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习惯及方法看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2014-04-11万芹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业语文课堂习惯

每逢暑期培训时,笔者碰见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谈论起各自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唉声叹气: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差了。的确,当前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不佳现象普遍,问题突出。据笔者调查发现:习惯不良、学法不当是导致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不佳的重要原因。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教育调查法探索研究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不佳的成因与对策。首先是用观察法对中职语文素养不佳学生的智力、心理状态等的观察,为问题判定、成因分析及对策抉择提供依据。其次是用问卷法了解和掌握中职学生语文学习态度、方法习惯、语文素养情况。

二.研究结论

1.语文课堂习惯不良导致语文素养不佳

笔者对中职语文学业不良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进行了观察,发现上课睡觉、说话者甚众。不良的语文课堂习惯严重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导致语文素养不佳。

(1)上课睡觉。上课睡觉现象在中职学校非常普遍。受条件反射作用,部分学生一听老师讲课,瞌睡虫便迅速到来;下课铃声一响,睡意顿消,精神抖擞,玩得非常起劲;再上课时又如霜打的花朵—蔫了。轻度嗜睡者小睡一会,但严重者几乎是每天必睡、每节课必睡,睡得是两眼通红、晕头转向。上课睡觉严重影响语文学习,造成语文学业不良那是必然。

(2)上课说话。上课说话已成为少数学业不良学生的专长。他们总爱在课堂上嘀咕,常被尊为“话神”、“话霸”。为了方便上课说话,他们常以各种理由或借口主动要求班主任把他们安排在后面或角落里就座以避开老师的视线。若把位置调开,他们则偷偷发短信或“鸿雁传书”(扔纸条)。上课爱讲“小话”,不仅影响老师讲课情绪,影响同学听课,也影响自己学习。

2.语文课外习惯不良导致中职学生语文学业不良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课前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前熟悉和了解语文课堂上老师将要讲授的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语文学习效率。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亦称遗忘规律),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更有利于增强新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三.应对策略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增强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主要应养成以下几种良好习惯:

1.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事先进行计划安排。在学期开学时可根据老师的安排和教材内容提纲(目录)大致列出学期语文学习计划。在此框架下,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最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具体语文学习活动计划。制定计划要坚持“实用”、“机动”、“可行”的原则,也就是说,制定的计划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做作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形式,通过作业(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2.养成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

(1)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必须去除课堂不良行为。

上课睡觉、说话、多动或做“白日梦”等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是导致学生语文学业不良的罪魁祸首,因而必须根除。

①针对不良习惯,对症下药。比如对于“多动”学生应想办法让其安静,避免他因受刺激、过于兴奋而引发多动行为。对于嗜睡或喜欢思想“开小差”的同学,要时刻关注、引导他们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尽量不给他们创造睡觉(或思想溜号)的时机。

②找准课堂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对于中职学生上课睡觉现象,可以针对其成因而加以矫治。如因通宵上网所致,停止了包“夜机”行为,则上课睡觉行为自然也就去除。如是病因性嗜睡,则需到医院诊治。如因语文教学原因,改变教学方法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进行教学即可矫正。

(2)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必须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①明确学习内容。比如,《语文》第一册(倪文锦主编)第三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教学时首先就明示学生本单元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抒情(写人)散文、文艺随笔、说明文以及外国的两篇散文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品味文章语言的方法,学会阅读。上课前学生明确了本单元语文学习的目的任务,才能更专注于本单元语文内容的学习。

②分配学习任务。给每个学生分配适宜的语文学习任务,使他们带着任务去学习,而不是“旁观者”或“看客”。

万芹兰,教师,现居江苏金湖。

猜你喜欢

学业语文课堂习惯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