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要抓好三个平衡点
2014-04-11金复耕
文言文是以文言写成的文章,以其“言”的特殊性,给学生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语言障碍。文言文又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综合载体,其内涵丰富,负载丰厚,对于教学而言,无疑增加了不少难度。事实如此,文言文的阅读教学因其头绪较多,往往无从着手,或者重点模糊,抓不到位,或者流于浅表,打了水漂。文言文的阅读教学如何落到实处?笔者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文言文自身包含的三组关系,找准平衡点,注重语文味。
一.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
文言文的特点首先表现在“文言”上。阅读文本的组成材料是“文言”,要读懂文本,首先要解决“文言”障碍;而阅读的对象是文本,阅读的目的是透过“文言”理解文本意义。因此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
目前的文言文阅读教学,往往存在重“言”轻“文”的倾向,教师们为了解决文言难点,或者顺应文言文试题偏重于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翻译理解而淡化文本内容理解的现实,过度地把目光集中在字词句的理解上,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使用在逐字逐句的讲解上,这样的教学往往造成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只见枝叶,不见树木,影响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整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则常常存在“言”“文”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往往把译释课文和理解课文割裂开来。有些语文课甚至将文言文阅读教学沦为文本字句的翻译教学,忽略了文本内容的阅读教学。
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文言文阅读教学应当“文”“言”并重。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文”与“言”的和谐统一呢?
首先,要做到目中有“文”。只有整体感知文本,才会对文本有整体印象,有整体把握,才可能对文本形成阅读好感,产生阅读期待和探究愿望。
与此同时,要注意口中有“言”。一要引导学生读。读准字词,读顺句子,读通文本是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前提。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多读几遍,整体地读,大声地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遍数多了,自然而然对文本会有整体感受了。二要倡导学生讲。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依据文本朗读体验,结合课下注释提示,逐字逐句地讲,连猜带蒙地讲,尝试自圆其说,直到讲通为止。这样,重视学生读与讲的体验,学生就能自主习得文言的语感,比起由教师主讲翻译要有趣得多,有效得多。
更为重要的是,要力求心中有“文”。对于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王荣生教授认为“翻译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翻译加深对文言和文言文的理解。误以为学生记下每句翻译,就是学习文言文,绝对是个要不得的想法”。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言词句意思的理解,要服从于文本阅读教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文言阅读情境,借助联系比较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句法,通过设问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顿悟,进而真正理解文本内容,领会文本内涵,把握文本特点。
以《桃花源记》的教学为例,假如其课堂教学流程固定为“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课文理解”这几个步骤,按部就班组织教学,自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肯定不如采用“文”“言”合一的方式实施教学来得有新意,有趣味。比如,阅读教学时,先请学生读文章,说说对于桃花源的印象,感受桃花源的自然美与人情美。这样,阅读起始即能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初步把握文章结构与线索。接着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在学生答问的同时,要求学生朗读相关内容,并随机讲讲重点字词、句子的意思,教师则随时点拨、补充讲解。这样,“文”“言”结合展开阅读,既理解了文本内容,又解决了文言字词,一举两得。
当然,文言文的阅读教学要因文而异,要因时而异,但一定要从整体上来把握,把“文”“言”尽可能多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读、自讲、自悟,整体感受文本之美和文言之美。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
古人为文、论文大多主张“文道统一”。他们尽管对“道”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提倡“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我们当今如何来看待文言文中的“道”呢?叶圣陶认为“道”就是蕴藏在文章中的思想、心志、道理,是每篇文章都具有的,还认为“‘道与‘文是不可分割的”,“读一篇文章,理解它的内容和理解它的语言文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笔者认为,初中教材选编的文言文大多是“文道统一”的文章,文言文阅读教学要以“文道统一”的理念来统领。具体来说,要立足文本阅读,注意逐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蕴含了什么“道”,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其“道”的,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表达此“道”。那么,文言文阅读教学如何做到“文道合一”,注意“文”“道”兼顾呢?
第一步,要读文明道。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尽管写作背景不同,内容丰富多彩,文体各具特点,但都不能忽略其“道”的存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依据文体,穿透文言,找寻文中之“道”。
在读文明道的基础上,更要品文悟道,这是第二步。对于文章的观点、主旨、情感的整体把握仅仅是理解感受的层面,文章的阅读还需进一步品味感悟,也就是要进一步引领学生细细品读文章,体会文章是如何选材、构思,如何运用表现手法、修辞技巧来表情达意的,这正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着重点。古人写作为文特别讲究章法、辞采等,阅读时一定要指导学生熟读精思,细嚼慢品。
第三步,则是评文论道。在之前品文悟道的基础上,深入探究、赏析质疑应该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对于文言文中的“道”,阅读时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原点,联系具体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地阅读文章。这样才能从文本中读出言外之意,读出深度与厚度,读出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个性气质。
文言文的写作传统自然形成了文章各具特点的体裁,不同的题材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语言运用、义理辞章、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要求。一般来说,从文体入手切入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披文入情,直取文中之“道”。而后再由此瞻前顾后展开阅读教学,又便于深入文本阅读,进而全面到位地领会“文”与“道”的内在联系。
总之,文言文中的“文”与“道”是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两者是骨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只是讲“文”,可能流于肤浅的认识;偏重于“道”,则会有思想品德说教的嫌疑。教学中只有把“文”与“道”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文言文教学文本的应有价值,才能落实文言文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文”与“史”的关系
文言文是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学明珠,文言文阅读教学不能回避历史。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意思是,“文”与“史”之间是有联系的。于是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模糊了“文”与“史”的界线,甚至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
如何正确处理好“文”与“史”的关系呢?作为语文阅读材料的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坚持“文主史从”的原则,让“文”最大限度地凸显,让“史”尽可能的隐退。具体来说,阅读教学中牵涉到两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一,对于史学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该如何处置?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史学性文章,比如《陈涉世家》《曹刿论战》《赵普》《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这类文章,学生阅读时感兴趣的往往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师指导阅读时往往偏重于“史”的成分。
对于史学性文本的把握,首先要着眼于它的文学性。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是突出强调它的文学价值。《史记》的节选部分,作为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突出语文味。《陈涉世家》的教学当然不能回避史实,但作为一篇人物传记,其实就是以叙写人物为中心的记事写人的文章。文题为《陈涉世家》,写作时当然是以陈胜为中心来选材、立意、谋篇成文的。教学时,要在引导学生了解史实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人物形象,尤其要关注陈胜这一主要人物。设计、组织教学时要紧扣陈胜其人,抓住他的身世、成长经历、言行举动来整体把握人物形象。这样,对于文章的理解就不会停留在“了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层面上,教学中也就不会让文中的第一段游离在起义这一核心事件之外,对于吴广这一人物的解读也就不会抢了陈胜这一中心人物的风头。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只要紧紧抓住陈胜其人的志向、智慧来展开阅读,就不会跑偏了。有了这样的抓手,学生不难理解起义的舆论准备、动员过程充分表现了陈胜其人的谋略,即使后边大段叙写起义军攻城略地的进展,也是为了印证陈胜“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的政治预见。至于吴广其人,则是陈胜的得力帮手,作为陪衬人物出现,其德其智其勇无疑有力地衬托了陈胜作为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教学引导,见史又见人,见史更见文,从史学文本中品出文学味来,才是对史学文本的恰当使用与智慧教学。
其二,对于“知人论世”辅助阅读教学该如何优化?
诚然,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但适当补充一些历史背景资料当然是很有必要的,只要链接的背景史料有助于文本教学即可。
文言文大多离我们年代久远,光读文本,很难吃透其意,读懂其“道”,把握其“思”。教学时需要适时补充一些历史背景资料,链接一些辅读材料,参照阅读,联系思考,从而把文章读懂、读透。
综上所述,文言文阅读教学只有处理好“文”与“言”、“文”与“道”、“文”与“史”三组关系,才能全面突破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才能充分彰显文言文教学的语文味,才能切实增强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金复耕,教师,现居江苏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