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应注重的三个问题
2014-04-10张先霞
张先霞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转变观念,用新理念、新思想、投入到新课改的实践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结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要勇于创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认为要想搞好数学教学应注重以下三方面: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要以为具有一定学历,具有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经验,能胜任数学教学就是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必须多元兼备、人文兼备,具有多元的技能结构,能熟练应用多媒体、亲手制作课件,具有高尚的品德风范,在学生中具有良好的亲和力。
作为数学教师,应广泛阅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经常阅读高等数学、数学史一类的书籍,研读哲学,博览群书。了解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也对人文地理有所涉及。加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厚积而薄发。同时积极地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积极向生活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二、注重课堂民主,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数学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师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因为教学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的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中,不但要求学生质疑问难,而且要在学生的发言中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给予肯定、鼓励、点拔纠正。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应急于“裁判”式地下结论,而应将裁判断权交给全班学生,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推动他们独立思考、自由评议、展开讨论、相互启发。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产生愉快的课堂体验,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尊其师、信其道”产生良好的效果。
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课堂不应成为教师单独表演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场所,而应当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能力的场所,成为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课堂应注重学生思维发展、数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应该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三、注重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数学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洞察教材的内涵。新课改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教学中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新课程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新课程教学目标与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自由发挥余地。教学方法和过程具有不确定性,作为数学教师,应注意知识的来龙去脉,避免“烧中段”,增加开放性的问题,师生要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教学过程。
其次要完善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能力。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应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课堂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灵性,充分进行实践体验和创新,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新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设疑、点拨、释疑、启迪和唤醒。对一些重要的概念,教学的原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主动探究,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提高认识策略。
再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被动地学习,没有机会主动地学习和自主地选择决策,这样学生就失去了作为学习主人的创造力创新精神。新课改十分重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创新,要树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堂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和支持引导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寻找个性突破。值得注意的是,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条件正在逐步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给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带来新的机遇,也给我们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实践证明: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推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必须以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结合新课改的实际,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学习者为中心”,营造民主和谐氛围,精心设计教学,不断改进教法,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快乐遨游,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