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闽南芗剧的发展与传承

2014-04-10李作方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歌仔戏剧种闽南

李作方

(泉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福建泉州3610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闽南芗剧的发展与传承

李作方

(泉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福建泉州361012)

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芗剧,具有鲜明的闽南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是全国近四百个地方剧种中惟一由海峡两岸文化交融而成的地方剧种,对开展闽台文化交流和增强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闽南芗剧具有自身的传承价值,具有自身的发展与传承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芗剧;发展;传承

闽南芗剧又名歌仔戏,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前身是台湾歌仔戏,而台湾歌仔戏主要是由漳州一带的锦歌、采茶、车鼓和大陆传入台湾的京剧、白字戏、四平戏等多种形式的民间艺术融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兴地方剧种。可以说台湾歌仔戏和漳州芗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称为“同根共土并蒂花”[1]。芗剧主要流行于漳州龙溪、厦门市、晋江市、中国台湾省和东南亚闽籍华侨聚集地。2005年闽南芗剧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闽南芗剧传承和发展的文化价值

(一)历史价值

芗剧作为福建闽南方言片区的地方剧种,其起源于漳州,发展于台湾,完善于闽南,传播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沉淀,具有丰富的历史传承价值。

芗剧是闽南人民和台湾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发扬其他地方戏剧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在表演技巧、表演剧目、演奏音乐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性格,芗剧承载了闽南和台湾的精神文化,是一份独特而珍贵的戏剧文化遗产。对芗剧进行传承与保护将有助于唤起民众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从而使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得以流传。

(二)语种传承价值

闽南方言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六十种语言之一。闽南方言中保留的唐宋时期的词汇和语音,被国内外语言学者称赞为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闽南方言有日益被边缘化的趋势,而这无形之中可能会动摇闽南文化传承的语种根基。芗剧擅长于表现家庭和邻里之间的日常生活,而其使用的表演语言主要是村坊里巷的日常生活用语,具有较强的口语化表演成份,大量闽南地区日常生活俗语使其表演旋律、表演歌词和闽南方言得以有机融合[2]。因此,在闽南地区传承和推广芗剧,有利于弘扬和保护中国古代语言文化遗产。

(三)民俗价值

芗剧是从宗教祭祀的民俗文化活动中逐渐产生、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剧,在福建闽南地区具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已经成为闽南人陶冶情操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与闽南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芗剧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不管是在文化生活较为单调的古代,还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现代,都以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魅力娱乐着闽南地区的人民群众,直至今日在闽南尤其是漳州的广大农村,每逢春节、中秋、元宵等传统节日,当地群众都要请芗剧剧团演芗剧以酬神,进而增加节日气氛。可以说,芗剧在其产生发展成熟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闽南民俗文化活动,闽南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其发展的广阔艺术舞台。

(四)两岸文化交流价值

芗剧作为福建闽南方言片区的地方剧种,起源于漳州,发展于台湾。芗剧前身是台湾歌仔戏,闽南芗剧是全国近四百个地方剧种中唯一的由闽台两岸戏曲文化交融而成的,深受海峡两岸人民欢迎的地方剧种。文化一脉相承、表演语言相通赋予了芗剧在开展对台文化交流和增强台湾民众文化认同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闽南芗剧传承与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芗剧的自身因素导致剧种不断萎缩

芗剧仅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属于地方的小剧种,而受制于表演语言的束缚,其表演传播地区有限,受众群体狭小。年轻的地方剧种没有深厚的艺术积累导致其缺乏成熟的表演艺术;剧种小再加上方言限制导致流传地域不广;优秀人才资源稀少,导致芗剧很难产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剧种小再加上观众少决定了芗剧剧目只能以低投入的方式进行剧目创作,导致芗剧只能以剧本来保剧目的策略与其他剧种进行竞争。芗剧的传统剧目多源于歌仔戏,唱本大约有五百多个,然而因财力问题目前多以改编、移植剧目为主要创作形式,原创剧目偏少;表演类型上现代戏不断减少而古装戏日益增多;表演内容上活泼的喜剧不断减少而才子佳人戏、宫廷戏则日益增多;表演行当上,丑角戏减少、武戏几近消失而生旦戏增多。这种表演行当、内容和类型的不均衡发展局面正逐渐导致剧种不断萎缩。

(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导致芗剧表演遭遇冷淡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反映了当地的民众情感、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等,是当地文化的精华所在。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与发展,是其存在和展示的重要空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冲击,丰富的文化艺术消费导致农村居民面临多元化选择,导致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芗剧作为闽南传统剧目,深受本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芗剧市场日益趋向冷淡,表演空间受到挤压,演出市场面临着不断萎缩的窘境。

(三)闽南方言逐渐弱化导致芗剧失去生存土壤

对地方传统戏曲而言,不管是其产生之初,还是其后的发展,方言始终是其旋律曲调和行腔产生变异的主要动因,而这一因素也是不同地方传统戏曲保持自己独立个性和特色的积极因素。闽南芗剧使用闽南语进行表演,限制了其传播区域只能在闽南方言区,而对厦漳泉地区的田野调查结果表明,闽南方言的使用群体、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已经逐步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衰变特征,厦漳泉地区的大部分青少年已经无法正确使用闽南语,而依托于闽南方言的芗剧则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

(四)芗剧剧团财政困难导致演职人员流失严重

漳州市芗剧团作为芗剧的主要传承机构,为漳州市全民事业差额拨款单位。文化体制改革之前,芗剧剧团有专门排练场所,演员们工资待遇稳定,社会地位较高。但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政府不断削减财政经费,目前市财政只负责漳州市芗剧团演职人员的基本工资,其他相关费用则需要剧团商业演出来解决,而目前芗剧演出市场萎靡不振,演出价格低迷,单纯依靠商业演出难以承担支出。演员现实生活的窘迫状况导致演职人员对从事芗剧表演事业的信心和热情不断减弱。从根本上来讲,地方戏曲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演员”这一重要载体来实现,演员缺少最为基本的艺术创作条件,只会阻碍演出水平的提高,加速演职人员的流失。

三、闽南芗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发展策略

(一)注重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芗剧传承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不同文化保护措施,乃至同一部门不同领导的不同态度都可能影响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福建省政府、厦门市政府、漳州市政府和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正确认识芗剧的重要价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文化保护扶持机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大对芗剧的保护力度。坚持“抢救第一、传承为主、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的方针,制定出闽南芗剧传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注重做好文化体制改革、资料收集和软硬件建设及对外宣传等诸方面的现实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剧团的资金和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可以参照福建省直院团的做法,将剧团所需资金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改变考核机制,实行演出与效益挂钩,重新核定剧团演出任务和剧目创作任务,并按实际演出情况及社会效益给予剧团相应的资金补贴。同时,应尝试建立和完善艺术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对在国家级、省级以上文化相关部门主办的各种专业艺术比赛中获得名次者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奖励。

(二)在保持芗剧剧种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闽南芗剧如果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文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必须保持其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浓郁的闽南地域人文气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芗剧进行改良和创新[3]。漳州市一些芗剧团根据群众观看芗剧的口味及时拓展创新,纷纷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励志、爱情、娱乐题材的剧目,深受观众欢迎。龙海市芗剧团适时调整戏路剧本,迎合了群众口味,本市二十多个芗剧团每年演出都在二百场左右,不少芗剧团还将市场扩大到了厦门、泉州甚至台湾等地[4]。漳州市芗剧团创作的《漳州美》赴广东东莞参加“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节目提名奖”,就得力于他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三)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芗剧文化教育

当地青少年作为地方戏曲潜在的未来观众群体,对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芗剧要延续昨天的光彩,争取明天的辉煌,必须十分重视“能否让年轻人走近芗剧”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戏剧界行家们一致表示,培养观众要从小抓起,最好从课堂抓起。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要让青少年群体走近芗剧,需要我们文化教育部门充分利用中小学教育平台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普及宣传。可喜的是,近期中共龙海市委宣传部组织市戏剧家协会、市老年人大学研讨班和教育、广电部门,研制了《龙海市芗剧艺术教育进中小学音乐课》方案,筹划拍摄《芗剧历史渊源与基本知识讲座》和《音乐课芗曲选段练唱》两个课时的VCD片,将其列为2014年新学年全市四年级以上中小学生音乐课的乡土教材。通过开设“芗剧艺术教育”课程,介绍芗剧的历史文化渊源,讲解芗剧知识,学习芗剧演唱技巧,让学生对芗剧艺术有一定的认知和感悟,培养学生对芗剧的兴趣爱好,在校园营造“学芗剧唱芗剧”的良好氛围。

(四)增进闽南芗剧和台湾歌仔戏的互动交流

闽南芗剧是闽台两岸戏曲文化交流的结晶,深受海峡两岸人民欢迎。因此,重视发挥闽南芗剧对台文化交流优势,加强闽南芗剧和台湾歌仔戏的良性互动交流,将有助于闽南芗剧的传承和发展。加之,闽南芗剧和台湾歌仔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因此,闽南芗剧和台湾歌仔戏有必要再融合优化、交流提升、取长补短,共谋发展。

[1]苏美贤.漳州芗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策[J].大众文艺,2011(22):112.

[2]尤晨,林君珏,王朝红.营销视角下芗剧的保护与推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5):66-68.

[3]朱丽娟.试论漳州芗剧现代戏与传统戏的关系[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6-48.

[4]郭东福.龙海芗剧:让传唱经久不衰[N].福建日报,2008-09-01(3).

Perspective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M innan Xiang Drama

LIZuo-fang
(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 361012,Fujian,China)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first batch of non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 of Xiang opera,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Minnan culture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is nearly four hundred local operas in the country onl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the crystallization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drama,welcomed by the peopl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of local operas,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aiwan people.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Minnan Xiang drama,then analyzes it in the contex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value,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Minnan Xiang opera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innan Xiang opera;development;inheritance

J617

A

1007-5348(2014)09-0137-03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4-05-26

李作方(1972-),男,福建松溪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作曲指挥、音乐学研究。

猜你喜欢

歌仔戏剧种闽南
闽南文化传承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闽南地区歌仔戏剧团运营机制研究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曾宝珠歌仔戏个人专场上演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