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研究

2014-04-10刘志侃

关键词:教育引导机制大学生

刘志侃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既然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那么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就应围绕其办学层次和特点,务实创业教育所赋予人才培养新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和质量观,克服“千校一面”与不分高校办学层次和专业类别的创业教育模式,建构起既适合地方高校特点,又符合地方高校大学生实际的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的研究概况

作为“舶来品”的创业教育,近年来,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并在许多高校逐步展开。纵观十几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和研究主题的嬗变,尽管在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策略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方面研究不足。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篇,如董跃进(2003)认为,创业教育机制应将学生的创业能力放在首位,重视高校的科技创造与创业教育协调发展,实施创业教育机制与人才培养目标整体建构机制[1]。刘敏(2006)认为,高校创业教育机制要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着手,加强教育与教学管理体制及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创建创业型师资队伍,开展创业指导[2]。完善创业教育机制应夯实“组织管理、创业教育、保障扶持”三个体系,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到位,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3]。也有研究者基于地方农业院校的特点认为,应建立地方农业高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业教育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服务机制[4]。还有研究者从高职院校的视角对创业教育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创业教育的机制应从构建好组织运行机制,形成推进大学生创业的保障机制、调动教师与学生的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着手建构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机制等[5]。

综合这些“机制”研究,主要从一般意义上进行了研究,而针对地方高校特殊性研究不足,以致于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规定性。因此,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应着力围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建立起相应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从其运行中的相互作用来把握并服务于目标,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的内涵

引导机制源于机制。机制一词原指“齿轮”,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机制的本意是指机器运转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联结关系及运转方式。后来,这一概念被移植到生物学界和医学界等许多研究领域并被广泛应用起来,教育研究领域也不例外。那么,创业教育引导机制问题就需要面向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加强问题意识研究,充分把握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事业心、开拓能力和创新精神,获得自我生存与发展潜能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创新教育,实质是以“能力为本”的综合素质教育,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因此,要在把握这一要义的基础上,诠释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内涵。

何谓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这就需要抓住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起点”与“归宿”两个关键,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实现创业教育“本质”和“目标”实现的运转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就是一定高校的教育引导机体内部各相关要素、环节间相互作用联系方式所形成的带有一定价值指向的使创业教育引导机体自动运行的机能。首先是一定的高校,指的是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反映的是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特点、资源、优势差异;其次是相关的相互作用联系方式,它是形成一定高校的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的内在基础,只有依据创业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进行选择和加工形成相关联动、相互衔接并以相对稳定的组合方式表现出来的联系方式,才是引导机制,否则就是机制障碍;再次是带有一定价值指向,这是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又一内在规定。所谓一定价值指向,就是一定作用联系的向度和遵循一定规律的表征,而这一价值指向是引导创业教育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确定的,并通过对诸作用联系的选择、组合、配套而形成耦合机制体现出来;最后是自动运行机能,就是指渗透于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联系与耦合,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联动方式,并通过这种作用联系耦合力定向性的重复往返地动作、转换及其信息的反馈,使创业教育引导机体具有了自动运行调节的能力,从而使诸相关作用联系产生出一种具有沿着创业教育价值指向自动运行的能力。

综上,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就是围绕创业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并通过对诸要素作用联系,促使教育主体自我生存与发展潜能的生成。简言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就是连通大学生创业教育“起点”与“归宿”之间的途径。

三、制约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探讨地方高校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需立足于创业教育“起点”中的问题,加强问题意识与关系研究,找到制约地方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才能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的建构路向,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判据。

(一)办学条件的特殊性

(二)专业教育的现实性

专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构成,也是我国高校的共同特征。而这一特征表明,专业的设置以及作为职业指向的专业建构,在短时期内不可能从高等教育现实构成中消失。因此,如何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这是地方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基本上形成了承担高等教育任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模式。然而,部分研究者认为,创业教育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并以“创业意识类课程、创业能力类课程、创业相关知识类课程、创业体验类课程”为内容构成,其课程开设达20余门之多。要将“20余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植入专业培养计划,消解与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任务之间的矛盾,其难度显而易见。如果创业教育以此为建构逻辑,超越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创新,转化成一种为了教育而教育,或者仅仅指向为了“创业”的教育,那么在高等教育领域里长期形成的以学科专业、职业指向为背景的专业设置,将会演变成“单一”的创业专业,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

(三)互动张力的有限性

互动张力作为事物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关系的表述,这种关系表述反映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上,主要包括高校专业院(系)与企业(公司)、教师科研成果、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创业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行为显现出的作用状态,这也是目前创业教育研究的“路径”主张。但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来说,需正视其互动张力有限性问题。

地方高校所承担的教育任务主要是以知识为主的专业教育,其技术开发的能力有限,加之所处的经济环境主要是以资源开发为经济特征的产业,以此建构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创业实践模式,其发展空间与部属高校或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从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以及学生科技活动成果来看,理论成果较多,技术开发性成果相对较少,建构“孵化科技成果”创业平台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现实难度。另外,要具备既有丰富创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指导教师,对于高校来说,也不是一件易事,反过来说,真正具备这种素质能力的教师,如何使之安贫乐道,也是高校教师建构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加之近年来地方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以及职称等压力,在其互动张力上受到制肘,已是目前地方高校教师面对的普遍困境。

(四)生源质量的差异性

地方高校的地域性特定,决定了生源结构的差异性。在生源质量及结构上与部委高校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这既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也是地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另辟蹊径之处。

在现有的招生体制下,高分数、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被录取到重点大学,而分数较低、综合能力相对不高的学生成为地方高校的主要生源,尤其是高校扩招和学生家长教育投资观念的增强,地方高校的生源质量的下降趋势明显。地方高校的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村或县域级城镇,其生源结构与部委高校生源结构差异显著。部分农村生源大学生受“跳农门”思维左右,认为考进大学就可高枕无忧了,进取意识淡薄,“寒门出贵子”在一定意义上已是传统的象征。加之,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对其子女监管不足,致使其在道德养成、心理品质上缺失明显。同时,由于这部分学生的经济条件限制,其创业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生源质量及结构显现出来的问题是地方高校切实面对的问题。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建构路向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归宿”就是大学生自我生存与发展潜能的获得,并体现为“能力为本”的综合素质。因此,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建构,就需要立足办学实际,切实面对创业教育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深化创业教育“起点”与“归宿”之间的应对策略,以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一)更新教育观念,着力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队伍建设

1.更新教育观念,以内涵建设促质量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以外在规模增长向质量和层次内涵发展转变阶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价值旨向也是其题中之义。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牢固树立创业教育本质上是创新教育,实质上是“能力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认真梳理自身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区域经济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凝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共识。加强高校内部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服务教育教学的思考力、策划力、责任力、执行力的制度安排,注重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强化学科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才能肃清理念障碍,凝心聚力,为实施创业教育克服地缘劣势、经济发展制约等因素创造条件。其实质就是做好地方高校内部保障与生成制度建设。

2.加强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完全摆脱专业教育,开展纯粹的创业教育,既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不是对专业教育的否定,而是如何在专业教育中体现创业教育理念,其实质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此,地方高校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应加大基于专业特点实施“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力度,构建满足学生成才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厘清地方高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成长规律之间的关系,克服照搬部属高校或经济发达地区地方高校、以及以“开设多门创业课程”为载体的创业教育模式,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制定符合自身实际和地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特色发展。同时,加大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有机结合的探索力度。当然,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并不是对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否定,而是在培养方案植入一定学时并结合专业特点的创业教育内容,或在加强利于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教材开发与相应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实施创业教育课程选修与辅修相结合的形式,为具有创业愿望或创业特质的学生,提供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等方面的服务,化解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冲突,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

3.重视教师队伍和评价制度建设。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是以教师的整体质量和素质为基础。因此,地方高校要化解其师资力量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一现状,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以培养和引进两种方式进行高层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数量优化、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学生创新需要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在教师评价制度方面,要科学制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单一的“任务”评价制度设计向表征教师职业道德、能力结构、人才培养效力的制度设计转型,切实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师评价体系的始终。因此,对评价制度要从教师职业操守为根本,能力结构为关键,人才培养效力为核心等方面进行设计外,同时要落实以引导教师自身素质与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双重建构为目标指向的评价制度设计,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反馈、教学质量改进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进退机制,实现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同时,建立起与区域经济实体的交流学习制度。地方高校应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组织部分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分期分批深入到企业,了解其产品、发展、需要、管理以及创办企业(公司)路径等等,并进行相应的联合攻关、相互学习,增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的能力,从而化解“互动张力”的制约问题,推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二)完善学生学习质量体系,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建设

1.完善学生学习质量评估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创新教育,实质是以“能力为本”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学习质量是其创新实践的前提,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方面。因此,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生成,必须围绕专业特点,以学生学习态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学习效果以及学风情况为保障,其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如此。然而,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专业理论学习认识失位,急功近利思想较为严重等等,导致学生要么专注与考研有关的单一课程学习,对考研以外的课程无心学习;要么仅仅关注某一个“专业赛事”制作,放弃对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要么以“混毕业证”为目标,无心学习,“三级”分化严重,已是今天地方高校学生学习现状的缩影。因此,地方高校要切实面对这一现状,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估制度,尤其是要针对专业特点,从学生学习态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学习效果以及学风情况与学生职业发展目标有机的统一起来,不走极端,力促其“学理”与“工具”的统一。

2.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建设。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地方高校应加大“课外科技活动”建设力度,从“科技活动教师指导团队、科技活动内容、开放实验室、元器件使用”等方面着手,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需要。在科技活动教师指导团队建设方面,要从组织机构、人员遴选、指导团队等方面制定相应制度和激励机制,并从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保障;在大学生科技活动内容方面,要围绕“专业应用实践、专业赛事、创新项目、学术研究”这一主题,结合学生专业和年级特点、学生职业发展定位等,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特点参与具体的科技活动;应着力开放实验室和元器件使用制度建设,为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环境和条件保障,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激励更多的学生走进开放实验室,参与到大学生科技活动中,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

(三)正视生源质量的差异性,提升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兼容合力

1.科学制定院(系)学生工作方案。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已是地方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影响或制约其教育教学效果,正是基于此,地方高校院(系)的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要深度对接,面向学生生源质量、结构等现实,克服“两张皮”现象,形成兼容合力,制定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符合专业特点、支持与配合学生创新实践生成的学生工作方案。该方案要以落实创业教育理念为起点,围绕专业特点,关注学生现实需要与发展需要,着力追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从价值理性角度,就是要促使学生在学理上对专业知识的深化,将德性素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化为个体的生动实践;从工具理性来看,就是促使学生完善学习过程,提升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将二者统一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始终。因此,要在认真制定“方案架构、方案实施、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制定出围绕学生现状、专业特点和年级特点相结合的“道德素质、职业技能、专业学习、创新实践、合作共事、管理实践”等模块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从“输血”向“造血”转换的贫困生奖励与资助制度;以自我生存与发展潜能生成为导向的奖学金制度;以学生干部职责践行为依据的考评制度等作为引导机制的基础,成为激励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2.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严格意义上讲,基于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应包括创业教育引导。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工作管理者,切实重视从“管理”向“指导”转型。首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锚、职业价值观测评与自我资源盘点,并面向职业组织的需求现实,引导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与班主任形成共同管理学生行动方案的合力,指导学生针对职业目标建构其职业发展能力。其次,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反馈与修正。这一环节不仅仅是学生的自我反思,而是需要学生工作者对人才市场、企业(公司)的人才需求现状以及其运作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才能切实落实学生工作“接地气”、重“过程”指导,为学生做出负责任的职业发展方案。

3.精心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的“第二课堂”活动不是广义上的,而是特指以引导学生“立业”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设计。一是充分利用校友或企业界成功人士资源,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励志报告或创业经验介绍,引导学生发奋图强,同时也为具有创业欲望的学生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可能;二是组织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调研。学生工作者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确定参与调研的对象,确立社会实践调研主题,对调研报告的主题、内容、调查方法、撰写方式等进行深入指导,并利用调研交流和展评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建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学生创业愿望才有转化为创业的主动性或行为的可能。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机制大学生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大学生之歌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