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014-04-11鲁海英
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小、初、高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奇怪现象:小学生最踊跃,初中生寥寥无几,高中生自愿发言的少而又少。也曾看过一个关于孩子语言能力的调查报告。调查发现,15岁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很多15岁前能说会道的孩子,到15岁后,就变得腼腆而不善言辞。语言专家称之为“15岁现象”,并明确指出,这种现象并非完全因为青春期造成,是孩子在语言上的“转型期”。15岁之前,孩子的语言处于自然表达状态,他们无所顾忌,思维活跃,想到什么说什么;15岁后,孩子开始懂得说话应有所顾忌,但却还没有掌握很多正确的表达方法,造成了在一些场合常常语塞的现象。专家指出,如不抓紧这个时机培养引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甚至求职就业。
初中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非常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有:造词造句的能力较差;学生在心理上不自信、缺乏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对口语教学缺乏足够认识等。
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呢?我觉得切实可行的、操作简易的方法就是可以利用阅读教学来实现。
一.朗读是积累学生语言的重要基石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评价建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就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为学生的交际活动创设一定的交际情景,使学生在朗读的实践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就会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的空间,去作进一步的体验。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例如:在教学文言文《三峡》时,设计了这样的朗读片段:“三峡的山有雄奇美,三峡的水有奔放美,三峡还有清幽美和凄婉美,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峡,跟随郦道元领略三峡风光,感受这些美,请先听我朗读。”接着,老师又叫学生独自朗读体会美。这样,通过教师的领读感悟美,通过学生的个别读品味美,在此基础上,老师及时引导:三峡的风光让我们流连忘返,可是,很多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句话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难道我们的家乡就没有这么美的景色吗?作为家乡的一分子,难道没有义务展示一下家乡的美吗?能否借鉴作者的写法描绘家乡的一处景物呢?这样,通过朗读,为学生创设了口语表达的机会,通过借鉴,积累了词汇,丰富了语言,使学生变得有话可说了,使口语交际的初步目标——能说话,会说话得到了训练。学生具备了这种表达的能力,为以后的交流互动创设了良好的机会。
二.质疑是训练学生语言的良好方法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是问号。”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我们提出忠告:“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风雨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尽的源泉。”所以,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大胆质疑,在疑问中辨出真伪,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质疑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间相互倾听、表达和应对。
在上《斑羚飞渡》这一课时,个人觉得这篇文章中有好几个句子值得我们去质疑,于是就让学生去思考文中有疑问之处。这时候学生俨然成了挑刺专家,纷纷对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有同学提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说明深涧下面是河流,可与第十自然段“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的“摔得粉身碎骨”不太一致,“粉身碎骨”的出现极易使人想到山涧下面是石头等而不是水。何况“粉身碎骨”的声音和落水的“扑通”声音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三.课外延伸是提升学生语言的重要引领
语言教学应着力于课堂,夯实学生语言的基本功,但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却是“功夫在课外”。《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即要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使学生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积累口语交际的经验。所以语文教学还应把课堂延伸到生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锤炼语言、用活语言、发展语言。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部分,将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广阔空间,它既教给学生养成反馈课文的习惯,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这一语言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做到了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必说。
在教学中,我尽力拓宽学生运用语言的天地,精心组织了有趣的训练活动。如搞“书市交流”。鼓励学生每周阅读课外书,然后组织一次书市交流活动,相互介绍书,促使学生课外进行广泛阅读,增长见识,提高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们的口语交际创设一个情景。孩子们在这个仿真情境中有话可说,个个跃跃欲试。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境,学生从何说起,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所以,通过课外知识的延伸,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锻炼。
四.创新文本是重组学生的语言有效尝试
阅读教学中,发掘教材中隐性资源进行文本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能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提供二度创作的空间,赋予学生一次次抒发内心的感悟和阐明不同见解的“误读”的自由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学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根据人物性格组织再创作人物语言。又如在教《狼》一文时,启导创新道:假如你是文中的屠户,将如何对待那两只狼?有学生说:“爬树躲避”;有学生说:“放火烧薪”;有学生说:“报110警”……,老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给予表扬后明确:假如怕狼,就会被狼吃掉,假如机智勇敢地作斗争,就一定会想出办法,战胜狼。教者的发问,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文章的主题,学到了应变和适应生存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求异创新思维,同时也是学生重组语言的有效尝试。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对已知文本进行了再加工。这样的设计,既发展了文本,超越了文本,而且还训练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
总之,利用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我们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家人、社会的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如何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打开话匣子,在实践活动中学会,那么,我们的目标也就达到了。正如课标中所说的: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5期 陈明《充分发掘教本价值要素,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现代阅读》2011年03期 黄少琴《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探索》
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4.《中外教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汤臣磊《优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鲁海英,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