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女性精神家园的内涵、特征及建构原则

2014-04-10刘小红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信仰家庭

刘小红,赵 杰

(1.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2.中共盱眙县委党校,江苏 盱眙 221700)

一、女性精神家园的内涵

女性精神家园是女性的自我认同之所在,是女性在精神上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融合,是女性赖以安身立命、寻求生存意义和价值实现之所。其一方面表现为女性在精神上的自我认同与信仰之体现;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认同与家庭认同的产物,是对女性在社会、家庭以及职业领域中各种角色的自我实现的认同,当然这种角色认同是相对于男性而言的。

(一)女性精神家园的实践维度和文化维度

从实践维度来看,家庭在女性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家庭对女性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给女性带来归属感、满足感、幸福感、生存意义感。家庭是女性完成人类自身再生产、与家人进行情感交流、在家务劳动和子女教育中获得认同,乃至获得自我认同、体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场域。同时,社会也是女性赖以生存的场所,传统社会中,女性不仅在家庭中而且在公共事务中也担负着繁重而又非常重要的生产劳动,所以那时候的女性具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马克思在科学地剖析了男女不平等的根源问题后指出,正是由于妇女被排除在了社会生产之外,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才导致女性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在经济生活中失去了独立性,从而依附于男性。从个体角度来说,当今社会中的女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她们不再只拥有家庭角色,也同时具有了社会角色。所以当代女性在主要追求权利、能力、知识和职业成就的社会认同外,她们更渴望冲破父权制的机制束缚与价值束缚,实现自身价值的集体认同和自我认同。

女性精神家园也是一个价值范畴,是女性对生活意义和生命归宿的一种文化认同。一般说来,文化是精神家园的重要来源,但是女性精神家园并不等同于全部的文化,它是由文化中那些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柱和心灵寄托等的价值成分构成的,其中, 性别文化对女性精神家园具有直接影响,是女性精神家园的思想指南。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1]。文化是社会的“精神链接物”(黑格尔语),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女性精神家园的直接来源,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现代女性作为社会的一员,是在与文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成长的,可以说是文化的产物。一定的文化环境不但影响着人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人的行为和心理[2]。比如,女性群体深受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是文化滋养和塑造了她们的精神生命。女性在尊重、共享和创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达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民族团结、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思想基础。性别文化对女性的影响已经相当深远。传统性别文化建构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传统文化认为,男性气质的主要特点是强健,女性气质的主要特点是温柔、善良、柔弱、分析能力较差。因此,男性应该走上社会从事各种生产性的劳动,而女性则被认为只能承担家庭照料者的角色。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女性主义代表人物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中就曾指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3]当今社会下,科技的进步和广泛运用也推动了网络文化、消费文化、世俗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当代女性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譬如,大众传媒从来不惜用精彩的画面和语言来传达陈旧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化:女性的领域是家庭,其快乐源于消费。女性的价值被塑造和描述为以婚姻与家庭为重心,以消费为旨趣,其精神追求被错误地理解为直接的感性刺激与片面的精神享受,以及对为物质的占有与对当下的满足。

(二)女性精神家园的内涵及构成

1.价值观是女性精神家园的核心构成

女性价值观就是女性主体对人、事或物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女性价值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女性对于社会实践的体验和思考。人类无法割断与历史的联系,对女性传统价值观的回望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风险社会下女性的精神困惑,旨在更好地探寻风险社会下女性的精神家园重建的合理路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形态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女性价值观。首先,传统社会下的农业生产单位与财产所有单位是统一的,都是家庭。所以传统社会下的女性价值观也就主要是追求自身的自由与解放,以家庭为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价值观相对比较单一化。其次,在工业社会时期,人们错误地把女人划在消费者一边,把男人划在生产者一边,男人倾向于作为主体,而女人则是客体。家庭主妇总是继续履行着一种生产职能,她生育下一代,即为自己的家庭派上用场,而不是为了市场的需要。作为丈夫,大部分要走出家门,参与直接性的经济活动,而妻子则普遍留在家中,去参与非直接性的经济活动。男女这种劳动方式的分裂,在人的个性和精神生活中打下了一个楔子。走出家庭去工作的女性通常被认为是“非女性化”和 “铁石心肠”。工业社会的基本性质则是大规模地使用机器生产。家庭结构为了适应新的技术领域的需要而产生了变化,形成了小家庭,即父母和一两个孩子。总之,所有的女人在工业社会还是长期受压迫的,现代的“两性的争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追究到两种劳动方式之间的冲突,而且超乎于此,是生产与消费分裂的结果。经济的分裂,加深了男女两性的分裂。所以工业社会下女性的价值观可以概述为追求两性的平等、经济的独立、家庭与工作中的角色和谐。再次是近代后期,也就是后工业社会或风险社会时期,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女性主义的长期抗争使当代女性不仅获得了法律上的平等地位,而且经济的独立和平等的教育机会,也使其具有较好的自我修养,并重视对自我价值观的持守。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了她们对丰富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她们可以不再为繁琐的家务劳动而困惑。所以风险社会视域下的女性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追求物质与精神、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男性与女性、事业与家庭的和谐发展。女性的价值观受其思想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风险频发的当代社会中,女性面临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困扰,价值观念也无法避免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2.理想与信念:女性精神家园的本质体现

理想与信念是女性精神家园这一复杂的文化系统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一直以来就是绝大多数女性重要的人生理想,“不论是早期的西方女权主义先驱,还是中国为数绝少的女性精英,在意识深层或无意识层面似乎都建造着一种终极理想——妇女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与男性平等”[4]。从整个中国妇女发展史来看,女性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长期处于附庸地位的生存经历,也让她们发出过对男女平等热切渴望的声音,追求两性平等成为诸多女性共同的理想信念。特别是20世纪初,女诗人秋瑾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性寻求自我认同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强音。在时代的变迁中,中国女性坚守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在追求现实层面的两性平等的同时,其理想和信念也得到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设立了一个由多个成员国组成的妇女地位委员会,专门研究审议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权利与地位的状况,提出建议并制定促进妇女地位提高的措施。1975年以来,联合国创办了“提高妇女地位国际研究训练所”“妇女发展基金会”“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等,这些机构的建立,表明了女性群体长期以来追求两性平等的理想与信念产生了国际上的影响,女性关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

3.信仰:女性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信仰体现了人的一种整体性的精神姿态和一种综合性的精神活动……不论人们以什么为信仰对象,信仰这种精神形式都成为人生价值意识的中枢。”[6]提到女性的信仰,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宗教,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体验,她们更渴望超越现实,最终实现对神圣价值的追求。信仰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现实的信仰和虚幻的信仰;合理的信仰和消极的信仰;科学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女性信仰对象和女性生活实际的分析,把女性的信仰分为对婚姻与家庭生活的信仰、对事业的信仰,以及对宗教的信仰。

长期以来,社会普遍期望女性成为贤妻良母,而多数女性也乐于成为丈夫的贤内助和家庭事务的操持者。大多数女性毕生为婚姻家庭做出牺牲,她们的信仰可以看作对婚姻与家庭的信仰。她们有知识、思想和职业,但她们依然坚守对爱情、家庭和婚姻的信仰,总是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温馨、和睦且稳固的家庭,希望自己有一个可以信赖、负责任的丈夫。

与传统社会下大多数女性以家庭生活为信仰不同,社会的发展进步为广大女性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她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价值的提升,纷纷走出家门走上社会去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在渴求得到社会认同的同时坚守内心深处对事业的信仰。她们经济逐步独立,精神、意识、心理逐步成熟,不再依附于丈夫和子女,不再把自己完全禁锢在家庭之中,她们追求在实现自我认同的同时也得到社会认同。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乡就业总人口的女性比例已大大上升。全国城乡就业总人口为7.58亿,其中,女性3.37亿,2011年女性就业者总量比2000年的3.19亿增加了5.6%,占就业者总数的44.8%”[5]。

宗教作为女性的信仰由来已久,是女性精神家园的重要来源,相当一部分女性由于其独特的生存体验,希望在心灵深处寻求精神寄托,并在对神圣价值的追寻中发掘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意义。对于许多女性来说,信仰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情感,它可以寄托现实生活中各种难以实现的目标和理想。早在中国古代,“也就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佛教成为中国社会里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北传佛教从晋朝时女尼净检出家开始,就有了女众僧团”[6]。除了佛教,也有女性敬奉道教女神和仙姑,尤其是敬奉象征长生不老的西王母。在美国,自北美殖民地时期开始,女性就是美国宗教中的一支庞大队伍。据相关资料统计,2/3的美国女性认为,基督是通向外在世界的唯一之路。在新教主流教派如“卫理公会联盟”(the United Methodist Church)和“圣公会”(the Epis-copal)中,女教徒人数占绝大多数。以“长老会”为例,其教会中女性高达70%[6]。尤其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大量的婚姻与家庭风险使得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更是感到焦虑,家庭失去了原本该给予个体的归宿感和精神的满足感。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种种境遇,使得她们更容易走近宗教,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抚慰。

4.情感:女性精神家园的外在表达

《辞海》对情感的释义是,“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个体心灵的寄托,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有的人情有所寄,能够活出生命的价值和精彩,精神世界是富有的。而情无所托的人,将在空虚无聊中打发时光,精神世界面临荒芜,精神家园面临危机。马克思把情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康德的三分法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在他晚年作品《判断力批判》中,他主要研究的还是人的情感性质。康德认为,有情感的人才具有反省性的判断力。

西方哲学传统一直认为理性与情感相对立,并与男性相连,情感则与女性相连。虽然没有理由设想女性的思想与行动比男性更受情感的影响,但我们的社会文化允许女性更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自由表达自己情感的男人则被认为有悖男性的常态。李银河在调查了中国女性对待感情和性方面的态度后认为,女人更注重情感,“不少女性都讲述过这样一种感觉:如果和有感情的男人在一起她们会喜欢性。如果和没感情的男人在一起,性生活就变得索然无味,甚至是一种羞辱。”[7]诸多文学作品也展示了女性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不少女性作家也借助于文学作品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一代女词人李清照以词自传,在她的词作中,女性成了抒情主体。而今,身处全球化背景下,紧张的工作、忙碌的生活使许多女性忽略了情感的需求与发展,情感变成沙漠中的绿洲,成为珍稀之物。但,“情为何物”依然是每个女性穷其一生也难以弄清楚的问题,同时也是整个人类都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二、女性精神家园的特征

(一)普遍性与差异性

每一个女性都离不开物质家园的保障,同时也需要精神家园来作为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只有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才能使其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一方面,女性的精神家园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具有能够代表和反映女性群体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内容。虽然,个体的精神世界很复杂,但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作为女性精神家园的重要内核,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女性的精神家园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虽然女性的精神家园中内含着能够得到广大女性广泛认同的价值理念和相似的情感体验,但由于个体的精神世界也是随着物质世界发展而动态发展着的,个体的思想和人生追求也会因为多种影响因素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二)实践性与超越性

女性的精神家园体现了广大女性对主观世界以及客观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虽然,女性的精神家园来源于对现实的直观把握,但女性的精神家园又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一方面,体现为意义存在对现实的超越和对可能生活的追求。女性的精神家园反映了女性自我反思建构的意义世界和理想境界,包含着能够支撑人在现实世界中安身立命、生活实践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体现为精神对物质的超越。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话题,都内含着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恒久的矛盾。女性精神家园的超越性实则也就是以某种绝对超越相对、以永恒超越暂时,根本上是对自我价值、尊严和真正的两性平等的追求。这种精神实质已经成为主体的自觉追求,它不仅超越它的载体,而且它也是可以通过主体的努力而得到并且构成主体精神世界的部分,可以经由主体的内化而成为某种独立的精神,并且引导主体与客观世界建立具有意义的关系。

(三) 时代性与发展性

女性的精神家园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表现样式,体现着女性发展的时代诉求,它既是抽象的思想意识,也是指导妇女进行解放运动的行动纲领和政治策略。在古代社会,女性一直被认为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所以,女性长期以来都处于附属于男性的地位,其能力得不到彰显,自然、家庭、丈夫成为那一时期她们主要的关怀对象。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女性开始逐步走出家庭,进入社会领域乃至政治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女性在许多方面获得与男性一样平等的权利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实现社会认同占据了女性的精神世界。而当女性更加追求全面、自由的发展时,其精神家园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女性们一方面对于改变人类文明社会中长期呈现的男性支配、统治、压迫女性的男女不平等的历史事实的意识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女性精神家园的现代内容也包含着唤醒男性摒弃长期以来固化的思维方式。女性们再次发声:并非男性才是人类的拯救者,重要的是在风险问题凸显的当今时代,全人类都应该确立生态生存理念,捍卫整个人类的精神家园。

三、女性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原则

(一)普世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女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社会实践中,同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但是,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女性的普遍福祉,反而可能引发性别两极分化、女性群体性焦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共存的当今世界迫切需要建立普世性的精神家园。

女性精神家园的普世性是指其所代表的能够反映女性群体的理想、信仰、生存信念和价值取向等内容体现了人类共同信守和坚持的价值理念,它不仅对某一群体、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具有普遍意义,对其他群体、国家、民族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女性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是女性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中,为摆脱严重冲突与对立、构建和谐发展道路所寻求的一类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价值精神。人们生活在具有无限想象力的内在世界和充满物欲与限制因素的外部世界之间,正是因为存在普世的价值理念,人类才有了精神层面的共识、意义感、家园感、幸福感等等。虽然人类的感受具有多样性,但无疑精神家园为每个人提供了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在当今社会中,生态危机、核威胁、信任危机、道德失范等问题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再是“他者”,整个人类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人类需要共同承担这种现代性的后果,树立一种普世的价值信念,而男性也只有和女性相互合作、同舟共济才能摆脱现代性的各种风险。

除此之外,还应当使普世性的女性精神家园融合进民族性,要考虑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根据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行调整。女性的精神家园蕴含在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比如,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顺、贤惠、持家、奋斗”等价值理念已经被传承和积淀在女性的思想意识之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许多职业女性一方面在事业中努力拼搏,同时也不放弃对家庭倾注自己更多的关怀,这无疑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在女性精神家园构建中发挥重要影响的结果。由此可见,女性的精神家园在形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被赋予了民族性,精神家园的民族性是社会因素与文化传承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及表现。因此,女性精神家园的建构需要遵循普世性与民族性的原则。

(二)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在建构女性的精神家园时,也要充分考虑成员相同或相似的境遇或命运,在遵循科学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基础上,使她们的认同感或归属感达到基本一致。所谓科学性的建构原则是指女性群体需要一个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引其社会实践,也需要一个科学的价值体系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使广大女性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人类社会中。人类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自然生态、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以牺牲女性利益为代价来追求效率,导致妇女发展的滞缓。科学发展观就为新时期的女性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打造性别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公平与公正,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本质。女性主义试图从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层面来消除性别歧视,实现女性的全面解放,也是另一种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法律意义上男女间的权利平等,还需要从性别关系着手来探究女性为何与男性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及如何获得真正平等。虽然,女性主义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展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连续的理论,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女性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着女性运动,这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论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还需要确立科学的价值体系来促使女性与男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共享福祉、共同进步,这也体现了文明社会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我们不仅仅要衡量各种经济指标,也应该大力倡导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念,公正评价女性的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承认女性对人类再生产的特殊贡献,最终真正实现女性精神家园的整体推进,实现女性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了契合女性在新时期的精神需求,女性的精神家园还需要体现时代性。在封建社会中,由于传统的纲常伦理思想对女性的极大束缚,以及自身主体意识的缺位,她们并未感觉到太多的精神困惑,其精神家园趋于贫瘠,这在今天的女性主义者们看来,是值得同情的。而当代女性的价值取向已经涉及家庭、社会以及其身心等诸多方面,实现女性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建构女性的完美人格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我国一直都注重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科学的价值理念已经很好地融入女性精神家园的建构中,反映了女性精神家园科学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建构原则。

(三)多样性与整合性的统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女性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这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女性在社会上层人数稀少以及社会地位较低的事实。这也就说明,只有部分女性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了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大部分女性仍然在职业发展方面遭遇不平等的对待。女性群体的主体意识长期受到限制,主体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发挥,这最终会导致女性群体的独立人格难以形成,造成女性的精神困惑。因此,在建构女性的精神家园时就应尊重女性的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要充分考虑到女性年龄、心理、阶层、民族、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根据女性普遍的特点来考虑,而不是片面地用男性的标准来衡量和追求男女两性整齐划一的精神诉求[8]。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人都处于一个系统之内,任何一个人只是系统内的一个要素,而要素之间又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一个人不管是接受了新的知识还是接受了新的世界观、价值观,都要将其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与思想系统中去。当今社会,全球化的浪潮也冲击了传统的价值体系,使女性群体面临价值多样化的挑战。这迫切需要建构女性共有的精神家园,并将复杂、多样和无序的个体精神家园整合起来,凝聚集中的、统一的群体力量,致力于社会建设。

(三)家庭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家庭作为维系夫妻、母子、母女及其他家庭关系的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始终受到高度重视。家庭在女性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说是女性“心安之所”“精神归属之所”和“价值实现之所”。现代工业文明过分地强调征服、竞争意识,而忽视了家庭在女性和男性生活中具有的本真意义,导致现代女性在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竞争的同时难以获得自我实现。现代性的发展虽然导致现代家庭结构和家庭人际关系面临着复杂变化,但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并没有割裂个体与家庭之间的依赖关系。所以,家庭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社会性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女性精神家园也应该遵循社会性的建构原则。精神家园作为有目的地影响人的社会活动的意识形态,它总是同一定时期中社会主流的道德、理想和信念等联系在一起。科学意义上的道德、理想和信念相对于空想、幻想来说,必须是经过艰苦的主观努力和一定的过程之后方能实现的。这决定了道德理想必定具有社会性,并且是建立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价值取向上理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努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是,我们在建构新时期女性精神家园的同时要避免陷入对传统的女性道德一味地批判或者照搬照抄的误区。女性的精神家园建构一方面要适应整个社会发展体系和广大女性的思想认识程度,体现在未来的女性主体性的现实活动要符合家庭性的关怀诉求,要保证女性群体的家庭价值能被广泛接受。另一方面,应该体现社会性,应该着眼于未来,依据女性特定时期的发展诉求寻找出应变的策略,表达女性一直以来的精神追求。精神困惑的化解,不仅要靠外在制度的保障,更要依赖人们对女性内在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家庭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 周裕新.现代女性心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118.

[3]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09.

[4]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M].北京:三联书店,1996.188.

[5] 近十五年中国妇女就业率和社会保障程度明显提升[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1/6/24,2011-06-24.

[6] Robert Booth Fowler.ReligionandPoliticsinAmerica:Faith,Culture,andStrategicChoices[M].Colorado:Westview Press,2004.269.

[7] 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J].中国健康,2003,(5):54-60.

[8] 倪荫林.论整合性[J].科学技术辩证法,1997,(4):18-21.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信仰家庭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家庭“煮”夫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恋练有词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