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习惯
2014-04-11杨东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呢?
一.确定阅读原则
1、阅读教学原则: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阅读为主。
2、学生选书原则:采取分级阅读方式,低年级以图画书阅读为主;中年级桥梁书、图画书并重;高年级文字书为主,桥梁书、图画书为辅。以学校统一推荐为辅,以学生兴趣自主选择为主。
3、阅读引领原则:引领方法: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4、阅读拓展原则:专题阅读,读写联动。不断激发学生内在渴求,鼓励学生创作而不是强制要求。
二.确定阅读措施
1、选定阅读篇目,向学生家长推荐,保证图书资源。
在分级阅读的思路下,教师将学校确定的推荐阅读篇目以家长一封信的形式下发给家长,争取得到家长的认可与支持。并号召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藏书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2、打造五种阅读课。
(1)自由阅读课。每周一节固定课,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自由徜徉书海的零压力阅读。让学生读自己喜爱的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2)阅读整理课。每周一节固定课时,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自主完成“成长的书香”读书笔记或进行读书小报、绘本创作等。
(3)读书成果展示课。由教师每月组织一次学生读书成果展示课,每月最后一周,用一节课的时间,师生共同确定阅读展示主题、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整理读书成果。
(4)阅读整合课。各学科教师(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思品、科学、信息技术等)可根据自身学科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挖掘学科阅读元素。班主任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定期向学生推荐传统文化类、德育类、安全类、环保类阅读篇目或阅读小报。
(5)主题拓展阅读教学课。教师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合,并结合课内文章的知识点进行主题拓展阅读。主题拓展阅读材料以年组为单位,由语文教师收集整理课外资源。课型大致分四种:一是整体识字课、二是以文带文课、三是读写联动课、四是单元汇报课。
3、建立班级书吧。
以班级书吧为载体,鼓励同学之间有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
三.确定阅读要求
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与要求下按时完成读书任务。
2、能够阅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书籍,学会通过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3、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能够自主查找、主动识字。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好词、好句、好段的摘抄,并能结合阅读写出自己的感受、收获。利用晨读、诵读课、阅读课以及部分课余时间至少做到每天读书一小时,并做好阅读笔记。
5、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书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①批注笔记法。学生在阅读时使用自己设计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如:“△△、——”表示重点词句,“**、~~”表示优美词句等。
②提纲笔记法。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
③摘录笔记法。如: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
④心得笔记法,即写读后感。由于小学生作文刚起步,所以要求应降低,写时只要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与想法即可。我校学生掌握了好的方法,记录的读书笔记就更有成效了。
四.激发阅读兴趣
1、诗句启发法。
课堂上教师用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成语和诗句来启发熏陶学生,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名人名言激励法。
教师可经常向学生讲高尔基、鲁迅、老舍、朱自清等中外名人名家热爱书籍,如饥似渴地学习的故事,并把他们有关读书的名言张贴在教室里。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身上所有一切优秀的品质都要归功于书籍——高尔基”。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3、优秀读物引导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少儿科普知识、名人故事等,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
5、活动促进法。
经常开展以上一些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
与所有的良好学习习惯一样,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样应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要讲求有序、适度、高效,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
杨东,吉林省通化市教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