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参与课程建构:一种个性化学习方式

2014-04-11杨娟

江苏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个体建构个性化

杨娟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实施个性化学习。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一种经验加工,也是一种个体学习实践;是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个体学习方式。实现课程建构过程中的个性化学习,可以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开发资源,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实施课程,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探究问题。

【关键词】课程建构 个性化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但是经过十余年改革,学校教育一直还是“他主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可能进行选择或设计。这种以教师设计为主导的“共性教学”很难实现个性化学习。笔者认为,儿童参与课程建构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

一、什么样的学习是个性化学习

什么样的学习是真正个性化学习?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试图能够全面把握其本质:一、从学习对象看,个性化学习是每个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是以个性差异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二、从学习目标看,个性化学习是以促进学习者个性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学习方式。三、从学习方式看,个性化学习是让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个性化学习是每个学习者基于自己的潜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使用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进行的学习。每一个儿童的生命体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和偏好,探究问题的方式也不相同。个性化学习就是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让每个学习者进行个性化学习,获取知识,发现规律,发展自己。

二、为什么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一种个性化学习方式

1.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一种经验加工,也是一种个体学习实践。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运用个体知识和经验对生活或社会经验进行再加工,从而促进自己对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再创造,形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个体课程。对于儿童来说,从宏观上看,他们是用个体经验参与决策、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这一建构过程对社会生活世界进行再加工;从微观上看,他们是用个体经验建构知识的这一建构过程对个体生活世界进行再加工。也就是说,儿童在这样的课程建构过程中对个体的知识能力、生活经验、自然世界和社会文化等进行再学习和再运用,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构,形成新的自我。儿童对于个体经验加工是自主建构,别人无法代替;也是个体学习,群体无法完成。因此说,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一种个性化学习。

2.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个体学习方式。从教学层面看,课程建构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经验的过程。儿童参与课程事件的开发、对学科知识经验的自主建构不断创造着课堂事件,也用自己的理解和行为不断解释着课堂事件,在这种创造与解释的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和变革,意义不断生成和内化。儿童课程建构中经历“学习经验之履历”的过程就是教学。从学习层面看,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是课程建构,也是个体学习。儿童在课程建构过程中自己对文本、环境、教师和同伴进行“‘意义与关系重建的实践”的过程是个体经验形成过程。儿童按照自己的认知方式对客体世界意义的认知关系、同他者沟通的人际关系、同自身对峙的自我反思关系所建“意义与关系”的实践过程是自主学习过程。因此说,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一种个性化学习。

三、怎么样引导儿童在参与课程建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学习

1.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开发资源。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最关键的方式是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儿童如何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就国家课程而言,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例如: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让儿童自主查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历史文化,也可让他们到相关资料中自主选择与教学内容融通的习题;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让儿童自主查找课文背景材料和相关问题的解释,也可让他们到课外书籍中选读与课文结构或内容相近的文章。就校本课程而言,主要让儿童根据教学目标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从社区资源中寻找实践基地,从已有文本中查找相关知识,从社会生活中找寻他人经验,从同伴经验中汲取营养。儿童在开发这些课程资源时所采用的方式都是自己的方式,这种对教学资源的查找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由此可见,儿童参与这样的开发是对课程进行个性化实施,也是个性化学习。

2.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实施课程。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最根本的任务是参与课程内容的教学,他们参与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便是课程实施。儿童如何运用自己的方式学习课程?就国家课程而言,主要让儿童自主定向学习目标,自我探究实现目标。例如: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儿童学习的需要和教材的具体要求将“教材”改编为“学材”,然后让他们根据“学材”设计“学习目标”,同时通过自主探究“学材”建构知识,形成学习能力。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儿童自己阅读文本,自主设计课文“学习目标”,同时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探究课文,建构知识,形成阅读能力。就校本课程而言,主要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设计教学目标和探究方法,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达成目标。从上可以看出,儿童在实施课程时是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这样的探究是个性化探究,也是个性化学习。

3.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探究问题。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最重要的载体是参与教学问题的探究,他们参与教学问题的建构便是课程实施。儿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儿童如何运用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就国家课程而言,主要让儿童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例如: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儿童通过自主学习“学材”,确定“学习目标”,发现疑难问题;然后,自己再围绕“学习目标”和“疑难问题”进行探究,运用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语文教学让儿童通过阅读课文,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悟什么”“怎么悟”“为什么这么悟”这一问题框架,确定“学习目标”,发现疑难问题;然后,自己再以“问题”或“目标”为轴、字词句篇训练为经、朗读训练为纬进行立体式建构,实现学习目标。校本课程主要让儿童围绕生活中的问题和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学习目标”或“研究课题”,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从上可以看出,儿童通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这便是最好的个性化学习。

总之,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当下课程改革必须采用的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个体建构个性化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建构游戏玩不够
同桌宝贝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