企业共捐资100万元。这笔专项资金将全部投入海淀志愿服务“爱心超市”,用于志愿服务项目保障,实现志愿服务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海淀区还将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促进志愿服务创新项目传播与推广;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加大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力度;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组织各类媒体制作刊播志愿服务公益广告,传播“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理念,培育海淀志愿者特色品牌,弘扬“大爱海淀”精神。

猜你喜欢

海淀海淀区志愿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我志愿……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