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家书屋建设中社会力量介入的基本模式研究*

2014-04-10姚秀敏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力量

姚秀敏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石家庄050024)

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在全国全面推开之后,就引起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关注与参助。“十一五”期间农家书屋建设一共投入财政资金120多亿元、社会资金60多亿元[1],这说明社会力量是农家书屋除政府之外的主要依靠对象。课题组在江苏、河北、陕西、甘肃、辽宁等地考察了农家书屋建设中社会力量介入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并结合文献研究法写成此文,以期对社会力量介入农家书屋建设有一个理性的思考,为国家指导社会力量参建农家书屋、助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1 社会力量建设农家书屋的独立模式

社会力量建设农家书屋的独立模式主要是指个人出资或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出资创办的农家书屋。个人出资创办的农家书屋基本上都依托自己的家庭建立,购买书刊、借阅服务、日常管理以及持续发展全凭创办者的公益精神和无私奉献。如江苏省盐都区大冈镇富港爱瑞书屋是由退休老人龚爱瑞创办的。他在自家专门辟出两间房子设立了家庭文化室,买来桌椅和图书,供乡亲们阅读。龚爱瑞十几年如一日,自办农家书屋,方便周围村民、学生学习。多年来书屋积累的各种书籍已达6000多册[2],爱瑞书屋真正成为四邻八乡群众求知的好去处。

社会组织创办农家书屋,是指一些企业等社会组织在扶贫或援助教育工作中自筹资金捐建的,目的是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解决农民群众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让乡村的孩子和村民们有书可读,对于培养农民群众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如河北商业龙头北人集团积极响应“情暖故土、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发动3万多名职工开展捐书活动,捐建了 6 个农家书屋[3,4]。甘肃省早在农家书屋建设之初就推出了“社会认捐办法”,让社会援手相助此惠农工程的顺利推进,甘肃敦煌明世图书发行公司全额捐建了10家农家书屋,投入价值已达19万多元[5]。这类个人或社会组织捐助创办的农家书屋是创办者自愿自发的行为,是推动农家书屋建设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如果对这类书屋出台保护或奖励措施,其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其中所蕴含的公益精神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2 社会力量参助农家书屋的合作模式

2.1 公办民助型

农家书屋是由我国政府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的文化惠农工程,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使这项工程有了资金保障,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转主要靠当地农民维持。目前,我国大多数农家书屋属于此种类型。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每个农家书屋建设标准为2万元[6],中央财政投入的资金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比例,对中部地区的河北等省,中央财政补助50%的建设资金;对西部地区的甘肃等省,中央财政补助80%的建设资金[7]。剩余建设资金由各省财政投入。此次调查的甘肃、河北省农家书屋建设模式,一般由省级财政(中央财政下拨资金包含在此)负责出版物配送,市县财政配置书屋设备,村镇出房屋和人。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南十里铺村的农家书屋就建在了村委会,村委会出房屋,县上出资买来书架、桌椅,省新闻出版局配置图书,日常管理由村委会的文书兼职。河北省正定县新城铺镇北辛庄村农家书屋,书刊资源及书架、桌椅由当地政府出资购买,屋舍由村民石洪波提供,设在了她家的临街门脸里,书刊借阅服务及日常管理也由她兼任。书屋面积虽然仅有20平方米,但却成了村民们经常光顾的场所,方便了村民借购物之机到农家书屋阅读学习[8]。兼职管理员的工作虽琐碎,但他们认为,“看书是世界上最好的事!丰富生活,传递知识,提高乡亲们的文化素质,管理书屋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工作!”[9]

2.2 民办公助型

民办公助指社会力量筹措农家书屋建设经费和初期投资,当地政府给予政策优惠,进行专业化援助并继续投资书屋的维持费用,保证书屋持续健康发展。陕西西安灞桥区骏马村农家书屋就是采取此种模式,由村民陈武艺出资60余万元,提供场地、购买设备、聘请管理员,灞桥区图书馆为其提供部分书刊,并在业务和管理上为其长期提供指导和帮助[10]。

2.3 民办民助型

民办民助是指农家书屋创建的合作双方都来自民间力量。河北省正定县小邯村农家书屋是由67岁退休女教师乔淑欣出资、村里出房屋和管理人员共同创建的。多年来,乔淑欣有个心愿,就是帮家乡建一个书屋,让故乡的乡亲们、孩子们有一个较好的汲取科学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的场所。经过多方沟通联系,正定县新城铺乡小邯村村委会专门给乔淑欣老人安排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房间建书屋,乔淑欣自己出资为书屋制作了分类牌、管理制度、200张借阅证,购买了五个书架、两个不锈钢报架、一个刊物架,捐出了千余册藏书。已经建起来的小邯村农家书屋,成为当地村民获取文化知识的宝库,让村民在书香中找到依靠和希望[11]。

3 社会力量参助农家书屋的志愿服务模式

目前,我国社会力量参助农家书屋的志愿服务模式主要有一般志愿服务和图书馆专业化志愿援助。

3.1 一般志愿服务

主要指一些社会公益人士利用业余时间不定期送书下乡、开展科技讲座、协助书屋整理书刊等一般性志愿服务,这种模式有益于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和扩大宣传。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的12个行政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每个村至少有一个志愿者在为农家书屋服务,全镇共有志愿者15人,负责农家书屋的借阅登记、书刊整理以及打扫卫生等工作,这些志愿者在书屋管理和开放工作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12]。

3.2 图书馆专业化志愿援助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农家书屋基本上都采用市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书刊分类和排架依照《中图法》,对书刊采取闭架或半开架借阅方式,有明确的借阅制度和借阅登记簿,农家书屋通常被认同是乡村图书馆的一种形式。但农家书屋因资源、人力和技术等原因,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全国各地图书馆利用自己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志愿参与农家书屋建设与管理,对其进行专业化援助。河北省栾城县农家书屋是是河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利用寒暑假期援助此地农家书屋建设及管理,他们编写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实用指南》培训教材,从图书分类上架要领、日常管理注意事项、图书推荐、信息收集与反馈等方面对书屋管理员进行较为系统培训,提升了书屋管理员的管理水平。他们还开发了面向农家书屋的单机版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实现书屋书刊文献资源的现代化管理[13]。陕西省扶风县大方村的农家书屋因得到当地县图书馆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在借阅制度、图书分类方面运作规范。书屋的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工作井然有序,图书按类整齐地排放着;翻开厚厚的借阅登记簿,借阅人、借还日期、图书分类、注意事项等信息清晰可见[14]。图书馆对农家书屋资源建设方面的共建共享援助更是为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辽宁省鞍山市将全市854家农家书屋接入图书馆系统,极大方便了村与村之间、村与市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图书流通交换。鞍山市图书馆及辖区内7个县区图书馆共有藏书约300万册,通过进行图书通借通还,农民有机会在自家门口就能看到市图书馆的大部分藏书[15],弥补了农家书屋资源不足的问题,使农家书屋的读者共享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4 促进社会力量介入农家书屋建设的几点思考

面对农家书屋建设中如此多的社会参与者和建设模式,在肯定社会力量参助热情的同时,思考如何利用和保护好各种社会资源,使之长期有效地为农家书屋建设乃至整个农村文化发展服务才是关键所在。

4.1 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扶持与保护参助社会力量

社会力量创办农家书屋是政府投资之外的一种主要支持形式,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参助社会力量,但可以借鉴各省实施的支持社会力量创办图书馆的条例。如2001年通过的《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第五条规定“鼓励和支持农村村组、城市社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室)[16]”。2002年颁布实施的《北京市图书馆条例》明确规定“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办图书馆或者以捐赠资金、文献资料、设备等形式资助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7]”。类似的条例和规定都为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农家书屋也应纳入到公共图书馆事业之中。按照目前农家书屋的发展趋势,今后将会出现更多的社会力量参助农家书屋活动和实践,其良性发展还将依赖国家法律法规的制约、扶持和保护。我国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农家书屋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鼓励、支持和保护社会力量参助农家书屋提供法律依据。

4.2 充分利用社会激励,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力量参助积极性

广泛的社会认同,是激发援建者提供公益服务活力的基础所在,应在社会上树立“参助光荣、援建者可敬”的风尚。政府要倡导和营造学习社会力量援建农家书屋的公益精神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要挖掘宣传援建者个人或团体的感人事迹,弘扬志愿精神和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更多的社会成员加入到参助农家书屋建设中来。为人们从事公益事业提供学习的榜样,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社会捐助的氛围,为公民参与农家书屋建设提供舆论支持。

4.3 建立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提高社会力量参助农家书屋的公信力

社会力量捐助农家书屋是借助私有资源来实现公众文化利益,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套成熟完善的运行机制,使社会捐助在有效透明的监督下合理运作与用。农家书屋领导部门可以设立农家书屋建设基金会,专门负责处理社会力量的捐款、捐书等项工作。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对向农家书屋的捐赠活动进行广泛宣传、规范捐款的管理与使用、对捐赠的书刊进行合理分配等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对捐款要设专项财务管理,向捐款者公布开支使用情况;对捐书要建立捐书人登记档案,向捐书者寄发荣誉证书和感谢信,用捐款购买的图书也可在扉页上加注捐款人姓名,以使读者铭记,使他人效仿等。江苏省盐都区为了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管理,拟定并统一印发了《区农家书屋接受捐赠公开制度》《区农家书屋报刊阅览制度》《区农家书屋图书外借制度》等一整套农家书屋管理制度,要求各农家书屋建立健全台账资料,定期进行考核评比,使该区农家书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18]。

总之,社会力量无论以哪种模式参与农家书屋建设,都可使蕴藏在民间的财富和积极性发挥出来,社会力量为农家书屋工程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各级各类图书馆利用自己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志愿参与的专业化援助,更为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更重要的是,社会力量参助农家书屋都是自愿、自发的,是推动农家书屋建设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这些活动模式使农家书屋得以在民众心中生根,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农家书屋发展新模式。

〔1〕柳斌杰:开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局面[EB/OL].http://www.zgnjsw.gov.cn/booksnetworks/contents/399/135588.html/[2014-05-09]

〔2〕大冈古稀老人自办文化室丰富乡邻文化[EB/OL].http://www.yandu.gov.cn/Article/xinwen/xzxw/200906/29067.html/[2013-08-18]

〔3〕河北省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纪实[EB/OL].http://www.chinaxwcb.com/index/2009-07/17/content_176570.htm/[2014-05-09]

〔4〕书香农家一小步和谐社会一大步——访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晓明[EB/OL].http://zzq.lawtime.cn/zznews/2011020390106.html/[2014-05-09]

〔5〕甘肃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方吸纳社会捐助[EB/OL].http://www.zgnjsw.gov.cn/booksnetworks/contents/2968/136467.html/[2014-05-09]

〔6〕2011年农家书屋专项建设资金配套及使用情况[EB/OL].http://www.anhuinews.com/zhuyeguanli/system/2011/12/27/004669795.shtml/[2014-05-09]

〔7〕各地抓紧落实农家书屋工程地方配套建设资金[EB/OL].http://www.zgnjsw.gov.cn/booksnetworks/contents/406/7895.html/[2014-05-09]

〔8〕姚秀敏,胡晓杰.石家庄市周边区县“农家书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0(11):75-80

〔9〕谢志娟,吕宝林.陇原书香——农家书屋,从甘肃走向全国[M].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10):117-119

〔10〕马艳霞.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1(6):27-30

〔11〕河北:67岁女教师心系故土 自捐藏书建“农家书屋”[EB/OL].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content_17435020.htm/[2013-09-16]

〔12〕志愿者服务农家书屋[EB/OL].http://rgdt.cpcrugao.cn/News/20801.aspx/[2013-09-16]

〔13〕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工程——我馆参加“农家书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杂志,2008(4):41-44

〔14〕杨菲,杨玉麟.县级图书馆在村镇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3):50-51

〔15〕赵虹,徐跃权.我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问题与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1(10):92-96

〔16〕〔17〕马艳霞.促进社会力量参助图书馆事业的途径与措施[J].图书情报工作,2011(23):89-92

〔18〕王登佐.基于社会力量办农家书屋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2(10):7-8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力量
农家笑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春回农家
梦幻书屋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