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14-04-10
来信
LETTERS
恐怖的作业
收到云南的闺蜜发来小学四年级小孩的假期语文作业:
1、写字帖一本。请认真练字,不过关的要重新写一本。
2、在《青铜葵花》《草房子》《哈佛家训》《明朝那些事儿》《草原上的小木屋》《茶花女》《安妮日记》《世界上最伟大的瞬间》《堂吉诃德》《苏菲的世界》《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些好书中任选5本进行阅读,写出两篇优质的读后感,开学在班上交流。
3、写两篇反映假期生活的作文,要求400字以上。
看过之后,不禁唏嘘。天下没有不希望孩子学好的语文老师,从练字到阅读,再到写作,无微不至,殷殷叮咛,甚至还带着点威逼恐吓的意味。假期,成了课堂无限制的拓展与延续。
从小学到高中,全中国的语文老师布置假期作业,都有大堆的名著必读,写读后感,还要计划开学后的班级交流、校级遴选、区级评比和市级展览等。名著阅读自当提倡,可是作品的堆砌以及读后感的硬性要求,败坏了孩子阅读的胃口。这位老师推荐的书太多,也太过于追求经典。青春期似乎提前了,小学生都开始看“维特烦恼”,这简直是施加烦恼、自寻烦恼嘛。
我把这个作业单给正在读研的女儿看。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么多书,小孩会不会被吓到?他们都看得懂吗?对他们有多大的用?这愣是不让小孩好好过假期,还不如让小孩上学呢,上学还有小伙伴一起快乐地玩耍,而不仅仅是完成作业。
时下,孩子的读后感早已烙上社会化、成人化、空虚化的印记。这样的文字,写比不写的危害更大。不如让孩子随心随意,有真情实感和表达愿望就写,没有就不写。
其实,关于写作,我希望孩子亲自考察当地的地域特色来写点东西。云南是个旅游胜地,处处有风景与民俗,孩子或写当地导游词,或介绍旅游线路,或就某一个景点、某种特色小吃、某种风俗做个比较深入的介绍,比如某种特色小吃有哪些口味,个人感觉哪种好吃,哪家店最好吃。这需要持续性观察与思考,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若是读者因为看到孩子的作品而纷纷前去品尝这道美味,那将是孩子的莫大荣誉。我们的老师,只顾把眼前的学习任务一股脑交付给孩子,却忘了教会他们怎样承担甜蜜的负担,把作业变得好玩、有意义。
假期作业,是否可以有指导孩子游乐、看电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生活体验?是否可以观察写作厨房里的妈妈、餐桌上的爸爸以及鲜活多元的家庭生活?是否可以有跟父母共赴书城、书店、书吧的天伦之乐?是否可以有小组合作,参加社区活动,摄影,录像并辅以解说?
大人让孩子把原本多彩烂漫的假期过得单一潦草,却还怪孩子作业做得不好。孩子是有“骨气”的,你不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他们就对你布置的作业敷衍塞责,以此作为对抗。
老师应该放下身段,给孩子们群发一条短信,取消不切生活实际的作业——也算我们这些师者有些进步,学会了自嘲与自省。必要时,也来点“私人订制”,以示老师做得并不呆板,也还有些人文气息。
河南郑州 杨卫平