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参与式教学的目标与实施路径
2014-04-10宋效峰
宋效峰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高等教育研究】
刍议高校参与式教学的目标与实施路径
宋效峰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参与式教学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与强调教师中心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参与式教学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它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参与式教学意味着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根本变革,要求教师进行深刻的角色调整,不再总是充当“绝对权威”,而是以更为平等和多样化的身份与学生互动,尊重并激励学生的参与。参与式教学包括课堂讨论、分组合作等多种具体方法,但这些设计都应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鼓励学生的参与意愿,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堂教学;参与性;素质能力;教师角色
一、参与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
学习在逻辑上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或主要角色,并在这一过程中与教师、其他学生等相关方进行对话与交流。按照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需要共同营造平等、民主、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并实现个体发展。通过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表达和操作等学习能力,从而体会到共同探究的乐趣。对教学活动的这种平等参与,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产生强烈的责任与成就感,在体验、实践、合作和探索等多重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情感和价值观。学生的素质发展有赖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重目标的整合,而参与是促进学生发展、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与学之间相互激励和促进,从而高水平地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实现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它打破了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知识获得的自觉性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参与式教学要围绕预先设定的课程教学目的展开,在明确和综合化的目标指引下,学生通过与其他相关方的交流与合作,在多个层面上积极和创造性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有效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在积极反思、批判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学生的个性特长也会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挥,探究精神和创新素质随之增强。换言之,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参与式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它追求的是从质上提升学生能力,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向积极探索的自觉行为转化。通过这种重视参与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认知分析、理性批判等综合能力会得到有效发展。
参与式教学要求师生双方革新观念,通过密切合作使教学信息的流动更为顺畅——所有教学活动参与者都能够充分分享这些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多向度流动。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使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信心得到增强。
二、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目标
参与式教学把学生的能力培养视为基本目标,因此这一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和认知的过程,更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参与式教学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质潜能,培养他们在获取知识、搜集处理信息方面的基础能力,以及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探究能力。通过这种主体参与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掌握自我调控与不断反思的技巧,拓宽自我发展的空间,更好地开发潜能和培养创新素质。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学习能力则无疑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者开展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其关键在于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给他们求知的方法。参与式教学围绕着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它根本不同于一般的维持性学习能力。
在微观层面上,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与其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基于此,参与式教学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做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更多的成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结果的反馈功能,以及促进学习评估指标的多元化和系统化。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吸引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得到有效激发,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尤其重要的是,应对他们的学习结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使学生明确感受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或者认识到给定的学习目标对于自己而言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在某种意义上,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合作为取向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或团队等基本单位,并对他们进行明确分工,通过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强调集体性、互助性的学习,要求每个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承担起个人职责;成员之间还可通过角色互换,了解和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通过这种直接的互动与沟通,小组成员会在相互信任与依赖的基础上形成学习合力,并在教师引导下成长为人格健全、综合素质较高并善于协作创新的人才。学生也由此更好地实现了自我发展,并可根据个人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探求与应用,实现对理论性知识的内化与活化。
三、参与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角色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与学的共同体。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组织者,在参与式教学中要按照“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教学相长”的原则,形成准确的角色定位。师生人格完全平等,不应存在权威与服从的权力关系。他们是指导与参与的合作或伙伴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应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做到教学关系的民主化,创设尊重和信任学生的良好教学氛围。教师除了具有广博的知识体系、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学风教风外,还应当具有突出的人格魅力,以胜任创造性地传递知识、情感与价值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教师所施加的外部期待,会对学生的自我期待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要会恰当地运用表扬、批评等外部激励手段,力求多鼓励学生,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注入内在的正向动力支持,使之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使教学参与者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双方都需要发挥创造性,积极主动地与对方进行交往。教师应摆脱传统讲授方式下的说教者角色,努力扮演引导、启发和激励角色。这对于教师的自身转型提出了多重挑战——他既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还应成为学生求知的朋友和伙伴。教师需要在掌握学生情感、态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即根据课程要求,结合学生的求知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具体来说,在教材内容方面强调自学,不应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授;教师需要在课程过程设计上投入更多时间,考虑如何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进来,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运用讨论方式;课下作业多布置案例分析,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课程考核环节,更加重视平时的过程性考核。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对于学生进行必要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预期目标,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借助于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学习者能够深刻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与式教学具有开放性特点,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师要善于调控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把握好活动效果,引导学生及时做好学习总结。在开放的课堂空间里,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也要以一个参与者身份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和相互学习。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集中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配合默契程度上。除了善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外,教师还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不足,发挥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发展的激励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与教师互动、自主学习和与同伴合作等情况;重视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方法,作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成效评价。就评价体系的构成而言,应避免将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可采取成绩测验与表现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评价所具有的正向激励、反思总结和积极导向功能。在对教学评价结果作出全面评估的基础上,调整下一步的教改方向及实施策略,并确定新的方法和预期目标。
四、参与式教学的有关方法
参与式教学的方法主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倾向及其学习动力加以确定,其基本原则是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主体间交往,以扩大他们的互相了解,在学习中形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双赢局面。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为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兼顾竞争与合作的双重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学习竞争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去追求更高的个人目标,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有利于成长的生动局面。
参与式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在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时吸收学生的意见,尊重他们对于学习进度、上课方式的诉求。在导入课程、探索新知、实践运用以及知识归纳和拓展等诸环节,给予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大的自主空间,实现更高程度的自我监控与调适。总之,教学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立足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原则,推动学生将知识外化并实现自我反馈。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个体,可设计出以下几种教学形式:重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心智型参与,强调团队合作的互动型参与,以及注重应用能力的实践操作型参与。总之,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此需要在备课等环节投入更多精力,周密设计各项教学活动。
学生也需要积极适应上述变化,投入更多时间与组员沟通协调,以及学会搜集处理资料等。开展参与式教学需要考虑学时因素,可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弥补教学时间的不足。学生则需要掌握一定的参与方法,例如可让学生以教师身份试讲,开展分组讨论,进行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以及举行座谈等。对于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提问式的讲课、不设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核,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开展案例讨论、专题调查或社会实践,通过对具体材料的搜集和分析,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陈向明.高校教师角色扮演的作用与要求[J].教育与现代化,2004,(1).
[2]钟有为,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4).
[3]黄树生.简说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方案规范[J].江苏教育研究,2009,(28).
[4]李斌.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5]林国耀,连榕.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6]钟宏桃.大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高教论坛,2011,(9).
[7]李超玲.高校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探讨[J].贺州学院学报,2012,(2).
(责任编辑:马银华)
Discussion on the Objective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Participatory Teaching in Colleges
Song Xiaofeng
participatory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lso the important idea to promot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with emphasis on the centrality of teacher,the participatory teaching attaches importance to students’subjectivity in teaching activities.It takes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as a fundamental objective, aiming to promote a comprehensive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the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ans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room activities,requiring teachers to do profound role adjustment,no longer always the“absolute authority”, but in more equitable and diverse identities interacting with students,respecting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participation.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s include a variety of specific class discussion,group cooperation,but these designs should be based on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ctivities to encourag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willingness and to cultivate their spirit of inquiry and creativity.
classroom teaching;participation;quality and ability;teacher’s role
G642.4
A
2095—7416(2014)01—0135—03
2013-10-31
宋效峰(1973-),男,山东蒙阴人,博士,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