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傩面具的文化价值
2014-04-10陶思炎��
陶思炎��
摘 要:文化价值以历史印记、地域特色、区外影响、社会应用为认定标准,其意义在于促进传承保护、扩大应用领域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而苏南傩面具的文化价值则在于形成乡土传统、保护文化遗产、拓展艺术功用和深化学术研究。
关键词:[HTK]民俗艺术;傩文化研究;傩面具;文化价值;价值认定;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价值认定的标准
1.深刻的历史印记就传统文化来说,悠远的源头、传承的轨迹、形态的演进、存废的过程无不呈现为历史的印记,并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历史印记不仅是某一品类文化根基的见证,也构成其文化价值判断的重要前提。作为时间向度的记录,文化物品的历史印记,具有巨大的时代穿越力、文化功能的再现潮和历史信息的传递波。所谓“穿越力”,即带有历史印记的某一文化品类的生命力,它能超越时限和空间,给他地和未来留下自身存在的功能信息,显现其演进发展的文化脉络。所谓“再现潮”,指某种传统被重新认识之后,功能在传习中会被放大,形成以民族性、地方性、社会性和创新性为应用特征的一股潮流,以使传统与时尚对接。所谓“传递波”,既指历史信息向当代和未来不断传习的动态趋势,也指沿空间的向度继续跨地区或跨国度的传播,它时疾时缓,形成一道道无形的波峰,影响着文化价值的认定和其横向流布的推展。以傩面具为例,它源自原始时代的巫傩文化,初民借助它通神禳鬼、辟瘟逐疫,并在神、人、鬼的矛盾冲突中,逐步找到人的主体地位。面具既表示神面、鬼面,也可表示人面和物面,它们在巫傩仪式或相关表演中混同在一起,反映了在前逻辑思维支配下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及自身精神的混沌不分。面具使用的直接功能就是转换角色,虚拟情境,并在巫师们的指引下,以舞蹈动作、巫术法器、咒语傩词等来除凶纳吉。在传统傩面具上不仅留有原始文化的踪迹,也有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传说故事、民间信仰、人为宗教的投影。诸如苏南面具神祠山大帝、二郎神、土地神、刘猛将军、五猖神、观音菩萨、杨泗菩萨、孙悟空、张巡元帅等,他们各有来历,各有故事,并与一定朝代的历史事件或信仰观念相联系,使无言的面具打下了神秘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印记。正是深刻而清晰的历史印记使傩面具葆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并成为“文化遗产”。历史是血脉,也是资源,其厚重与清浅决定着文化的价值,也关乎区域文化特色的评估。现存的苏南傩舞和傩祭活动按当地乡民的说法,大多兴盛于明代,其实,吴地的面具文化早已有之。“吴女”面具流布日本,以及“吴鬼”称法的存在,都反映了都反映了傩面具在六朝以来、唐宋之间的客观存在,自有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显著的地域特色
有无显著的地域特色,也是判断某一文化艺术品类价值的重要标准。一切原生态的文化形式,都会带有地域的特征,显现生于此,长于此,与当地文化息息相通的基本特点。而一切经播化而接受的外来文化形态,则往往缺少与当地其他文化形态相同一、谐调、互动、共融的整体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人等各有性格和好恶,而主体的共同性格往往又能反映出他们文化创造的地域特征。就苏南傩面具来说,其角色选择、地理方位、基本形制和存在方式是构成其地域特色的几个重要方面。苏南傩面具在角色选择上比较统一,由于祠山大帝的信仰在苏皖一带非常流行,它借助传说成了苏南信仰的中心,尤其是为民兴修水利、化身为猪,不愿再见妻子等传说,塑造出一个救民为先、公而忘私、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式人物。祠山神的面具多面黑如漆,肤若猪皮,但怒目圆睁,威仪堂堂。祠山神信仰主要产生于安徽广德,流布于苏、皖、浙交界处,其中苏南是其信仰兴盛的一个地域,.其主神身份与傩祭的中心地位,都展现出地域性的特点。在地理方位上,苏南傩面具的遗存主要在南京高淳和溧阳社渚一带,地处江苏省的西南角,与安徽省的宣州、郎溪等市县交界。由于皖南地势偏高,每遇暴雨,洪水东流,高淳、溧阳的圩田则常受水患之苦。因此,水神在当地受到特别的崇敬,除为民挖沟修渠以泄洪的祠山大帝,还有在湖中制服了恶龙,不使其搅起汪洋大海的杨泗菩萨;此外,还有龙王、天后、晏公等。水神信仰在这一地区的普及是由地理条件决定的,它们地位的显赫及其在傩面具中的应用,显示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在基本形制上,苏南傩面具以木制面具为主,一般经整体雕刻而成,亦有拼接式和层套式面具。拼接式面具主要用于溧阳傩舞《跳幡神》中的报信神,而层套式面具因多脸谱性,主要用于二郎神,表现其七十三变的不同阶段。苏南傩面具中最有特色的是魁头。所谓“魁头”,是扩大面具的部分,它以密密匝匝的金花和附丽其间的众小神,表现主神面具所处的神界背景,同时也强化了面具的头部,显示出面具神的威严和强大。魁头一般有1米高,60-80厘米宽,出会时被扛在扮神者的肩上。魁头主要见之于高淳及其附近地区,是苏南傩面具中最有地域特色的部分。在存在方式上,苏南傩面具的使用主要借助傩舞和傩祭,在庙祭、出菩萨庙会和年节风俗中出现。宗教的仪式,风俗的活动,艺术的展演,是傩面具当今依然露面的主要机缘。乡村中的“出菩萨”一般声势浩大,面具神与魁头的出巡是其中最醒目的部分。与一般的偶像崇拜不同,傩祭和出菩萨活动不是简单的舁神出巡,而是由村民戴上面具,扛上魁头,扮作傩神,形成人、神的抱合一体。这种人、神间的角色转换和趋同,也显示出苏南傩文化的地域特色。
3.较大的区外影响
较大的区外影响也是文化价值认定的重要方面。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一地的文化形态传出其原生的区域空间,成为他地民众共享的文化财富,其影响和价值不言而喻得到了扩大和彰显。区外空间不仅包括与发生地比邻的地区,也包括遥远的域外。在传播中为他地、他国接受的文化形态,其中可能有被改造与化用的部分,但仍能在较大的范围里凸显出存在的价值。拿苏南傩面具说,魁头的制作与使用主要在南京市高淳区,那里不仅自身的傩文化传承较好,对周边地区亦有直接的传播和影响。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吴地,早在隋代就将假面傩舞传播到东北亚地区。据《日本书纪》载,朝鲜半岛百济人味摩之曾在吴地学过假面傩舞,并于公元612年带回百济传授,称作“伎乐舞”,同年他东渡日本传授此舞,称为“伎乐”。①在日本傩面具中存有“吴女”面具,它在隋唐时期从我国江南吴地传入。日本爱知县东荣町中在家的“花祭”,作为傩祭文化在日本已传承了数百年,至今仍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民俗艺术活动。在“花祭”仪式的现场贴挂着一些点题的切纸作品,其中就有一幅刻着“金、木、水、火、土”五个汉字,并同“日月”切纸连接在一起,表现出“五行”与“两仪”的相联。在“花祭”中舞者登台要拜祭五方,其舞蹈不论是独舞、二人舞、三人舞等,基本动作总是连续跳五遍,突出了数字“五”的神秘作用。苏南傩舞也有对数字“五”的特别突出。在溧阳市的傩舞《跳幡神》和南京高淳区的《跳五猖》中,“幡神”、“五猖”都以“五”成组,分别使用青色、黑色、红色、白色、黄色的面具,以象征东、西、南、北、中五方之神,其他角色上场也多有拜五方的象征仪式。日本“花祭”对数字“五”的重视,同苏南傩舞《跳五猖》、《跳幡神》等一样,透过对五方、五色的崇拜,表达出对“五行”观的信仰。可见,在日本的“花祭”中也潜留着中国吴地古傩文化的影响。
4.广泛的社会应用
有无广泛的社会应用是衡量某一文化形态当代价值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除了文化本身的历史地位与实际影响,其超越时空的应用,更能表明其生命力和现代性,也就更易展现自己的价值与意义。传统文化从总体上说是过去时的,而传统文化的应用则表现为现在时和将来时,应用可延展文化的有效生命,并在扩大其实际效用的同时,推动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进程。就傩面具和傩文化来说,其社会应用除了在乡村庙会的傩舞、傩仪中加以恢复,还有其他形式的应用。例如,作为文化遗产成果进行陈列、展示,作为民俗艺术节目在广场和舞台上表演,作为情趣装饰用于室内的建筑装修,作为旅游项目配合特色景区建设,作为商品和藏品进入艺术品和收藏品市场,等等。这些新的应用提升着面具的文化价值,并扩大了它的功能范围,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同,为其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价值认定的意义 对文化价值加以认定是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也是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维护与建设的基本要求。它推动着有目的、有心智的积极创造,旨在把文化与生活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傩面具作为历史的文化遗存,其价值超越了它所固有的自然传习的功能意义,需要我们在现存背景和未来趋向中对之加以理性的把握与判断。傩面具价值的认定在当今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建设推进等方面,都显得尤为及时。
1.促进传承保护傩面具作为文化遗产,在当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承和保护。面具文化综合着宗教的、民俗的、艺术的因素,形成了民族的与地域的传统,与乡村社会、农业生产、村民生活、信仰观念等融合在一起。忽略或否定其价值,就会视面具和傩仪为落后的、陈腐的、迷信的、低级的东西,就会弃之如敝帚,甚或付之于丙丁。如今百年以上的古傩面具已成凤毛麟角,其历史遗存已是弥足珍贵的民俗文物,而佩戴面具的傩戏、傩舞和傩仪作为活态的傩文化现象,也属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其产生、衍化的历史,与宗教、民俗的关联,艺术创造的特征,民间审美的规律,与自然、社会的依存关系,其象征应用方式及其功能指向等,就会自觉地参与或推动相关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就苏南傩文化来说,作为古吴傩文化的遗存,有其历史的与地域的特殊价值。而这一地区傩文化的发掘与展示还不很充分,还未及贵州、江西、湘西等地的傩戏引人瞩目,其存在与价值的认知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古旧的面具和魁头实物,傩仪中的仪仗,相关的画稿、帛画、乐器等需要加以搜集与保护,而傩舞、傩仪及面具制作等动态活动则需要传承。如果说“保护”主要是针对实物和文化样式,“传承”则强调人的谱系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沿袭。重视面具价值的认定,无疑会推进其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化。
2.扩大应用领域傩面具与傩文化不只是历史的陈迹,也是不可多得的特色文化资源。其价值的认定,有助于对这类资源的评估,从而在勘察、发掘、保护、应用等方面制定出可行的计划,使其在文化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发挥更大的效应。应用是对某一文化形态人为的强化或制约过程,也是对某些文化因素做出的实用性选择,它旨在超脱其自然传习的定式,表现出文化再创的性质。扩大应用是资源利用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途径,应用能使人们深入了解资源的潜能,也能使服务主体的功能需要得到强化和满足。以面具、魁头为标志的傩面具作为特色文化物品,是受惠于历史馈赠的地方财富,其应用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商品,它除了经济的价值,还有乡土教育、历史寻踪、知识普及、艺术探索、文化传承、社会体验、旅游开发、创新发展等多方面的推动作用,它至少在其产品的制作、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中显现出资源特点和应用领域。在民俗、宗教、艺术的基调之外,傩面具通过应用领域的扩大,必将融入更多的社会、文化、情感的因素,并借助这一应用将历史与未来相连。3.打造地方品牌傩面具与傩文化价值的认定,有助于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树立乡土文化优势,进而推进当地的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建设不能搞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应立足自身的资源和历史,寻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之处而加以凸显。文化品牌既可依赖历史而自然形成,也可以经策划而人为打造,但必须有可深入发掘的对象。品牌是文化工程的体现,它以价值和影响而存在,并以一定的时空条件为存在背景,常常通过相互间的对照和比较而被确认。文化品牌不靠主管单位的授予,而在于其客观的优势地位和无形的社会影响。苏南高淳和溧阳的傩面具、魁头和傩舞,作为地方的特色文化品牌,不可等闲视之。这些傩面具大多具有神话传说的背景和悠远的传承历史,而魁头具有独特而夸张的艺术形式和神秘古奥的精神内蕴,而傩舞则以宗教艺术的方式表现当地乡民的风俗信仰、艺术审美和社会生活。它们在苏南的乡土文化中形制独特,遗存甚少,可以并应该成为地方的文化品牌,并以此带动当地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建设。
三、苏南傩面具价值的取向
1.乡土传统傩面具和傩文化在苏南地域的持久传承已形成了乡土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南京高淳和常州溧阳的一些乡镇,已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文化现象。作为乡土传统,傩面具在乡村生活中不只是信仰或宗教,它具有信仰的、农事的、节日的、社会的多重功用,表现出价值取向的多重性和包容性。在傩文化气息依旧的乡村社会里,行傩禳镇、农事追求、庙会节日、社交往来等构成了村民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成为面具文化渗透、展开的空间。行傩禳镇是傩文化最基本的功能需要,也是最原初的传承动力。面对疾病、灾害、鬼魅、凶险,初民以傩神为依靠,借助面具的凶悍、怪异和灵性以加以镇辟。除了面具的角色转换,还有舞蹈动作、傩语傩词、法具道具等使用,使行傩活动在巫术宗教的基础上带上了艺术表演的性质。不过,娱乐和赏玩并非傩文化的主要功用,而只是用表演性来掩盖禳镇性,让严肃、沉重的信仰生活透出几许轻松。这一价值取向的发展,最终让纳吉取代了辟凶,使欢悦取代了惶恐,并使其本身由巫术宗教而趋向了民俗艺术。农事是乡村经济与乡村生活的中心,也是乡村文化诉求表达的主要对象。农事追求是生存保障的需要,也是行业特点的显现。农事追求的基本目标是丰稔丰收、子孙繁衍、人口平安、发家兴旺等,以粮多、财多、人多、福多为核心。在傩文化存续的乡村中,上述的目标追求也体现在傩舞或傩仪的传习中。护农的水神、除蝗的英雄、佑生的土地等总受到村民们的敬仰,在傩舞、傩祭和傩神出巡中,“农田丰收”、“风调雨顺”、“人口平安”、“发家致富”等是祈愿中常见的用语和基本主题,表现出农事追求的执著,并体现了固有的乡土传统。庙会与节日活动是乡村生活中最欢愉的时刻,也是民俗、艺术、宗教最集中的展示时机。在庙会和春节、元宵节等民俗节日里,信仰与生活、民俗与艺术、虔敬与愉悦总是融和在一起。在傩文化的传承地,傩神的庙会与祭祀活动往往少不了出会巡游和广场表演,或者与传统的节日活动联系在一起,形成当地的社群生活的传统。苏南的傩舞和面具,除了在庙会祭祀和“出菩萨”中露面外,主要在新年和节日活动中出演,构成了当地乡土传统的一个最具特色的标志。村民们的社交往来比较简单,主要是亲戚之间的相互走动和村民之间的相互帮助。亲戚间的走动表现为过年期间的互拜互望和节日中的相互馈赠与问候,而村民之间的借物、出力、串门等也是融洽情感、增进往来的基本方式。在“出菩萨”的庙会期间,面具、魁头的巡游和搭台唱戏的活动为乡村社会营造出特殊的节日气氛,也为村民们扩大社交往来提供了契机。他们往往约来外乡的亲戚朋友,一起看戏,一起宴饮,有的还留宿在家,具有表演性的傩祭活动满足了他们扩大社交生活的需要。这种借助傩文化而促进村民们相互往来的实际,也构成了认知和延续乡土传统的一个方面。
2.文化遗产苏南傩面具和傩文化传承至今已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文化遗产的认定和维护正体现了它的客观价值和当代取向。虽然苏南傩面具与傩文化当今的传承地域并不宽广,却自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由于它的研究迄今仍不很充分,甚至还常被学界忽略,这就更值得我们去加以关注。作为文化遗产,苏南的傩文化中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成分,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甚至还形成了整体性的文化生态圈,它们对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苏南傩面具的存在,本身就是文化价值的显现,而其保存、展演、应用的过程,则是其价值取向的客观表达。苏南傩面具和魁头为较精细的木雕作品,其中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一些古面具,作为民俗文物,可成为苏南木雕类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苏南傩面具首先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作为文物,它不仅有历史追踪的考察价值,亦有现代应用的实用价值,从中可发掘信仰史、民俗史、艺术史的资料,并用于当今的文化建设。不论是百年以上老面具的收存,还是模仿古面具的新作;不论是庙会中带面具、扛魁头的傩神出巡,还是在舞台、广场、节庆活动中以戏剧或舞蹈形式的展演,都具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性质。傩面具和魁头同时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它们的制作工艺、构图方式、色彩选用、人物传说、使用场合、禁忌避讳、信仰观念、舞蹈程式、动作象征、傩词含义等,都体现出非物质文化的特征。非物质文化贯穿于形制、技艺、流程、名称、传说、动作、信仰、语言之中,具有广博的表现领域和幽深的精神内涵,能发挥多重的功用,并具有多方的价值。就傩面具而论,它涉及巫术宗教、神话传说、风俗传统、手工技艺、社会组织、艺术表演、旅游产品等方面,其价值取向能与时迁化、不断发展。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本相联相随,不可分割,它们互为表里,共同体现某一品类的价值意义。苏南傩面具的传承还呈现出一个文化生态圈现象,即由傩面具及其傩文化的活态存在而形成了一个传承与传播的核心圈,在圈内它们被广泛传习,成为区域性特色文化项目,并能体现圈内乡民们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苏南的傩文化生态圈随时代变迁而逐步缩小,当今主要在江苏省的西南部一带,包括东起溧阳市的社渚镇,西至南京市高淳区的阳江镇,北到南京市溧水区的南部,南至与安徽郎溪、宣州等地的交界线上,在这个傩文化生态圈里,以祠山大帝为信仰中的主神,以傩祭、傩舞为主要存在形态,以面具、魁头为傩文化的标志,以五猖神为上场表演的主要角色,以免除水患为首要的功利追求,以傩神走村出巡为庙会的高潮,以搭台唱戏为区域内的风俗传统。这一文化生态圈的存在不仅有利于文化保护区的建立,也成为考察文化遗产当今价值取向的可靠窗口。3.艺术功用苏南傩面具及其应用,从艺术功用看,自有其特殊的价值。它不仅本身就是艺术作品或艺术行为,而且在傩祭庙会之外能增生新的用途,推进乡村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体现民俗艺术的长效生命和不断演进的价值取向。傩文化本属与巫术宗教密切相关的信仰文化,由于面具的雕琢中有工艺、构图、色彩、传说等艺术因素,及表演中面具所产生的角色转换效果和舞蹈中的舞步与阵势的变化,使带着面具的傩舞常常被视作民俗艺术的一种形式。苏南傩文化艺术功用的新方向包括“舞蹈志”的采集、编写,乡村文化会节上的表演,民俗旅游产品的设计,以及村民文艺队伍的培育等。视傩为艺术在村民的观念意识中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反映了他们的现实价值取向和一定程度的文化自觉。苏南傩舞作为“舞蹈志”的采集、编写对象始于上世纪的80年代。具体说,1988年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就采录了高淳《跳五猖》、溧阳《跳幡神》、宜兴《男欢女喜》等傩舞,除了对它们的历史、状况、场次等作了概述,着重对其音乐、造型、服装、道具、动作等做出了说明,此外还附有场记和示意图。“舞蹈志”对上述傩舞的采录,第一次将其作为艺术而非宗教加以编写,使傩舞的艺术形态和艺术功用得到了发掘和提升,也推动了它的价值取向的转换。80年代舞蹈集成的编纂使苏南傩舞走出了被视作宗教迷信的阴影,开始以艺术表演的方式重新进入乡村的舞台,并得到了公开的恢复和传承。摆脱了“宗教迷信”顾虑的苏南傩舞,在乡村的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中频频亮相舞台,成为当地最具地方特色的项目。在高淳、溧阳等地的春节广场文化庙会和文艺汇演中,脸戴面具的傩舞以其古奥怪异的视觉效果和淳厚质朴的乡土气息总是受到乡民们的普遍喜爱。在节庆和文艺汇演中傩舞表演转移了原传习空间,即由村中的谷场到市镇的广场,由乡村的草台到正式的舞台,淡化了禳镇、祈愿的信仰追求,突出了满足与审美的艺术功用。功能是生活需要的反映,功能的消长决定着某一文化形态的存续与衰亡,功用的增衍往往是它繁荣、发展的动因。傩舞从祭神庙会向文化会节的转向,带来了艺术功用拓展的新前景,也为傩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开辟了新领域。面具与傩文化作为民俗旅游的产品而出现在乡村旅游中,也反映了其文化艺术功用的当代拓展。正如贵州、湖南等地将面具作为旅游纪念品开发,将傩戏引入景区景点那样,苏南的傩文化也开始与旅游业结合,以功能的转移寻求其价值取向的更新,并扩大其作为民俗艺术的影响力。南京高淳老街在民俗旅游的策划中,率先把傩舞《跳五猖》引入旅游项目,利用高淳老街厚重的文化资源,增建了舞台和表演场地,同时又利用旅游文化会节推出特色项目,使傩舞的功用得到了扩大。作为旅游景点之一的高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对《跳五猖》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利用猖神的塑像和有关录像资料把傩文化带入了游客的视野,成为了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傩舞传承人的培育不仅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也是民俗艺术传承发展的需要。现在高淳和溧阳的傩舞表演队中已有一批年轻的传承者,甚至在溧阳社渚还出现了一支以锣鼓为主要乐器的女子傩乐表演队,成为“祠山祭鼓”的传承人。她们除了在村内表演,还经常应邀参加周边地区的文艺汇演,让傩文化成为了乡土艺术的新项目。传承人在年龄与性别方面的突破,表明当今傩文化功用的扩大和价值的提升,以及艺术审美已成为其存在、发展的又一个主要因素。4.学术研究`苏南傩面具和傩文化的价值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一领域的关注反映了文化观念的发展和人的精神需求的深化。学术研究能推进对傩文化资源的勘察,对其历史与现实的进一步认知,以及对其当代应用方向的把握,有助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开展和文化资源的优化。傩文化的研究首先要从田野调查开始。实地调查可让研究者搜集到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其生态状况,并发现传承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调查通过走访、踏看、座谈、体验、测绘、记录、摄影、录像等环节和手段,对研究对象加以全面的掌握,为理论研究和应用发展寻找问题与证据。目前,对苏南傩舞的调查多在民间舞蹈和群众文化的层面上展开,民俗的、艺术的、宗教的专业考察还不很充分,调查研究的多学科视野还有待开拓。苏南傩文化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说刚刚起步,相关的著作和论文还显得比较零星,除了《胥河两岸的跳五猖》之外,几乎没有相关的专著出版,在论文方面有涉及“跳五猖”、“跳幡神”、“辚辚车”、“花台会”、“大王会”、“祠山殿”、“杨泗庙”等研究,但整体的、系统的论著还没有出现。理论成果能反映对象价值和学术水准,对苏南傩文化来说,实已构成新的价值取向,能更深刻地推动面具与傩舞的传承与发展。傩文化的学术研讨也有待加强,尤其是苏南的傩面具和傩文化,经过田野调查、专题研究、理论概括、应用探索,需要继续研讨和交流,以进一步确认其文化的价值与地位,让苏南傩文化成为中国傩文化地图中不可忽略的板块。作为学术研究的研讨环节,除了在区域内和国内开展,还应有国际的视野。就苏南傩文化来说,可以同日本的、韩国的傩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在国际论坛上交流吴地的傩文化遗存,使之成为国际间共同关注的对象,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彰显它的文化价值。总之,田野调查、著作论文、理论研讨等是今后苏南傩文化学术研究展开的几个主要方向,它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对象的价值,其深入与否也能从侧面反映学界对其价值取向的把握程度。
(责任编辑:楚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