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大学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2014-04-10
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于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投资建设,建有环境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生物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遥感与信息技术基础3个研究室,农业资源遥感调查、地物光谱、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4个研究实验室。
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横向课题近300个。研究内容涉及农业环境资源调查、评价、规划与管理;农业灾害的预报、监测与评估;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农业环境和污染以及质量评价;智能化农业机械与装备;农业生产管理与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
实验室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累计33项(含参加协作获奖),主持完成的获奖科技成果33项34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协作)、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含协作)、二等奖23项(含协作)、三等奖6项。
实验室拥有小型遥控飞机、地物波普仪、热红外光谱仪、MODIS卫星地面接收站等自主信息采集装置,建有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共享网,拥有21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资产,已经具备与国际接轨的、可用于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领域所需要的室内仪器设备,以及部分主动采集空间信息的装备。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农业遥感与信息基础理论
已取得较大进展,集中反映在《农业信息科学与农业信息技术》、《水稻遥感估产》、《水稻高光谱遥感实验研究》、《水稻卫星遥感不确定性研究》、《土壤地面高光谱遥感原理与方法》等系列科技专著中。当前,抓住国家“973”“863”,以及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课题开展光谱效应机理及其预测模型、信息传递机制及其不确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要求在光谱反射效应与建立预测模型的稳定性,以及信息流的机制与过程及其对不确定性研究等方面有新的进展,为农业遥感与信息关键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农业遥感与信息关键技术
通过水稻遥感估产技术攻关、环境资源调查及其利用动态监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等20多个专业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解决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抓住“973”“863”和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课题开展农业遥感与信息支撑与平台技术,遥感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与共享技术,智能化农业机械化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在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的通用软件开发,遥控飞机采集信息及其数据处理与表达,基础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共享网建设的完善,以及作物、水、土等信息采集的智能化机械装备等方面争取有新的进展,为各种专业应用系统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开发
已经研发出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农业环境污染与评价,农业自然灾害预报与评估,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与决策等方面20多个专业应用系统。在国家基金、“973”、“863”、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等课题的支持下,开展长三角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时空演变模拟与风险预测预警系统、水稻主要病虫害监测与预测预报系统、县级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农产品安全决策咨询与溯源系统、土地利用遥感变更调查系统和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等专业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完善等方面的研究。
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应用与示范,以及农业宏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应用与示范等方面的研究。在构建县级的水稻、花卉、蔬菜、竹产品、亚热带山区经济林、畜禽水产等信息平台、信息化服务网络有新的突破并实施应用与示范;在农业环境资源管理决策支持、农业生产技术咨询服务、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测等实用化有新的突破,并作出农村信息化的示范镇和示范村。
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与虚拟生物学研究方向
农业生物统计分析与软件开发、作物虚拟生长模拟技术,以及基于3S技术的作物生长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为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提供各类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拟等技术;在遥感宏观监测和田间作物生长模型的耦合及数据空间尺度变化提供分析工具等方面争取新的进展;为提高农业遥感数据分析的精度及其建模稳定性提供新技术。
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廖小罕调研
指导学生
浙江省生态系统二级分布图
环保部卫星中心和省环保厅领导调研
西藏林芝色季拉山野外土壤采样
小型遥控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