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2014-04-10黄享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素养语文课堂

黄享明

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强调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 把非纸质资源引入课堂,丰富课堂内容

这里所说的非纸质资源,主要包括现代的电子资源(如音像、网络等)、人本资源(学生、教师的语言交流等)、自然资源(大自然景观)、社会资源(风俗民俗、家庭、社会、学校生活等)。许多事实说明,大胆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能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丰富,学生积极主动,从而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请看下面几组镜头。

在语文课上,教师打开《百家讲坛》视频,先后播放于丹主讲的《庄子》“熟悉你自己”、《论语》“理想之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凝神专注的程度远远超于平时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把专家的讲座视频播放给学生看,那种名人效应、权威效应是语文教师替代不了的。把新颖而有学习指导作用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缓解视觉疲劳,更能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这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某教室里,一位教师在讲台前如痴如醉地吟诵着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伴随着擅长口琴的学生吹起那悠扬的乐曲,时而昂扬激荡,时而洒脱狂放,声音抑扬顿挫,学生如同进入梦境般,与教师一起陶醉其中。可见,语文课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文字或图解上,说学逗唱、琴

棋书画这些综合艺术都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引进课堂资源的一种手段。上述事例,如果使用录音朗读或音频朗诵,都是不能取代教师的朗读的。因为现场朗读是一种情感交流,是一种氛围的营造,任何录音录像的示范朗读都达不到这种效果。

素养的本义就是平日的修养。由此可见,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实质上是一个动态修炼的生成过程。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能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讲解。其实,语言运用也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和实践。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而是习得。”因此,语文教师平时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实行“三少三多”。“三少”指教师少问、少讲、少演,“三多”指学生多读、多写、多练。这就要求学生在读、写、练方面的时间要多些,教师活动的时间要相对少些。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锻炼的天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事实说明,形式多样的课堂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和锻炼的天堂,让学生在锻炼中收获成功。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教师问出来的,更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获得的。现在,我转变了观念,每周带学生去阅览室上一次阅读课,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回来后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并写下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甚至是创造能力。

成功的体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体验课文的情感,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可把学生每学期所写的作文打印出来,编成作品集。我班的杨同学把平时看小说、野史、名著等写成的日记编成一本《读书随想录》,在班中与同学分享写作经验和乐趣,这不仅使他产生了强大的创作热情,也更加激起了其他学生写作的欲望。再如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排练成一台晚会,让有特长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的表演非常生动。这些情感体验都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动力来源。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能有效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综合能力。

以前,我上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很多时候是让学生自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懂该让学生怎样去学。现在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明确了综合性学习体现的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学科间的融合、书本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加之,现在社会逐渐多元化,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得到的体验也是多元的、开放的,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和求知兴趣。现在多媒体已进入课堂,有了多媒体设备,对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就更加有利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能有效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三、教师用人格魅力陶冶学生情操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身教作用不可忽视。试想,一个本身就对语文提不起兴趣、毫无热情的教师,如何能让他的课堂充满魅力,又如何能让他的学生喜欢上语文呢?所以,在要求学生对语文有兴趣的同时,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全面体现语文素养的集合体。教师平时应多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逢节日,语文组可以和学校团委一起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还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电视、演讲会、辩论会、展览馆、纪念馆、标语广告,乃至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情民俗、方言土语、日常生活的话题也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上个学期,我带领学生到街上收集店名、广告牌的错别字,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端午节前给学生讲屈原的故事,还带领学生观看城区组织的划龙舟比赛,顺便让学生看一看满街成行的艾草,了解艾草的功效以及民间习俗,大大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开放性课堂,落实“大语文”观

实践告诉我们,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开放性课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去年,由于我校缺语文教师,就临时让两位年轻的音乐老师来上初中语文课,结果他们比我们“正宗”的语文老师上课还受学生欢迎,期末考试的“三率”也很高。音乐老师字正腔圆,朗读起来富有美感,又多才多艺,还有将音乐、舞蹈与语文融合的优势,平时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把语文教学和艺术、生活结合起来,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每周一进行升国旗仪式时,音乐老师在国旗下领唱国歌,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久而久之,音乐老师的综合魅力就展现出来了。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手段,发挥多渠道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养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