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4-04-10康欣
康欣
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逐步实施,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彰显。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被所有的教师所认识。我们现在尝试的“生本课堂”,正是让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学习中得以充分体现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更好的实施“生本课堂”,小组合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就我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把自我融于群体之中,创造了学生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好品质,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
二、目前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新的教学改革思想指导下,我们在课堂中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日常听课和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一些做法流于形式,虽有合作学习的过程,但却没有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看到的只是形式与热闹,促进学生发展的东西太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建立在自主之上。在有的课堂上,学生还没有自主思考,教师就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学生迅速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由于没有事先思考与准备,虽有表达,但却缺少讨论,学生之间没有思维的碰撞,讨论的结果没有深度与广度,缺乏实效性。
2.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分工、有效的组织,导致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是教师在学生分组时没有选好组长,没有对组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导致事先准备不足,所以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探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左右了讨论的深度与广度,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成了观众,能力得不到发展。
3.小组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每堂课上,教师都预设了一定的学习目标,由于时间有限,部分教师在合作交流这一环节时,不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能把问题真正的探究出结果就草草收场。使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深刻的掌握探究的学习内容就强行应用,造成了对知识的应用根本无法达到灵活、熟练地程度。这样也就使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流于了形式。另外,还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论什么样的内容,问题多么简单,就会让学生小组讨论,结果是不用讨论,问题就很明了,使合作变得很平淡而无聊,既使小组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久而久之,也淡化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三、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把握好以下五点
1.合作学习应建立在自主上。自主要在合作之前,合作建立在自主之上,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每个同学只有在自我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语言、思维认识的交流。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之前应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要有“前置性学习”的内容。这样就能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在合作交流时都有表达的愿望和机会;才能保证他们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升华;才能保证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能主动与别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地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意识。
2.合作学习要在时间上给予保障。这里所说的时间保障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在自主阶段时间上要给予保障,让学生有充分思考探究的时间,所以“前置性学习”的内容一般要在新授课的前一天留给学生;二是在合作讨论阶段时间上要给予保障,教师要善于等待,让学生充分讨论,充分表达,形成思维的碰撞,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这样有时间保障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千万不要为赶时间抢任务而在合作交流上给予的时间上太少,而不使合作学习成了一种形式,这样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3.合作学习要建立在学生的学情上。合作学习是为教学服务的,并不是每一堂课都必须的。因此合作学习要建立在学生的需要上,不要为合作而合作,使合作学习成了课堂的点缀,成为一种架子,成为一个固定的环节。教师必须明白,有些课堂是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师在预设合作学习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会的、或没有什么难度的、或稍一思考就能解决的、或能从书中找到的就不要进行合作学习,否则合作学习就成为一种低水平的重复、没有发展的重复。
4.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及时对小组进行评价,对合作学习进行方法引领。合作教育是以“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的现代班集体运用模式。所以倾听是教师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教师捕捉细节的过程,更是教师展现功力的地方。教师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也不要吝啬奖励,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5.抓住课堂中的“点”与“时机”进行合作。在教学实践中我悟出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时目标要清晰,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
总之,在现在“生本理念”的课堂教学中,设计好“前置性学习”,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好处。但教师必须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划分小组,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确目标,清楚任务,处理好分工与合作,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在时间上予以保障,让每个学生都有相对均等的发言机会,并营造和谐的合作气氛,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加强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进行方法的引领,指导要到位、引导要有策略,根据不同课文,设计不同的、充满挑战的、可行性强的合作内容,从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2003年1月。
[2]曹永松,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与策略之探究[J/N],2007年。
[3]王灿明主编,登上学习快车——新课程学习方式的革命[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4]黄育粤,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福建教育,1998年6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