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提琴演奏中的“呼吸”

2014-04-10孙艳艳

艺术百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呼吸表演艺术

孙艳艳

摘 要:气是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在小提琴演奏中,气就是呼吸。无论是技术掌控还是音乐表现,呼吸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奏及教学经验从生理呼吸、结构呼吸、演奏呼吸三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音乐艺术;提琴演奏;表演艺术;生理呼吸;结构呼吸;演奏呼吸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人禀气于父母,纳天气而呼吸,摄谷气而充养,人一刻无呼吸则死,七日绝谷则亡,故曰:“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生命如此,音乐亦如此。小提琴演奏并非与“呼吸”直接相关,“呼吸”的问题也没有像管乐器演奏及声乐表演那样被深入广泛的研究,有关小提琴演奏“呼吸”问题的文献及论著甚少。笔者通过多年的演奏及教学经验,发现从演奏技术掌握中的生理呼吸到作品的结构呼吸以及演奏中生理呼吸与结构呼吸的协调,“呼吸”问题是解决小提琴演奏中诸多问题的关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唤起小提琴演奏及教育界对“呼吸”问题的关注,从而促进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

一、人的生理呼吸

呼吸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需过程,人体通过呼吸而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可分成三个环节:一、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与肺部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从外环境吸入氧,向外环境排出二氧化碳);二、气体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三、内呼吸指血液与各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向细胞供给氧,从细胞吸收二氧化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称为一次呼吸,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就是呼吸频率。呼吸频率随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而异,也会受情绪的影响而变化。成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大约为12-20次/分。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就是呼吸过速。除一些疾病原因外,多见于剧烈运动以及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时。当演奏者登台前或者要参加某个重要的考试之前,常常会情绪紧张,心跳加速,呼吸浅快,手指发麻,大大阻碍了手脑的联系,演奏效果大打折扣。原因在于此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从而四肢发麻,大脑无法正常工作。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当演奏者过于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呼吸浅慢,甚至短暂停止呼吸。这样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了二氧化碳在体内堆积,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和气体交换,亦会导致大脑不能正常工作。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小提琴演奏者需要多做几次深呼吸,控制呼吸的节奏及频率,降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恢复大脑正常工作。那么,怎样科学的调节呼吸呢?医书记载,呼吸主要有三种形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横膈膜式呼吸)、胸腹混合式。胸式呼吸时,横隔膜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吸气量不能达到最大值。腹式呼吸时,横膈膜充分发挥作用,吸气轻松而快速,但肺的呼吸容量并不大。胸腹混合式呼吸时,肺吸入的空气量最大。因而,胸腹混合式呼吸是最好的呼吸形式。采用这种深的胸腹式呼吸可以给小提琴演奏者的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促进大脑的工作效率,提高演奏技术掌控的效能。当演奏者由于紧张或长时间屏气造成不适而出现呼吸过速或呼吸过缓的情况时,可以采取这种最有效的胸腹混合式呼吸法加以调节。笔者认为,小提琴演奏者也应该重视呼吸的方法,把正确的呼吸法用到小提琴基本功训练比如空弦、音阶、练习曲以及高难度技术动作的慢速练习中,循序渐进地深化正确呼吸法给演奏者带来的和谐身心环境下的技术定型。最终实现表现音乐的最大自由化。

二、音乐结构呼吸

音乐结构呼吸就是指曲式分析中基本形式结构单位:乐汇、乐节、乐句、乐段间的停顿(这里的“停顿”指人唱歌时正常吸气所需的平均长度)。(一)乐汇、乐节、乐句之间呼吸的异同乐段是一部曲式(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的最小的完整的曲式结构)的基本单位。由独立乐句或若干不独立乐句构成。比乐句低一层的子结构是乐节,比乐节又低一层的子结构是乐汇。乐句的停顿与乐节的停顿不同。一般情况下,如同唱歌一次换气所支持的平均长度后的第一次停顿是乐节的停顿,二次或二次以上则是乐句的停顿。

了解乐汇、乐节、乐句的划分,演奏者能够较准确的把握结构呼吸并调节自身呼吸,顺应音乐的律动,乐节之间浅呼吸,乐句之间深呼吸,乐节内不呼吸的原则,规划运弓的速度、力度、深浅以及揉弦的频率等。音乐结构呼吸为演奏者提供了必要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二)音乐性质与呼吸的关系音乐作品按照音乐与生活风俗的联系可分为:进行曲、颂歌、情歌、船歌、舞曲等体裁。不同体裁的作品情绪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呼吸也就不同。

由意大利作曲家居塞比·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改编的小提琴曲《凯旋门进行曲》气势雄壮有力,表现了凯旋而归将士们的矫健英姿。演奏情绪:英雄、庄重。演奏者呼吸:深沉而有力。塔兰泰拉是意大利的一种民间舞曲。它的音乐性格热情奔放。节拍通常为八三拍或八六拍子,以三连音构成的节奏贯穿全曲,速度较快。演奏情绪:兴奋、欢快。演奏者呼吸:均匀而短促。

三、小提琴演奏中的呼吸

美国钢琴家露丝·C·弗里德伯格说:“不论对于独奏还是室内乐,更有帮助的建议是与音乐(乐谱)一起呼吸。这将会减小身体的紧张程度,增大氧气给予的能量的流动,并确保一种对音乐分句中抑扬顿挫的充分理解。” 小提琴演奏中的呼吸是指音乐作品演奏中,与音乐表现的力度、速度、情感等因素相匹配的呼吸以及演奏技术的合理应用。

(一)演奏中乐句长短与呼吸由于乐句长短,音乐的结构呼吸与演奏者的生理呼吸有时同步,有时不同步。演奏者要根据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生理呼吸顺应结构呼吸的要求,有意识地进行变换调整,力求乐句的连贯完整。

贝多芬小提琴第五奏鸣曲《春天》第一乐章乐段里文本呼吸与生理呼吸基本同步。演奏者只要放松横膈膜,放松肌肉,均匀自然的呼吸,就能很好的顺应结构呼吸,奏出富有生命力的音乐。而在一个较长乐句的演奏中,演奏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满足摄氧量的前提下迅速无痕地换气(类似于管乐器演奏中的“循环换气”技巧),以顺应结构呼吸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二)演奏速度与呼吸

巴赫g小调奏鸣曲柔板速度较慢,节奏要求准确而不刻板,音乐严谨而流畅。演奏者的呼吸要深沉而悠长。如同管风琴的风箱,充分的吸气后,和着稳定的和弦带出一串连音。每个音符按照舒缓的呼气惯性,与音符的节奏浑然一体,自然均匀。然后再吸气,进入下一个乐句的演奏。演奏中即使音准、节奏非常精确,音色圆润,如果没有深长的“呼吸”贯穿整个乐句,音符则显得杂乱无章,乐句结构不清,音乐停滞。均匀而深厚的“呼吸”虽然无形无影,却融于每个音符、乐句之中,是贯穿作品的脉搏。

圣桑的哈巴涅拉舞曲中的一段快板速度很快,对演奏者的协调性及控制力要求较高。练习过程中,由于速度和技术要求的压力,在技术定型初级阶段,演奏者容易出现精神、肌肉紧张,呼吸不规律,从而出现缺氧、失控等现象。在技术练习中,只有了解自身心理生理特点后,顺应正常的生理呼吸并适当调节,才能达成手脑协调,顺利的完成这段高难度的快板乐段。

拉威尔茨岗音乐会狂想曲是一首印象派作品,曲风豪放、自由。选段中情感浓烈,节奏自由,音色富于变化,使得音乐色彩绚丽,个性十足。开始的乐句声音粗犷、有力。演奏者在拉奏之前需要使用胸腹混合式呼吸(生理呼吸中空气吸入量最大的呼吸方法),使肺部充满空气,结实有力的手臂在理智的大脑控制下,才能奏出松弛而强有力的声音。如果拉奏前没有充分的呼吸,演奏者会因肺部缺少空气,大脑供氧不够,手臂肌肉无力,爆发力不足,而无法奏出粗犷有力的声音。相反,在演奏轻柔的乐段时,可采取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呼吸的频率要慢,身体起伏小,演奏者身心平静,运弓平稳,才能人琴合一,奏出柔美连贯的音乐。

四、结语

《素问·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故,气是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可见,气与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经》试图用气这个共同的物质基础统一说明自然现象、人体生理活动、精神意识等,从而说明了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根源。可见,呼吸对小提琴演奏者的重要性。在多年的演奏及教学经历中,笔者发现小提琴演奏中无论是技术掌控(生理活动)还是音乐表现(精神意识),“呼吸”问题贯穿其中。

小提琴演奏作为一门理性与感性并济的科学与其他学科(医学、物理学、心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今对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甚少。笔者希望通过小提琴演奏者“呼吸”问题的提出,拓展思路,打开视角,结合相关学科领域开展多角度的科学研究,促进小提琴演奏科学深入、全面、系统的发展。

(责任编辑:帅慧芳)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呼吸表演艺术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浅谈呼吸对舞台发声的作用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