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教材的理解、活化与超越

2014-04-10金晓亮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例题活化

金晓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材虽然是教师、学生在进行教与学时最基本的材料,但是在新课标当中教材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参考依据,而不是教学的圣经,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教学的理解,并将此活化、超越,才能起到教学的目的。但是以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在许多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学中都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数学素质普遍偏低。面对此种情况,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材观,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并在充分理解教材的情况下,再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活化,进而超越传统教材。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强化对教材的理解

对于教材的理解,一般可分成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材功能以及性质的理解。教师对教材功能以及性质的基本理解,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基本教材观上,而教师的基本教材观又是通过教师使用教材的行为来表现的。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教材的作用,能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被教材所束缚;另一方面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知识内容作为教材的灵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住教材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全面化教授。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对教材有个通读,并通过这种通读形成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对初中数学教材来讲,教师首先得通晓全文,然后根据实际教学进行合理的筛选并加工重组,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初中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时,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之后,应借助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笔者对此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在讲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故事的同时,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应用引入到学习当中,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新课学习结束后,再回过头去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将金字塔的高度给测量出来的。除此之外,还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分组讨论法等进行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充分理解教材,活化知识点

在苏科版的数学教材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教材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在教材中也增加了许多和现代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分析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一些知识内容的活化,将空洞的教材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的数学技能。比如在初中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将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活化到实际生活中,并借助三角函数来解决生活中一些无法用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如例题1。

【例题1】如右图所示,在河的对岸有水塔AB,今在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前进20米后到D处,又测得A的仰角为45°,求塔高AB。

在此例题中,要直接隔岸测得塔高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直接过河去测量,这时只能考虑如何利用两个仰角及CD长。由于塔身与地面垂直,且C、D、B三点共线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且有∠ACB=30°,∠ADB=45°,这时就可以借助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了。而这种求解方式就是将书本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活化,以此来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除此之外,将书本知识内容活化,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超越教材,强化知识的灵活性

超越教材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强势灌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知识的了解上,而是要尽量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上,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知识,并且做到灵活运用。比如在比例的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进行辅助教学。如例题2。

【例题2】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是5∶3,如果第一组有14人到第二组时,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1∶2,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

解:总人数为:14/[5/(5+3)-1/(1+2)]=48(人),

第一组人数为:48×(5/8)=30(人),

第二组的数为:48-30=18(人)。

答:第一组人数为30人,第二组人数为18人。

四、结束语

总之,在使用教材时,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正确地理解教材,并在教学中合理地将教材内容活化,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教学的使用价值,实现教材的超越。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材虽然是教师、学生在进行教与学时最基本的材料,但是在新课标当中教材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参考依据,而不是教学的圣经,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教学的理解,并将此活化、超越,才能起到教学的目的。但是以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在许多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学中都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数学素质普遍偏低。面对此种情况,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材观,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并在充分理解教材的情况下,再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活化,进而超越传统教材。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强化对教材的理解

对于教材的理解,一般可分成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材功能以及性质的理解。教师对教材功能以及性质的基本理解,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基本教材观上,而教师的基本教材观又是通过教师使用教材的行为来表现的。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教材的作用,能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被教材所束缚;另一方面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知识内容作为教材的灵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住教材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全面化教授。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对教材有个通读,并通过这种通读形成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对初中数学教材来讲,教师首先得通晓全文,然后根据实际教学进行合理的筛选并加工重组,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初中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时,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之后,应借助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笔者对此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在讲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故事的同时,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应用引入到学习当中,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新课学习结束后,再回过头去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将金字塔的高度给测量出来的。除此之外,还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分组讨论法等进行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充分理解教材,活化知识点

在苏科版的数学教材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教材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在教材中也增加了许多和现代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分析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一些知识内容的活化,将空洞的教材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的数学技能。比如在初中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将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活化到实际生活中,并借助三角函数来解决生活中一些无法用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如例题1。

【例题1】如右图所示,在河的对岸有水塔AB,今在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前进20米后到D处,又测得A的仰角为45°,求塔高AB。

在此例题中,要直接隔岸测得塔高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直接过河去测量,这时只能考虑如何利用两个仰角及CD长。由于塔身与地面垂直,且C、D、B三点共线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且有∠ACB=30°,∠ADB=45°,这时就可以借助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了。而这种求解方式就是将书本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活化,以此来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除此之外,将书本知识内容活化,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超越教材,强化知识的灵活性

超越教材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强势灌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知识的了解上,而是要尽量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上,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知识,并且做到灵活运用。比如在比例的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进行辅助教学。如例题2。

【例题2】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是5∶3,如果第一组有14人到第二组时,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1∶2,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

解:总人数为:14/[5/(5+3)-1/(1+2)]=48(人),

第一组人数为:48×(5/8)=30(人),

第二组的数为:48-30=18(人)。

答:第一组人数为30人,第二组人数为18人。

四、结束语

总之,在使用教材时,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正确地理解教材,并在教学中合理地将教材内容活化,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教学的使用价值,实现教材的超越。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材虽然是教师、学生在进行教与学时最基本的材料,但是在新课标当中教材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参考依据,而不是教学的圣经,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教学的理解,并将此活化、超越,才能起到教学的目的。但是以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在许多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学中都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数学素质普遍偏低。面对此种情况,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材观,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并在充分理解教材的情况下,再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活化,进而超越传统教材。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强化对教材的理解

对于教材的理解,一般可分成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材功能以及性质的理解。教师对教材功能以及性质的基本理解,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基本教材观上,而教师的基本教材观又是通过教师使用教材的行为来表现的。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教材的作用,能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被教材所束缚;另一方面就是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知识内容作为教材的灵魂,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住教材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全面化教授。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对教材有个通读,并通过这种通读形成一个系统而又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对初中数学教材来讲,教师首先得通晓全文,然后根据实际教学进行合理的筛选并加工重组,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讲解苏科版初中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时,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之后,应借助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笔者对此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在讲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故事的同时,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应用引入到学习当中,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新课学习结束后,再回过头去思考泰勒斯是用什么方法将金字塔的高度给测量出来的。除此之外,还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分组讨论法等进行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充分理解教材,活化知识点

在苏科版的数学教材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教材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在教材中也增加了许多和现代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内容。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分析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一些知识内容的活化,将空洞的教材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的数学技能。比如在初中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将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活化到实际生活中,并借助三角函数来解决生活中一些无法用常规方法解决的问题。如例题1。

【例题1】如右图所示,在河的对岸有水塔AB,今在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前进20米后到D处,又测得A的仰角为45°,求塔高AB。

在此例题中,要直接隔岸测得塔高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直接过河去测量,这时只能考虑如何利用两个仰角及CD长。由于塔身与地面垂直,且C、D、B三点共线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且有∠ACB=30°,∠ADB=45°,这时就可以借助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了。而这种求解方式就是将书本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活化,以此来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除此之外,将书本知识内容活化,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超越教材,强化知识的灵活性

超越教材是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强势灌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知识的了解上,而是要尽量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上,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知识,并且做到灵活运用。比如在比例的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进行辅助教学。如例题2。

【例题2】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是5∶3,如果第一组有14人到第二组时,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1∶2,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

解:总人数为:14/[5/(5+3)-1/(1+2)]=48(人),

第一组人数为:48×(5/8)=30(人),

第二组的数为:48-30=18(人)。

答:第一组人数为30人,第二组人数为18人。

四、结束语

总之,在使用教材时,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正确地理解教材,并在教学中合理地将教材内容活化,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教学的使用价值,实现教材的超越。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例题活化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