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阅读教学之浅析
2014-04-10潘海英
潘海英
数学是一种“语言”学科,其语言特点是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抽象性。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阅读”教学策略,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数学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大的差异,其语言特点表现为:
1.高度的抽象性。初中数学阅读教学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理性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感知材料中的数学术语和符号,充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和知识结构,这需要教师在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基础上实施的教学。
2.表达的精确性。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对它的概念、符号、术语都要精准地表达,准确地理解。阅读教学时,不可以用含糊不清和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教学,防止学生理解出现偏差。当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时,首先必须理解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表达中的任何一个数学用语。因此,浏览或快速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3.阅读的细致性。数学阅读教学绝不可以理解为简单的背诵,而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体会数学概念、定理的内涵和外延,通过阅读领悟数学语言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对每个数学语言表达、名词术语、图表等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对刚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几遍就阅读完成,要通过反复认真阅读,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领悟它们的精髓。教学中,很多学生能阅读一段数学材料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要求认真细致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勤思多想。
4.阅读思维的灵活。数学语言转换频繁,阅读中需要一定的灵活性,通过不同的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把阅读交流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体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相同的语言内涵。例如,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语言表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转化为自己的符号语言:一个平分,两个垂直,得到相等。这样的阐述便于学生理解并准确把握条件的个数。通过语言叙述和符号语言的把握,更能体会直观的图形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学生的数学语言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水平发展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理解能力差。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那么在新课改中,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阅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认真体会阅读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选择阅读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此,我尝试做了以下工作:
其一,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概念,通过阅读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概念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概念是否正确,并能举出符合定义的具体例子。例如,学习了分式的概念之后,列举以下分式:
(1)1a+1;
(2)xx+1;
(3)13(x+y);
(4)-13x2y2;
(5)a5;
(6)5x+ym(x-3);
(7)xπ-1。结果很多学生认为(3)(4)(5)(7)是分式,(1)不是分式。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阅读,提升对概念的理解深度。
其二,引导学生研读定理、公式等,通过阅读准确把握定理、公式的条件和结论以及适用范围,体会定理的形成过程,在参与推导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加深对定理的理解。例如,求根公式的推导,很多学生通过阅读,记住公式和公式的适用条件,这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握推导中蕴含的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这些显然是死记公式、套用公式所不能达到的。
其三,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意,在此基础上先尝试独立解答,后与教材中的解答作比较,找出自己解答中存在的问题,比较自己的解答和课本上有什么不同,以便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领悟解题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格式。
其四,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教材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数学教材的阅读,在重点问题讲解前和后,都必须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自学一定的材料,阅读习题或定理的简短文字,这些都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基础。当然,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仅仅靠阅读教学获得,但灵活采用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阅读教学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到题目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题目的技巧。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
数学是一种“语言”学科,其语言特点是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抽象性。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阅读”教学策略,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数学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大的差异,其语言特点表现为:
1.高度的抽象性。初中数学阅读教学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理性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感知材料中的数学术语和符号,充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和知识结构,这需要教师在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基础上实施的教学。
2.表达的精确性。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对它的概念、符号、术语都要精准地表达,准确地理解。阅读教学时,不可以用含糊不清和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教学,防止学生理解出现偏差。当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时,首先必须理解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表达中的任何一个数学用语。因此,浏览或快速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3.阅读的细致性。数学阅读教学绝不可以理解为简单的背诵,而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体会数学概念、定理的内涵和外延,通过阅读领悟数学语言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对每个数学语言表达、名词术语、图表等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对刚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几遍就阅读完成,要通过反复认真阅读,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领悟它们的精髓。教学中,很多学生能阅读一段数学材料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要求认真细致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勤思多想。
4.阅读思维的灵活。数学语言转换频繁,阅读中需要一定的灵活性,通过不同的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把阅读交流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体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相同的语言内涵。例如,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语言表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转化为自己的符号语言:一个平分,两个垂直,得到相等。这样的阐述便于学生理解并准确把握条件的个数。通过语言叙述和符号语言的把握,更能体会直观的图形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学生的数学语言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水平发展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理解能力差。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那么在新课改中,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阅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认真体会阅读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选择阅读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此,我尝试做了以下工作:
其一,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概念,通过阅读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概念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概念是否正确,并能举出符合定义的具体例子。例如,学习了分式的概念之后,列举以下分式:
(1)1a+1;
(2)xx+1;
(3)13(x+y);
(4)-13x2y2;
(5)a5;
(6)5x+ym(x-3);
(7)xπ-1。结果很多学生认为(3)(4)(5)(7)是分式,(1)不是分式。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阅读,提升对概念的理解深度。
其二,引导学生研读定理、公式等,通过阅读准确把握定理、公式的条件和结论以及适用范围,体会定理的形成过程,在参与推导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加深对定理的理解。例如,求根公式的推导,很多学生通过阅读,记住公式和公式的适用条件,这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握推导中蕴含的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这些显然是死记公式、套用公式所不能达到的。
其三,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意,在此基础上先尝试独立解答,后与教材中的解答作比较,找出自己解答中存在的问题,比较自己的解答和课本上有什么不同,以便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领悟解题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格式。
其四,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教材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数学教材的阅读,在重点问题讲解前和后,都必须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自学一定的材料,阅读习题或定理的简短文字,这些都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基础。当然,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仅仅靠阅读教学获得,但灵活采用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阅读教学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到题目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题目的技巧。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
数学是一种“语言”学科,其语言特点是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抽象性。平时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阅读”教学策略,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数学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大的差异,其语言特点表现为:
1.高度的抽象性。初中数学阅读教学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理性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感知材料中的数学术语和符号,充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和知识结构,这需要教师在逐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基础上实施的教学。
2.表达的精确性。数学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对它的概念、符号、术语都要精准地表达,准确地理解。阅读教学时,不可以用含糊不清和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教学,防止学生理解出现偏差。当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时,首先必须理解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表达中的任何一个数学用语。因此,浏览或快速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3.阅读的细致性。数学阅读教学绝不可以理解为简单的背诵,而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体会数学概念、定理的内涵和外延,通过阅读领悟数学语言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对每个数学语言表达、名词术语、图表等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对刚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几遍就阅读完成,要通过反复认真阅读,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领悟它们的精髓。教学中,很多学生能阅读一段数学材料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要求认真细致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勤思多想。
4.阅读思维的灵活。数学语言转换频繁,阅读中需要一定的灵活性,通过不同的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把阅读交流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体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相同的语言内涵。例如,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语言表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转化为自己的符号语言:一个平分,两个垂直,得到相等。这样的阐述便于学生理解并准确把握条件的个数。通过语言叙述和符号语言的把握,更能体会直观的图形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学生的数学语言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水平发展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理解能力差。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那么在新课改中,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阅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认真体会阅读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选择阅读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此,我尝试做了以下工作:
其一,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概念,通过阅读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概念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概念是否正确,并能举出符合定义的具体例子。例如,学习了分式的概念之后,列举以下分式:
(1)1a+1;
(2)xx+1;
(3)13(x+y);
(4)-13x2y2;
(5)a5;
(6)5x+ym(x-3);
(7)xπ-1。结果很多学生认为(3)(4)(5)(7)是分式,(1)不是分式。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阅读,提升对概念的理解深度。
其二,引导学生研读定理、公式等,通过阅读准确把握定理、公式的条件和结论以及适用范围,体会定理的形成过程,在参与推导的过程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加深对定理的理解。例如,求根公式的推导,很多学生通过阅读,记住公式和公式的适用条件,这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握推导中蕴含的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这些显然是死记公式、套用公式所不能达到的。
其三,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清题意,在此基础上先尝试独立解答,后与教材中的解答作比较,找出自己解答中存在的问题,比较自己的解答和课本上有什么不同,以便更好地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领悟解题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格式。
其四,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教材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数学教材的阅读,在重点问题讲解前和后,都必须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自学一定的材料,阅读习题或定理的简短文字,这些都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基础。当然,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仅仅靠阅读教学获得,但灵活采用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阅读教学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到题目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题目的技巧。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